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林人文精選:國富論

譯林人文精選:國富論

譯林人文精選:國富論,是一本圖書,2012年10月1日由譯林出版社出版,作者:(英國)亞當·斯密,譯者:章莉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譯林人文精選:國富論
  • 作者:亞當·斯密 (Smith A.)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318頁
  • 開本:16
  • 品牌:江蘇譯林
  • 外文名:The Wealth of Nations
  • 譯者:章莉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473285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譯林人文精選:國富論(新版)》作為18世紀“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最為重要的代表作,其不僅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了當時的重要經濟理論,而且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過程做了系統的理論描述,被譽為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

內容簡介

《譯林人文精選:國富論(新版)》是一部標誌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誕生的劃時代偉大著作;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影響世界歷史的十大著作”、“影響人類文化的一百本圖書”。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亞當·斯密 譯者:章莉

亞當·斯密(1723—1790),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1723年出生在蘇格蘭的柯科迪,青年時就讀於牛津大學,1751年至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在此期間,斯密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確立了其在知識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聲則得自於1776年出版的偉大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這部著作使其在餘生中享受著無盡的榮譽和愛戴,並延續至今。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回到經濟學的基本問題,讓我們重讀亞當·斯密,不要再相信凱恩斯主義的那些政策。
——張維迎
雖然斯密也勸說放任自由,但他的論證卻更多地是反對政府干預和反對壟斷;雖然他讚揚貪慾的結果,卻又幾乎總是鄙視商人的行為和策略。他也不認為商業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讚美的。
——謝宗林
這本書需要人們聚精會神地去讀才能讀進去,而目前很少有人能坐下來專心讀書,因而本書最初也許不會受到非常熱烈的歡迎。
——大衛·休謨

名人推薦

回到經濟學的基本問題,讓我們重讀亞當·斯密,不要再相信凱恩斯主義的那些政策。
——張維迎
雖然斯密也勸說放任自由,但他的論證卻更多地是反對政府干預和反對壟斷;雖然他讚揚貪慾的結果,卻又幾乎總是鄙視商人的行為和策略。他也不認為商業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讚美的。
——謝宗林
這本書需要人們聚精會神地去讀才能讀進去,而目前很少有人能坐下來專心讀書,因而本書最初也許不會受到非常熱烈的歡迎。
——大衛·休謨

圖書目錄

引言和全書設計1
第一篇論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原因及勞動產品在不同社會階級間分配的自然秩序
第一章論勞動分工7
第二章論分工的起因14
第三章論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18
第四章論貨幣的起源和使用22
第五章論商品的真實價格和名義價格28
第六章論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43
第七章論商品的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50
第八章論勞動工資59
第九章論資本利潤79
第十章論地租89
第一節論總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產品91
第二節論有時能、有時不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產品105
第三節論總能提供地租的產品和有時能、有時不能提供地租的產品之間相對價值的變化117
本章小結118
第二篇論儲備的性質、積累和使用
引言125
第一章論儲備的劃分127
第二章論作為社會總儲備的特殊部分或維持國家資本支出的貨幣134
第三章論資本的積累及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173
第四章論資本的不同用途190
第三篇論財富在不同國家中的不同發展
第一章論達致富裕的自然進程207
第二章論羅馬帝國崩潰後古代歐洲的農業抑制212
第三章論羅馬帝國崩潰後城市的興起與發展223
第四章城市商業發展對農業改良的貢獻233
第四篇論政治經濟學體系
引言247
第一章論重商主義的基本原理248
第二章關於重商主義的結論268
第三章論重農主義或將土地產品看作國家收入或財富唯一重要來源的政治經濟學285
第五篇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
第一章論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309
第一節只屬於君主或國家的收入源泉309
第二節第二節論賦稅316

序言

各國一年的總勞動,是為它的國民提供一年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這些滿足人們需要的產品,既包括本國勞動的直接產品,也包括用本國產品購買的外國產品。
由於產品數量與消費者數量的比例有大有小,因此在給定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數量的條件下,一國國民福利的好壞將取決於它的人口狀況。
但是,這個比例在每個國家的大小會根據以下兩個情況而定:一是勞動的技能、熟練程度,以及該國對勞動總體使用的態度;二是全部勞動分配於有用勞動和無用勞動的比例。無論該國的資源、氣候和國土面積如何,其年供應量是豐富還是不足,都取決於以上兩種情況。一國年供給量的豐歉看似更依賴於前者而非後者。在原始未開化的漁獵社會,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或多或少地都會被分配於有用勞動,全力以赴地為自己、家人或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族人,提供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儘管如此,他們的生活依然極其貧困,以至於常常被迫直接殺死或遺棄他們的嬰兒、老人和長期患病的族人,任其餓死或被野獸吃掉。與之對應,在文明繁榮的社會裡,儘管相當部分的人根本不勞動,但他們中大部分的消費卻十倍乃至百倍於勞動者。不僅如此,由於文明社會的勞動產品數量巨大,幾乎所有產品都供給充足,因此,即便是生活在最低層的窮苦工人,只要他勤勞而簡樸,其享用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也會大大多於任何一個野蠻人所能得到的。
勞動生產率改進的原因何在?勞動產品在社會不同階級間分配的自然秩序又是什麼?這構成本書第一篇的主題。
無論一國的勞動技能、熟練程度及其對勞動使用的態度處於何種狀態,假設它們不變,產品的年供給量將取決於全部勞動在有用勞動和無用勞動之間的分配比例。本書將會說明,有用的生產性勞動的數量,無論何時何地都取決於直接或間接雇用勞動的資本的數量。因此,本書第二篇的主題是資本的性質、資本逐漸積累的途徑,以及因為資本使用方法的不同而導致勞動數量也不同的機制。
在當今勞動技能、熟練程度和對勞動使用的態度都相當進步的國家裡,管理和指導勞動的常規計畫卻各不相同。實際上,這些計畫並不都有助於產出最大化。一些國家的政策偏重於激勵農村產業的發展,而另一些則偏重於刺激城市產業的進步;鮮有國家能夠做到公平對待所有種類產業。自從古羅馬帝國衰落以來,歐洲的政策越來越傾向於藝術、手工業、商業這些城市的產業,而非鄉村的農業。本書的第三篇將解釋引致這些政策出台的客觀因素。
儘管這些計畫的最初制定,很可能是出自於某些特殊階層的私利和偏見,但他們並沒有考慮或預見到,這些計畫的後果對社會整體福利的影響;然而,在此基礎之上卻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他們中的一些人誇大城市產業政策的重要性,而另一些人則強調農村產業政策的重要性。這些理論不僅對學者的觀點,而且對君主和主權國家公共政策的制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將在第四篇中詳盡說明這些不同的政策,以及它們在不同的年代和國家所產生的主要影響。
前四篇的主題,是解釋絕大多數民眾的收入是如何構成的,以及在不同年代、不同國家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那些源泉的性質。第五篇即最後一篇,則討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在這一篇中,我將努力說明:第一,君主或國家的必要開支有哪些,這些開支中的哪些應當由社會全體公眾的賦稅來承擔,哪些應當由社會中的特定階層或其中的部分成員來承擔;第二,向全體社會公眾募集那些對社會整體而言不可或缺的經費開支的不同方法,以及每一種方法的主要優缺點;第三,也是最後,導致當今幾乎所有政府採取抵押部分收入借債或簽訂契約借債的原因是什麼,這些債務對實際財富,即對每年社會勞動和土地的產出又有哪些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