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庫0703》是2007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張立憲。
基本介紹
- 書名:讀庫0703
- ISBN:9787802253124
- 頁數: 317頁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7月1日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條形碼: 9787802253124
尺寸: 22 x 15.4 x 1.8 cm
重量: 540 g
作者簡介
張立憲,著名出版人,現居北京。曾任現代出版社副總編輯,策划過《大話西遊寶典》、《獨立精神》等,並出版有個人著作《記憶碎片》。其06年憑一己之力推出的《讀庫》系列被譽為近年來“MOOK出版潮流中最具含金量的一本雜誌書”,成為很多精英知識分子和愛書家們收藏的“私房書”。
內容簡介
《讀庫》由王弘力先生繪製。老人家患椎間盤脫出,已經不能坐立,仍在病床上完成了這幅作品。《半世滄桑》為一位普通老人撰寫的回憶錄。他是一位國民黨軍官,經歷了抗戰和內戰階段,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個人視角,描繪了那段動盪不安的歲月。正如他的兒子楊運在《父親的個人史》中所說:“站在民間的立場,爭取民間的話語權,傾聽普通人的聲音,感受普通人的感情。這樣的歷史才是鮮活的,完整的,可親的。”“黃皮書”是特殊年代的特殊出版物,供“內部參考”的文學類圖書。這些每種只印大約九百冊的書,並沒有在設定的讀者群中引起明顯回應,反倒成為另外一代人的文學食糧和精神家園。本輯專題《有關“黃皮書”的不完全報告》打撈出關於“黃皮書”的一些史料。作者王曉說,“黃皮書”不單純是一個出版現象,而是一個時代的果實。如果寫史,如果形象生動地寫史,“黃皮書”是一份很好的材料。《說說畫畫上海老行當》是賀友直先生關於老上海巷弄風情的圖文作品。他的《小街世相》被馮其庸先生譽為“《清明上河圖》之亞”,前年曾在上海金茂中心展出,奈何該圖篇幅太大,不能全貌展示在《讀庫》中,而《說說畫畫上海老行當》恰可視為《小街世相》的局部大特寫,而賀先生的文字也是拙樸洗鍊,儘管他老是說自己“不識字”,寫不好文章。《〈盲山〉前的李楊》介紹的是李楊從一個話劇演員成為電影導演,從德國留學到海歸中國,拍攝《盲井》與新作《盲山》的人生歷程。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在中國如何拍出電影的個人標本。《邊緣?藝術》是一本民間刊物,在美術界傳播,每輯的“編輯檔案”短小精悍,頗有《藝林散葉》遺風,又生動潑辣得多。本輯《讀庫》以“邊緣人語”為題,將已經出版的各輯“編輯檔案”一併刊錄出來,讓大家了解一下美術界的怪現狀和真面目。標準收藏公司出品的CC版DVD一直為影迷追捧,其DVD封套設計也是別出一格。而CC公司發行的華語電影,卻只有《花樣年華》、《一一》、《辣手神探》和《喋血雙雄》四部。於是有一個中國的民間設計師,自己設計了諸多中國電影的CC版封套。
媒體評論
書評
這是一種需要慢速閱讀的書,它所對抗的除了聒噪的浮華噪音外,還有飛逝的時間。生命當然不會就此延長,但生命在我們理智、刻意、對抗性的減速過程中將有可能呼吸到久違的純氧,並因此改變我們日漸渾濁的血,骯髒的心和黑糊糊的肺。
——書評人 黃集偉
《讀庫》舉起了“有趣、有料、有種”的大旗,這是一本書的精神主張。
在今日的出版圈,這種探索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極簡主義的風格、擦亮歷史的動機使得它和之前所有的mook讀物並不相同。第一期對郭德鋼的厚重推薦,使得它看起來像是一本文藝青年的夢想雜誌。
——《新京報?書評周刊》
喧囂塵世,每天幾十億噸的文字垃圾誕生,豬油一樣糊滿我們求知、求智的雙眼。
幸有《讀庫》,因為製造者的冷靜、認真、胸懷遠大,成了垃圾時代的一個另類。
——出版人 楊葵
我在努力成為《讀庫》的作者,雖然作為她的讀者也擁有足夠的快感。
——紅心殺手王小山
一些人的私房書。
——新浪讀書頻道
《讀庫》不是風捲殘雲的洋快餐,也不是富貴逼人的滿漢全席,它是一道烹得正巧的私房菜,尤適宜在天打雷劈的斷電之夜點燭觀看,無電視網路之亂耳,淺斟細酌。倘身畔有一小娘子陪讀,且送上溫黃酒和熟蟹,這書可讀得更加黯然銷魂。
——搜狐讀書頻道
讀,不可以獨,《讀庫》是一塊可以分享的心靈園地。
一本好書是寶石,一本關於好書的好書便是寶庫,《讀庫》就是這樣的寶庫,有關書和情趣。
目錄
半世滄桑 楊步震
父親的個人史 楊 運
有關“黃皮書”的不完全報告 王 曉
關於“內部書”:雜憶與隨感 孫繩武
附:“黃皮書”出版說明選錄
說說畫畫上海老行當 賀友直
《盲山》前的李楊 張立憲
邊緣人語 許宏泉
自製CC版中國電影 陳 臘
勢利 艾本斯坦
甘泠熨人齒 駱 瀅
一本書的故事 止 庵
魯迅≈村上春樹? 楊莎妮
變形那個金剛 花之靜
牛頓春秋 黃永玉
大的到底好不好 小 白
語詞筆記
十八搞 黃集偉
遊戲 繆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