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面牆

護面牆

護面牆用於風化嚴重或易風化的軟質岩、較破碎的挖方段和坡面易受侵蝕或有小型坍塌的土質邊坡,坡度不陡於1:0.5。這種防護方式可有效的提高邊坡的穩定性,可降低邊坡開挖高度,減少邊坡挖方數量,節省造價,還有利於路容路貌整齊美觀。護面牆有實體護面牆、窗孔式護面牆、拱式護面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護面牆
  • 外文名:facing wall
  • 作用:軟質岩層和較破碎的挖方邊坡防護
  • 核心:防止岩石繼續風化
  • 套用領域:公路路基
簡介,類型,實體護面牆,窗孔式護面牆,拱式護面牆,預應力錨索地梁間護面牆,套用,

簡介

為了覆蓋各種軟質岩層和較破碎岩石的挖方邊坡,免受大氣因素影響而修建的牆,稱為護面牆。護面牆多用於易風化的雲母片岩綠泥片岩、泥質頁岩、千枚岩及其他風化嚴重的軟質岩石和較破碎的岩石地段,以防止繼
續風化。護面牆可以有效地防止邊坡沖刷,防止滑動型、流動型及落石型邊坡崩坍,是上邊坡最常見的一種防護型式。護面牆除自重外,不擔負其他荷載,亦不承受牆後的壓力,因此護面牆所防護的挖方邊坡陡度應符合極限穩定邊坡的要求。護面牆有實體護面牆、孔窗式護面牆、拱式護面牆及肋式護面牆等。實體護面牆用於一般土質及破碎岩石邊坡;孔窗式用於坡度緩於1:0.75的邊坡,孔窗內可採用捶面(坡面乾燥時)或乾砌片石;拱式護面牆用於邊坡下部岩層較完整而需要防護上部邊坡者或通過個別軟弱地段寸;邊坡岩層較完整且坡度較陡時可採用肋式護牆。用護面牆防護的挖方邊坡不宜陡於1:0.5。
為增強護面牆的穩定性,在護面牆較高時應分級砌築,視斷面上基岩的好壞,每6~10米高作為一級,並在牆頂設≥1米的平台;牆背每4~6米高設一耳牆,耳牆寬0.5~1米。
護面牆頂部套用原土夯實或鋪砌,以免邊坡水流沖刷,滲入牆後引起破壞。修築護面牆前,對所防護的邊坡應清除鬆動岩石、鬆散土層。對風化迅速的岩層如雲母岩、綠泥片岩等邊坡,清挖出新鮮岩面後,應立即修築護面牆。
圖1.護面牆圖1.護面牆

類型

實體護面牆

實體護面牆用於一般用於土質及破碎岩石邊坡防護的第一台,牆高單級一般不超過10m,牆面坡率、牆背坡率、頂寬、底寬、耳牆寬視邊坡土質和牆高而定。當邊坡高度超過10m時,應設平台,分級砌築。平台內側設截水溝進行坡面排水,截水溝採用M7.5漿砌片石,厚30cm,底寬40cm。護面牆每10m為一段,中間設定伸縮縫,縫寬2cm,內填瀝青防水材料。
實體護面牆是在既有設計坡面上增設防護,背坡為1:n =1:(0 .25 ~ 0 .75),胸坡取1:m=1:(0.1~0.75);沿牆高和縱向設定泄水孔,按上下左右梅花型布設,間距2~3m,泄水孔孔徑為10cm,泄水孔後設定砂夾碎石或卵石過濾層 ;護面牆基礎埋深按設計要求的地基承載力和地基處理情況確定,埋深一般不少於1m;護面牆石料抗壓強度不少於30MPa,採用M7.5 或M10砂漿砌築;設定碎落台的邊坡需在碎落台設定排水溝和碎落台防護,每隔20m~50m設定排水急流槽,護面牆高度超過6m的設定1.0m寬防滑平台。
實體護面牆全部採用漿砌片、塊石結構(如圖2所示)。
圖2.實體護面牆結構圖2.實體護面牆結構

窗孔式護面牆

窗孔式護面牆防護的邊坡不應陡於1∶0.75,窗孔內可採用乾砌片石、植草等輔助防護措施。窗孔形狀通常為半圓拱形,圓拱直徑1.25m,高2~3m,寬2.5m。窗孔間護面牆寬80~90cm,相鄰兩排窗孔間距為1m。護面牆每10m長設一道伸縮縫和沉降縫,縫寬2cm,縫內填瀝青防水材料。
窗孔式護面牆和拱式護面牆一般採用混凝土、片石混凝土、漿砌片塊石、卵(礫)石等材料做框格骨架,框格內採用植物防護或其它輔助防護措施(捶面或乾砌片石),這種防護形式能有效地防止路基邊破在坡面水沖刷下形成沖溝。防止坡體滑塌特別是針對殘積-坡積層形成的邊坡具有良好地防護作用,能穩定邊坡,在第四段邊坡防護中套用後效果十分明顯。窗孔護面牆形式主要有:人字形、菱形及方形等。
適用條件:邊坡比為1:0.5~1:1.5,一般邊坡比為1:0.75~1:1.25 效果更佳;護面肋或肋拱可採用C20混凝土、C15片石混凝土、MU7.5漿砌片石;框架尺寸為10m×(10m~15m),格梁尺寸為1.0m×(0.4m~1.0m),框架內設拱肋,形式為人字形或拱形;根據邊坡實際情況在框架肋梁內,設定加固錨桿,錨桿間距2.0m,長3.0m~5.0m;在框架肋樑柱上設定急流槽與周圍排水系統貫通,間距為20m~50m,加強坡面的排水。
圖3.窗孔式護面牆圖3.窗孔式護面牆

拱式護面牆

拱式護面牆與窗孔式護面牆的一部分性質相同。當拱跨較小時(2-3m),拱圈可採用M10水泥砂漿漿砌塊石,拱高視邊坡下面完整岩層高度而定。拱跨較大時(5.0m以上),可採用混凝土拱圈,拱圈厚度根據供上護面牆高度而定。拱式護面牆用於下部岩石較完整而需要防護上部邊坡者。

預應力錨索地梁間護面牆

預應力錨索地梁間護面牆防護的邊坡不應陡於1:0.5,每級坡高不大於10m。漿砌片石護面牆採用與錨索地梁等厚的漿砌片石滿鋪。漿砌片石護面牆牆背處距地面2.0m起,每級邊坡設定兩道耳牆,耳牆寬0.5~1.0m。坡高超過10m應設定邊坡平台,分級防護。平台寬度為2~3m,平台內側設尺寸為40cm×40cm的截水溝。

套用

在我國山區高等級公路的防護設施中,護面牆是上邊坡採用較多的防護形式,而且多是實體護面牆,一般根據邊坡的高度、岩石的風化程度及岩土的工程地質特性採取半防護或全防護措施。在半防護措施中,有時採用坡腳護面牆,由於路塹的開挖,改變了空氣的流向,在路塹內形成旋轉氣流,雨雪天氣,該氣流攜帶著雨雪對坡腳的沖刷破壞能力最大,同時汽車高速行駛濺起的雨雪水也直接沖刷坡腳;自然降水自坡頂沿坡面向下流,流至坡腳時,速度最大,沖刷最嚴重,因此在坡腳處設定矮牆是最起碼的防護措施。從另一方面講,在坡腳設定護面牆還起到誘導行車視線的作用。對於土質邊坡,技術、經濟條件允許時,還可以搞綠化,種植一些藤本植物,美化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