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禮樂

《議禮樂》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議禮樂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議禮樂
問:禮樂並用,其義安在?禮樂共理,其效何征?禮之崩也,何方以救之乎?樂之壞也,何術以濟之乎?
臣聞序人倫,安國家,莫先於禮;和人神,移風俗,莫尚于樂。二者所以並天地,參陰陽,廢一不可也。何則?禮者納人於別,而不能和也;樂者致人於和,而不能別也。必待禮以濟樂,樂以濟禮,然後和而無怨,別而不爭。是以先王並建而用之,故理天下如指諸掌耳。《志》曰:“六經之道同歸,而禮樂之用為急。”故前代有亂亡者,由不能知之也;有知而危敗者,由不能行之也;有行而不至於理者,由不能達其情也;能達其情者,其唯宗周乎?周之有天下也,修禮達樂者七年,刑措不用者四十年,負扆埀拱者三百年,龜鼎不遷者八百年,斯可謂達其情、臻其極也。故孔子曰:“吾從周。”然則繼周者,其唯皇家乎?臣伏聞禮減則銷,銷則崩;樂盈則放,放則壞。故先王減則進之,盈則反之,濟其不及而泄其過,用能正人道,反天性,奮至德之光焉。國家承齊、梁、陳、隋之弊,遺風未弭,故禮稍失於殺,樂稍失於奢。伏惟陛下慮其減銷,則命司禮者大明唐禮;防其盈放,則詔典樂者少抑鄭聲。如此則禮備而不偏,樂和而不流矣。繼周之道,其在茲乎?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