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的隱形:翻譯史論

譯者的隱形:翻譯史論

《譯者的隱形:翻譯史論》是2009年9月1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韋努蒂(Lawrence Venuti) 。

基本介紹

  • 書名:譯者的隱形:翻譯史論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0089225
  • 作者:韋努蒂(Lawrence Venuti) 
  •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頁數:405頁
  • 開本:32
  • 品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譯者的隱形:翻譯史論》內容簡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裡,我國的翻譯研究同各項事業一樣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單從發表的論文看,每年我國外語界在百餘種相關學術期刊上發表外國語言研究類論文3,000多篇,其中翻譯研究類論文占20%,即每年約有600篇左右的翻譯論文發表。著作的出版也逐漸增多,近十幾年間已出版翻譯研究論著數十種。可是相比之下,我們對國外翻譯研究的譯介卻很少,迄今僅有奈達(摘選)、卡特福德、斯坦納(摘譯)以及前蘇聯的巴爾胡達羅夫等少數幾家。通英文的研究者可以直接閱讀大部分西方原著,但英文之外的研究者就不易讀到或讀懂這些翻譯理論書籍。這種狀況顯然不利於翻譯學科的發展。西方翻譯研究在近四十年里發展迅速,新論迭出,對其加以翻譯介紹,無疑有益於拓展我們的研究思路,開闊我們的研究視野。二十幾年前,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曾編輯了一本《外國翻譯理論評介文集》。雖然是個小薄本,但其中評介了奈達、紐馬克等多位國外翻譯理論家的論述,令當時的翻譯研究界和翻譯專業師生耳目一新。該書堪稱是“為今後做有系統的引進所作的一次初步嘗試”(該書序言);時隔二十餘年,我們希望這套譯叢能成為前人期盼的“有系統的引進”。
《譯者的隱形:翻譯史論》:當代西方翻譯研究譯叢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韋努蒂(Lawrence Venuti) 譯者:張景華 白立平 蔣驍華 叢書主編:香港理工大學翻譯研究中心

圖書目錄

譯看的隱形
序與鳴謝
1 隱形
2 典律
3 民族
4 異見
5 邊緣
6 情趣相投
7 呼籲行動
參考書目
關鍵字對照表
譯後記

文摘

這個翻譯策略的典型例證有捷克猶太人卡夫卡的德語寫作,尤其是經德勒茲和瓜塔里解讀的德語作品;還有羅馬尼亞猶太人策蘭,他把德語作為逃逸的路線,談論納粹種族主義和希伯來文化,把運用複合詞和句子拆分的能力發揮到了極限(例如,可參見Felstiner 1983 and 1984)。如果阻抗策略能有效地產生讓人覺得陌生的譯文,那么,在讀者發出可辨認的透明的聲音或作出某種符合英語主流美學的解讀而重獲領地之前,外語文本有可能暫時擺脫目的語文化的束縛。阻抗譯文的讀者在目的語中經歷語言和原文的文化差異時,這種解放的時刻便會出現。
翻譯是在語言和文化之間求同的過程——尤其是相似的信息和形式技巧——但是只有當它經常遭遇差異時才會如此。它永遠也不能、也不應該以完全消除這些差異為目標。譯文應是再現異域文化的場點,讀者在這裡可以一睹文化他者。阻抗是以不連貫為審美基礎的翻譯策略,提醒讀者注意翻譯過程中的得與失,注意翻譯中無法逾越的文化溝壑,從而儘可能保留差異和他異性。相反,“情趣相投”這個概念高度重視透明話語,要求進行通順的翻譯,這可以看作是一種文化自戀:它尋求一種認同和自我認可,而且在外文作品中只找到相同的文化,在文化他者中只找到相同的自我。譯者只有在外語文本中識別出自己的聲音,才能意識到自身與異域作者的情感認同。不幸的是,無法消弭的文化差異也意味著這始終是錯誤的識別,而通順的翻譯必然使這一點在翻譯過程中消失殆盡。透明仍然是英美文化的主流,這確保“情趣相投”仍將是英語譯者被迫追求的目標。我們必須重新考慮我們在翻譯時究竟做了什麼,現在這個問題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迫切。

後記

翻譯韋努蒂的這部代表作確實不易。中西方學者普遍認為韋努蒂的翻譯思想非常艱澀,令人難以琢磨。韋努蒂的翻譯理論之所以難以把握,有各種各樣的複雜原因。一是他的論著中頻繁涉及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德語、西班牙語、普羅旺斯語以及拉丁語等多種文字;二是他的專著涵蓋哲學、語言學、文學、歷史學、法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三是他的論辯技巧和寫作風格非常複雜,對於韋努蒂的翻譯思想之深奧,觀點之激進,論述之複雜,美國當代翻譯理論家魯賓遜在他的論著《什麼是翻譯?》中是這樣評論的:……因為勞倫斯·韋努蒂所堅定倡導的異化翻譯(‘顯形翻譯’或不流暢的翻譯)對我來說就是(也一直是)一頭霧水,令人著迷而又惱火不已——它既吸引著我,又讓我沮喪,以至於我不能棄之不顧。勞倫斯是當代最有才華和最為深奧的核心翻譯思考者之一,他熟諳批評理論,對所述的歷史和文化情境有著非常精細的研究,而且敢於冒著極大的論爭風險,提出大膽而具有轉折性的觀點——然而他對許多有趣問題又迂迴論述,以至於我很難把握他究竟還有什麼發有說出來。

序言

人們都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翻譯歷來所為,正是搬運他山之石,雕琢本土之玉,或反嚮往外搬運,功效亦然。如今我們對關於翻譯本身的研究成果,也系統地、成套地從西方加以引進,同樣是抱有這樣的借鑑他人、促進自己的願望。這便是“當代西方翻譯研究譯叢”之緣起。
一、譯叢選編的目的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裡,我國的翻譯研究同各項事業一樣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單從發表的論文看,每年我國外語界在百餘種相關學術期刊上發表外國語言研究類論文3,000多篇,其中翻譯研究類論文占20%,即每年約有600篇左右的翻譯論文發表。著作的出版也逐漸增多,近十幾年間已出版翻譯研究論著數十種。可是相比之下,我們對國外翻譯研究的譯介卻很少,迄今僅有奈達(摘選)、卡特福德、斯坦納(摘譯)以及前蘇聯的巴爾胡達羅夫等少數幾家。通英文的研究者可以直接閱讀大部分西方原著,但英文之外的研究者就不易讀到或讀懂這些翻譯理論書籍。這種狀況顯然不利於翻譯學科的發展。
西方翻譯研究在近四十年里發展迅速,新論迭出,對其加以翻譯介紹,無疑有益於拓展我們的研究思路,開闊我們的研究視野。二十幾年前,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曾編輯了一本《外國翻譯理論評介文集》。雖然是個小薄本,但其中評介了奈達、紐馬克等多位國外翻譯理論家的論述,令當時的翻譯研究界和翻譯專業師生耳目一新。該書堪稱是“為今後做有系統的引進所作的一次初步嘗試”(該書序言);時隔二十餘年,我們希望這套譯叢能成為前人期盼的“有系統的引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