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庫0901

讀庫0901

《讀庫0901》是2009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立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讀庫0901
  • 作者:張立憲
  • 出版時間:2009年3月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頁數:320 頁
  • ISBN:9787802256484 
  • 定價:30 元 
  • 裝幀:平裝
  • 叢書:讀庫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讀庫0804》曾刊發《電影編劇的秘密》一文,蘆葦、王天兵從類型與藝術的關係切入,回顧了蘆葦如何從寫作類型片《瘋狂的代價》起步,直到創作出《霸王別姬》的編劇歷程。該文反響異常熱烈,兩位老師也一發不可收,延續上次談話的話題,又做了一次深入訪談,從蘆葦《霸王別姬》之後的從影經歷開始,回顧了他過去十五年的職業生涯,談話內容側重電影編劇技巧,包括幾部未能面世的電影劇本。
《我是六零後》是荊方女士的圖文作品。在審校過程中,幾位老師均表示,寫的文字比畫的畫兒好看。等書印出來——這些繪畫全部彩印,看到的人又說,畫得真好看。
好看的並不是作者的功底,而是畫中無所不在的生活細節。
北京奧運會期間,畫家蘇堅為四位奧運民工入畫。他把畫作取名為《他們》,他希望強調的是——這些民工被隔閡於另一世界,不是“你們”,也不是“我們”。
蘇堅許了一個願:如果這幅畫賣出去,就請大家在北京看奧運會,住賓館,吃大餐。
這件事兒最終得以實現,四個民工看奧運,也成為一眾媒體報導的熱點。
《他們》一文,則以開闊的視角撿拾了這一事件的縱深背景,讓我們看到“同一個世界,不同的夢想”。
雷蒙德·卡佛的小說集《大教堂》在2008年出版了中文版,一幫迷戀“極簡主義小說”的讀者雀躍不已——儘管卡佛本人並不喜歡“極簡主義”這個標籤。本輯《讀庫》做了一個卡佛專題,《一座墓園,兩個女人》講了卡佛的生命八卦和題外話,《刻小說的人》則側重卡佛的創作和文學主張:“我不喜歡寫作中的不誠實,我不喜歡玩兒花招。我喜歡那些講得很好、很誠實的故事。”
《對夢境的蓄意投奔》一文,節選自祝勇老師的著作《反閱讀》。
魯迅在“文革”期間,成為聲望僅次於毛澤東的人。他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介入”“文革”。在五四一代知識分子普遍噤若寒蟬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魯迅先生最為忙碌的年代,他在“文化革命”的各條戰線上疲於奔命。
余秋雨老師的一篇署名文章說:
(魯迅)自己親身體察過的歷史和現實的經驗一次次證明了馬列主義的正確,從而信仰愈益堅定;反過來,又用馬列主義判別和提煉著這些經驗,通過思想內部的矛盾運動,辛勤地在頭腦里做著吐故納新的工作。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既不同於狹隘的經驗主義者,也不同於死板的教條主義者。在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界,論經歷革命風濤之多,積累鬥爭經驗之豐富,能與魯迅相比的人,並不很多。但魯迅卻不沉耽於經驗之中,而是為革命現實鬥爭的需要不斷學習,努力把歷史和現實的經驗上升到馬列主義真理的高度,“使經驗帶上條理性、綜合性,上升為理論”;正因為如此,他所學得的馬列主義,也就不是一些抽象空洞的概念、教條,而是與中國革命的歷史、身邊的現實鬥爭和他自己的思想實際緊緊扭結在一起,新鮮活潑,充溢著蓬勃的生命力。
祝勇老師從文本的角度闡釋了《野草》:《野草》是魯迅為政治闡釋預留的一塊絆腳石。
這輯《讀庫》開始連載張鐵志的一個系列,按歷史順序寫二十世紀的抗議歌手。《昨夜我夢見了喬希爾》是首篇。他根據瓊·貝茲一首歌的意境寫道:
昨夜我夢見了喬希爾,那個二十世紀初慘死的工運歌手。眼前的他雖然渾身是血,但卻顯得精神飽滿、眼中充滿鬥志,彷佛正要前往一場激烈的抗爭。
我驚訝地說:“喬,你不是已經死了幾十年了嗎?”
長期待在礦場和其它工廠而顯得粗礪黝黑的他,緩緩地說出:“不,我從來沒有死。”
“可是,可是那些貪婪的銅礦財主們不是槍殺了你嗎?”我說。
“槍是殺不了一個人的。我從來沒被他們打死。”他說。
“你知道,”喬微笑著說,“凡是沒被他們擊倒的人,都會繼續堅持下去,繼續去組織更多人。而我,不會這樣就死去的。”
藏書票由姬炤華繪製,內容既古典,又魔幻。繪畫方法是傳統的工筆技法,材料卻是水彩,紙用英國的手工水彩紙。2009年的六輯《讀庫》,將全部採用他創作的這一系列做藏書票。

圖書目錄

電影編劇的秘密(續) 蘆葦 王天兵
我是六零後 荊方
他們 關軍
一座墓園,兩個女人 於曉丹
刻小說的人 比目魚
對夢境的蓄意投奔 祝勇
昨夜我夢見了喬希爾 張鐵志
羅斯科:繪畫當為奇蹟 李樹波
棋士 唐諾
丑年記憶 影像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