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立回鶻可汗詔

《議立回鶻可汗詔》是唐代李忱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議立回鶻可汗詔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忱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議立回鶻可汗詔
朕聞王者立德,必本於念功;天下歸仁,莫先於興滅。回鶻久為與國,常建大勛,累申式配之儀,兼展稱藩之禮。天寶末興兵之後,國步未夷,釁起凶妖,率其忠勇。控弦而至,革車之會增威;止戈而歸,犀毗之賜甚寵。殊庸盛禮,煥烈縑緗,是為親鄰,成其邊衛。牧馬遠跡於朔野,烽火罷照於甘泉,雖雲華夷,歡若親戚。會昌中遠方喪亂,可汗淪亡,狼顧既困於歲牧,鼠竊或行於邊候。時屬奸臣作軸,懦將操戈,因樂禍以乘危,遂興戎而生事。不念救災之義,盡為助順之功,驅彼流離,窘為徒隸。情(闕)懷土,自經南冠之悲;跡則亂華,未免北風之思。舊國空瞻其茂草,名王猶困於旅人,相彼窮危,寧無慨嘆。朕君臨九有,子育兆人,雨露之所沾濡,日月之所照燭,欲令自遂,必念好還。乃眷朔易之雄,況當勛力之後,每思報德,實用疚懷。所以頻遣詔書,俾勤尋訪,穹廬莫睹,甌脫已平。萬騎豈無其忠臣,六角冀存其貴種,頗勞寤寐,屢閱歲時,沙漠既空,井邑猶在。近有回鶻,來款朔方,帥臣得之,送至闕下。又有回鶻,隨黠戛斯李兼至朝廷。各令象胥,徵其要領,音塵可訪,詞旨必同。願複本邦,仍懷化育,皆雲龐特勒今為可汗,尚寓安西,眾所悅附,颺宰相以忠事上,誓復龍庭。雜虜等以義向風,頗聞麕至。(闕)契素願,慰悅良多。俟其歸還衙帳,當議特舉冊命。今遣使臣,且往慰諭,況情深振撫,道既切於懷來;而功濟艱難,義豈忘於繼絕。至如待呼韓以殊禮,約冒頓以和親,止於嘉其來朝,亦或慮其為患。今則因此離散,追彼功勳,俾立國於狼居,稍聚人於烏合。再尋舊好,宜舉良圖,報告天下,鹹知朕意。

作者簡介

李忱(810—859年)即唐宣宗。唐代皇帝。公元846—859年在位。憲宗第十三子。長慶元年(821年)封光王,會昌六年(846年)即位。年號大中,頗銳意政事。卒謚獻文皇帝。性喜文學,常與學士輩唱和。公卿出鎮,多賦詩餞行。以《吊白居易》最為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六首,《全唐詩補編》存其詩三首。生平事跡見《舊唐書》卷一八、《新唐書》卷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