讀時令議

《讀時令議》是唐代杜佑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讀時令議
  • 作者:杜佑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讀時令議
讀時食,非古制也,自東漢始焉,其後因而沿襲。按太宰職,正月之吉,懸治象之法於象魏,使萬人觀之。又《春官·太史》“頒告朔於邦國”。《玉藻》復云:“聽朔於南門之外。”並無讀時令故事。而辟閭仁諝云:“元日受朝讀令,此則聽朔禮畢,合於《玉藻》之文。”王方慶雖有所駁,大旨與仁諝不異,皆臆說也。凡言詩者,為四時耳,若正月之朔讀令,則合雲歲令,何以謂之時邪?其夏秋冬又何為不讀邪?則辟閭輩誤矣。

作者簡介

杜佑(公元735—812年),字君卿,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附近)人,生於世宦之家,長期為官,及至宰相,政績頗豐二杜佑歷經玄宗到憲宗的六朝,所處的時代正是唐王朝南盛轉衰的時期,他親眼目睹了“安史之亂”後唐朝同勢的衰頹,密切關心著唐朝的命運,對朝政的弊端懷有清醒的認識,杜佑以“富同安人之術為己任”,針對時弊.提出節省開支、裁減冗員等一系列積極的政治主張,同時在政治實踐上也很有作為,得到朝野上下的普遍敬重。出於“征諸人事,將施有政”的目的和理想,杜佑博覽古今典籍和歷代名賢論議.考湖各種典章制度的源流,以36年的功力撰成200卷的史學巨著《通典》。《通典》是中國第一部典章制度專史,不僅開創了後世編著典章制度史的先河,而且電是同類史書中成就最高的一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