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林世界名著:昆蟲記》是2009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艷瓊、法布爾。該書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法文原名為“有關昆蟲的回憶錄”。
基本介紹
- 書名:譯林世界名著:昆蟲記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196頁
- 開本:16開
- 品牌:江蘇譯林
- 作者:於艷瓊、法布爾
- 出版日期:2009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4709086, 9787544709088
內容簡介
媒體推薦
法布爾可謂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之楷模。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綠蛔蟈兒
天牛
松毛蟲
蟋蟀
胡蜂
大頭泥蜂
土蜂
大孔雀蝶
小條紋蝶
花金龜
蝗蟲
螳螂捕食
椎頭螳螂
聖甲蟲
糞金龜和公共衛生
綠蠅
彩帶圓網蛛
黑腹舞蛛
蟬和螞蟻的寓言
朗格多克蠍子
金步甲
裝死的大頭黑步甲
文摘
我在一個廣口的大玻璃瓶中放入了一些草、幾隻螢火蟲和一些個頭兒正好的蝸牛。我在旁邊耐心地等待,因為事情的發生往往是瞬間的。
終於,螢火蟲開始行動了。蝸牛的身體通常都縮在殼裡。只露出外套膜的一點點肉。於是螢火蟲先用它的“工具”數次擊打蝸牛的外套膜。這工具只有在顯微鏡下才看得清,它由兩片彎曲成獠牙的大顎組成,而且整個獠牙上有一條細溝,非常鋒利。螢火蟲的動作看起來不像是叮咬,而是沒有惡意的親吻,我們稱之為“擰”。螢火蟲每擰一下就停一會兒,好像在觀察蝸牛的反應。擰的次數也不多,最多五六次吧,螢火蟲就已將毒素注入到蝸牛的體內,使蝸牛失去了知覺。這種麻醉手段太迅速了,像閃電一般。當我用針刺蝸牛的前部時,被刺的肌肉一點反應也沒有,就好像是一具屍體一樣。
這隻蝸牛真的死了嗎?根本沒有。我有辦法使它活過來。在蝸牛不生不死的這兩三天中,我把蝸牛隔離開,給它洗了個淋浴。兩天以後,蝸牛逐漸復甦了,慢慢地恢復了活動能力和知覺。而且它能感覺到被針刺,四處爬動,晃動觸角。蝸牛又活過來了。
早在人類發明麻醉之前的好多個世紀,螢火蟲和其他昆蟲就已經掌握了麻醉這門技術。動物的這種技術領先了人類許多,只不過操作的方法和我們有所不同。醫生是讓病人吸人以太或者其他麻醉劑的氣體;而這昆蟲則是用它們的毒牙向獵物注入一種毒素。
我們知道,蝸牛天性溫和,不會主動挑起爭鬥。那么為什麼螢火蟲還要用麻醉的方法來對付蝸牛呢?我想我已經找到了原因。
如果蝸牛在地面上爬行,或是躲在殼裡,攻擊它都是非常容易的。蝸牛殼沒有蓋,因此它上身的大部分都是露在外面的。但是,蝸牛也經常爬到高處,吸附在植物的莖稈上,或者是石頭光滑的表面上。這時,這些支撐物就充當了蝸牛的臨時保護傘,擋住了一些不安好心的侵略者。不過如果蝸牛殼與支撐物的表面有一點點空隙,那么不管這空隙多么小,螢火蟲都能用它那毒牙把毒液注射進去,蝸牛失去了知覺,螢火蟲就可以放心地享用美餐了。
蝸牛隻用非常少的黏液把自己固定在高高的枝稈上,所以,在進攻時,螢火蟲要非常小心。如果它下手過重,使得蝸牛移動了,那么蝸牛就會縮回到殼裡,而且會從高高的枝稈上掉下去。而螢火蟲這種昆蟲並不喜歡搜尋食物,一旦獵物掉到了地上,它也不想去找,那么所有的一切都白費力氣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突然將獵物麻醉,讓它處於昏睡狀態,那么螢火蟲就可以安安穩穩地享用美食了。這也是螢火蟲用麻醉的方法來對付蝸牛的原因。
有人會問:螢火蟲是怎么吃蝸牛的呢?是真的吃嗎?也就是說把蝸牛切成小塊,然後吃掉嗎?我認為不是這樣的。螢火蟲並不在“吃”,而是在吸。它先將獵物變成稀薄的液體,然後再吸食。具體是這樣的:
不管蝸牛體形多大,一般都是一隻螢火蟲把它麻醉。過了一會兒,兩隻,三隻,甚至更多的客人就圍攏過來,一起分享食物。兩三天后,我把蝸牛殼翻過來,殼裡的液體就會流出來,不過只剩下一些渣滓了。
序言
他們把這個大良知擱在肩膀上,挑成了一副最美麗的擔子,他們自己也翩翩的了。
這是一個無窮多的人都喜愛參加的擔子行列。
無窮多的擔子裡有各樣的貨色,各種的鮮艷和用處,它們不止是吃的,不止是穿的,不止是琳琅滿目清清楚楚看得見的,它們還有浪漫和飄逸的,屬於童話屬於故事屬於聆聽和蕩漾的。這所有的被挑了來的愛和美好都給了孩子,孩子們就算是隆重地接受了生命的大方向,接受了生命昂貴的分量,也接受了詩意的輕盈。
這樣的挑著、行走,一次一次地在童年的面前放下,成了我們這個人的星球上的一幅最抒情的大圖景。我們很自豪地告訴那位來自猴麵包樹小行星的男孩子說,親愛的孩子,親愛的小王子,你不要那么灰心喪氣,也不要總是不滿,你就試著在我們的這個星球上生活生活,你不會覺得只有無聊和茫然的,你嚮往的那些熱情會照得到你的,你嚮往的風趣也會來到身邊。你試試吧。
我說了這么些抒情話,我是想和你們一起來看看現在又有一副怎樣的擔子挑到了孩子們的面前。
是的,就是你們面前的這一大套書。這一副文學的擔子。
裡面有的是兒童的書,有的則屬於長大以後應當閱讀的書。
熱心的成年人把它們選攏在一起。
他們知道現在的孩子們學業過量,閱讀時間稀少,所以他們縮減了它們的篇幅;他們心想,那些可以等到長大以後閱讀的書,如果去除一些艱深的內容,卻把精華仍留下,讓孩子現在就欣賞到,不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嗎?
這是一個品種。
很多年前就已經有。
它的名稱叫“縮寫本”、“改寫本”。
這是一種熱心和善良的產品。
在很多國家都有過受歡迎的例子。
我們所知道的那個最大的例子是英國的蘭姆姐弟的例子。他們把不屬於孩子看的莎士比亞的大劇改寫成了孩子們可以閱讀的故事集,改寫成一本書。
這個成功的改寫,成功的故事集,成為已經有200年歷史的一部名著,和無數舞台上演出的莎士比亞一樣聞名。對於孩子們的閱讀來說,它比舞台的莎士比亞更聞名,更重要,更有意義。
只要有那熱心,只要很講究地去落實,為了孩子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非常好。
挑給他們的任何的擔子都有翩翩的美麗。
他們閱讀著這些變薄的比原著簡單了的文學、故事,心裡喜歡,長大以後也許就會去閱讀名著的全本。萬一實在沒有機會閱讀全本的名著,也總算看見過裡面的幾片雲朵,看見過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