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詳,拼音是yì xiáng,漢語辭彙,釋義為提出意見上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議詳
- 拼音:yì xiáng
- 注音:ㄧˋ ㄒㄧㄤˊ
- 解釋:提出意見上報
議詳,拼音是yì xiáng,漢語辭彙,釋義為提出意見上報。
議詳,拼音是yì xiáng,漢語辭彙,釋義為提出意見上報。解釋提出意見上報。1出處明 鹿善繼 《福建鹽法》:“ 嘉靖 二十六年,又運司 姜恩 議詳通行 南港 官鹽。”《明史·王翱傳》:“詔所司議詳運糧事,而遷蠹吏 北京...
詳議,讀音xiáng yì,漢語詞語,意思為審議。解釋 審議。出處 《漢書·魏相傳》:“願陛下與平昌侯、樂昌侯、平恩侯及有識者詳議乃可。”《晉書·哀帝紀》:“其搜揚隱滯,蠲除苛碎,詳議法令,鹹從損要。”南朝·梁·沉約《奏彈王源》:“源父子因共詳議,判與為婚。”清·梁章鉅《退庵隨筆·家禮二...
詳,漢語一級字,讀作詳(xiáng或yáng),本義指審察,審理。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詳xiáng ⒈ 細密,完備,與“略”相對:詳細。詳略。詳情。詳談。周詳。詳實(詳細而確實。亦作“翔實”)。語焉不詳(說得不詳細)。⒉ 清楚地知道:內容不詳。⒊ 說明,細說:內詳。⒋ 審慎:詳平(審理案件審慎公平)。詳...
語焉既詳 語焉既詳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yǔ yān jì xiánɡ。話已經說得很詳細了。焉: 指代詞,相當於“之”。
諳詳 諳詳,讀音是ān xiáng。意思是熟悉詳知。解釋 熟悉詳知。出處 唐 白居易 《竹窗》詩:“乃知前古人,言事頗諳詳:清風北窗臥,可以傲 羲皇。”宋 歐陽修 《論孫捇可使契丹札子》:“軍國之脂未嘗與議,凡關機事,多不諳詳。”
諮詳,拼音zī xiáng,漢語詞語,意為詢問審察。解釋 1.詢問審察。 2.咨呈上詳。出處 《宋書·武帝紀下》:“主者處案雖多所諮詳,若眾官命議,宜令明審。”《南史·張緒傳》:“都令史諮詳郡縣米事, 緒 蕭然直視,不以經懷。”清 郝懿行 《宋瑣語·德音》:“弟 薩 ,應充行,坐違期不至,...
詳議司 宋官署名。靖康元年(1126)四月置。掌議法製得失。以宰執提舉,侍從為參議官,余官為檢討,五月,罷。
南朝·梁·沉約《崔慧景加侍中詔》:“志氣淹通,識履詳正。”宋·呂陶《陳傳正序》:“故其文之典厚詳正,出於天質之自然。”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七章:“﹝康僧淵﹞貌雖胡人,語實中國。容止詳正,志業弘深。”《宋書·禮志三》:“議儀不同,於事有疑。輒下禮官詳正。”《南...
詳議官,官名。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 審刑院置,與知審刑院共同詳復大理寺所斷案牘,寫出奏章,上於皇帝。沿革 官名。①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 審刑院置,與知審刑院共同詳復大理寺所斷案牘,寫出奏章,上於皇帝。後定員六人,以朝官充任。不限在職年月,其階官但及三年,即引對遷官。神宗元豐三年(1080)...
詳允,讀音xiáng yǔn,漢語詞語,解釋平正允當;報準,批准。解釋 平正允當。報準;批准。出處 南朝·梁·沈約《授蕭惠休右僕射詔》:“才學淹通,識裁詳允。”唐·元稹《元藇杭州刺史等制》:“以藇之理課甄明,以弘度之奏議詳允,以玄亮之學古從政,以公逵之守道立身,僉命為邦,庶可勝殘而去殺矣...
究詳 究詳,讀音是jiū xiáng。意思是徹底弄清楚。解釋 徹底弄清楚。出處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新聲之別,不可究詳;至力足以振人,且語之較有深趣者,實莫如摩羅詩派。”
詳議審察。上詳回復。出處 唐·元稹《彈奏劍南東川節度使狀》:“臣昨奉三月一日敕,令往劍南東川詳覆瀘川監官任敬仲贓犯。”《宋史·刑法志一》:“建隆三年,令諸州奏大辟案,須刑部詳覆。”清·譚嗣同《農學會會友辦事章程》:“凡受訪查考究之囑託者,應請詳覆。”《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這事,弟也...
詳決,漢語詞語,拼音為xiángjué,釋義為審定;審理判決,出自《梁書·到洽傳》。解釋 審定;審理判決。出處 《梁書·到洽傳》:“舊制,中丞不得入尚書下舍,洽兄溉為左民尚書,洽引服親不應有礙,刺省詳決。”《舊唐書·王播傳》:“時天下多故,法寺議讞,科條繁雜,播備舉前後格條,置之座右,凡...
議郞六百石。《唐書·百官志》有諫議大夫。又司議郞。又通作𧧼。詳前𧧼字注。又《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𠀤義平聲。謀度也。《詩·小雅》或出入風議。陸德明協句音宜。又葉牛何切,音俄。《史記·述贊》桓公之東,太史是庸。及侵周禾,王人是議。庸葉東,議葉禾。 《說文》本作𧭖。
議勛 議勛,拼音是yì xūn,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評議其輔成王業的功勳。解釋 評議其輔成王業的功勳。出處 北周 庾信 《慕容公神道碑》:“昔在《殷書》懋賞,《周禮》議勛,諸侯計功,大夫稱伐。” 倪璠 註:“《周禮》曰:‘司勛掌六鄉賞地之法,以等其功。’”
反對派的成員主要是宰執大臣,包括韓琦、歐陽修、曾公亮等人,奏稱:“王珪等議未見詳定濮王當稱何親,名與不名”,企望一舉封口。於是王珪查閱國朝以來相關典禮,再次作出回應,他指出依楚王、涇王舊例,濮王於仁宗為兄,於皇帝應稱皇伯而不名。從以上爭論看出,王珪堅持仁宗為皇考,對反對派的提議予以反駁,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