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翠蓮女士是東莞市橫瀝鎮隔坑社區服務中心總幹事。2004年4月,與丈夫徐祥齡一起籌資200多萬,在東莞橫瀝鎮創辦了廣東首家農民工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東莞市橫瀝鎮隔坑社區服務,開始了公益服務和社會服務的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譚翠蓮
- 職務:隔坑社區服務中心總幹事
人物事跡
譚翠蓮女士是東莞市橫瀝鎮隔坑社區服務中心總幹事。2004年4月,與丈夫徐祥齡一起籌資200多萬,在東莞橫瀝鎮創辦了廣東首家農民工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東莞市橫瀝鎮隔坑社區服務,開始了公益服務和社會服務的活動。
年屆60多歲的譚翠蓮女士,本應享受休閒之樂,但她仍發揮著餘熱,用一顆樸實的愛心牽掛著東莞的“新候鳥”和辛苦謀生的新莞人。2004退休後,譚翠蓮女士和她的先生徐祥齡來到東莞定居,剛到東莞的日子,由於不太了解東莞的情況,她就每天逼迫自己閱讀報紙和書籍,和年過七旬的丈夫一起實地走訪農民工集中的工業園區,為之後開展外來工服務項目打基礎。最後夫婦倆用退休金和多方籌措的資金200多萬元在東莞橫瀝鎮創辦內地第一家非營利性的民辦外來工服務中心。
2004年起步之初,服務中心遇到了很多困難,曾遭遇居民“潑冷水”和社會的質疑,但她以堅忍的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經過10多年的努力,終於讓中心成了廣大新莞人和社區居民嚮往的溫暖“外來工之家”。
2011年,譚翠蓮女士及徐祥齡先生與南方都市報、中國扶貧基金合作辦起了石涌新莞人社區服務中心,力求為更多農民工及其子女提供服務。12月,中心與蘋果書屋項目合作,在石涌流動人口居住中心設立“蘋果書屋圖書室”,為農民工休閒生活提供了一個新選擇。
在東莞的服務過程,譚翠蓮女士深深感受到,外來工在異鄉的艱辛與不易,以及農民工子女讀書的困境。只要碰到有暑期來東莞的留守兒童,她就會上前詢問他們的家庭情況以及是否想在東莞讀書。正如譚女士所說的“農民工辛苦打拚就是為了孩子,那么我們就照顧好他們的孩子。”於是,一個專門針對流動人口的慈善項目“新莞人子女助學”就誕生了。自2007年起,憑藉自身及徐祥齡先生的人脈資源,在香熱心企業和熱心人士的支持和幫助下,在香港發起了三次新莞人子女助學籌款活動,在內地也發起了2次的籌款活動,籌款總額超過¥200萬元,受助兒童超過1500人。譚女士直言,做這個項目的初衷就是“本地人九年義務教育不用錢,但外來工要錢,要幫助外來工子女讀書”。這份真誠和熱心足以溫暖每一個農民工的心田,使他們在異鄉奔波的土地上看到子女讀書的希望,也感受到社會組織對弱勢群體的點滴關懷。
除了助學活動外,譚翠蓮女士也經常走進新莞人集中居住的社區,耐心地詢問外來工居民的需要。每年的暑假,新莞人的留守兒童從老家“飛”來東莞與父母團聚,或者新莞人兒童跟隨父母,隨著工作的變動遷移到東莞居住。譚翠蓮對此現象感觸甚大,她認為這些留守兒童在農村,既沒有父母疼愛,也缺失親職教育,希望服務中心能把他們吸引過來,有針對性糾正他們的人生觀,鼓勵他們,讓他們慢慢形成正確的行為規範和道德品質。於是在譚翠蓮女士的努力下,2011年7月,由橫瀝鎮隔坑社區服務中心與南方都市報合作發起的“新候鳥計畫”正式啟動,“新候鳥計畫”將愛心服務點設定於廠區、居民聚集區,為所有背井離鄉南下謀生、對經濟發展付出辛勤汗水的外來工及其家屬提供幫扶和支持,新候鳥計畫服務點的“四三零學堂”,專門接收放學後的新莞人子女,照顧他們補習功課、完成作業。在新莞人居住點中建立了“和諧小區服務站”,作為國情國民教育基地。
為了給新莞人子女更大的夢想追求,2010年11月份,譚翠蓮出資2萬多元購買了3把電吉他、4把木吉他、1個架子鼓和1個貝斯,讓有音樂愛好的孩子組成“幸福兒童樂隊”。如今,這個“新候鳥”樂隊已在多次演出中獲得觀眾好評,揚名“內外”,為眾多人帶來了歡笑和欣慰。2013年,由“小候鳥”組成的文化志願隊正式成立,“小候鳥”擔負起小公民的責任,通過義演、關愛弱勢群體等形式回報社會,完成從“受助”到“助人”的角色蛻變!
譚女士還是社工服務的先行者,2009年,東莞市政府開始社工服務試點工作,隔坑社區服務中心開始了從事正式的社會服務,譚翠蓮與丈夫一起,開展了專業社工的培訓工作。在市、鎮兩級政府的支持下,隔坑社區服務中心參與了政府購買社工崗位服務項目,成為首批承接社工崗位服務的機構之一。如今,中心擁有的社工人才100多人,服務網路已覆蓋橫瀝、石排、鳳崗等多個鎮區,服務領域有婦女兒童、家庭、學校、司法等。富有激情的、年青的專業社工們發揮他們的專長,用專業的社工理念和手法,服務本地人和新莞人,並且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為建設幸福東莞貢獻了一份力量。
2014年6月15日,中國十大社工人物徐祥齡先生驟然離世,譚翠蓮化悲痛為力量,秉承丈夫的生前遺志,繼續開展社會工作服務,並積極籌劃設立“徐祥齡貧困社工學子基金”,資助貧困社工學子的圓夢。
譚翠蓮女士在社會服務道路上的執著精神有目共睹,她並不是物質上的大富翁,但卻是精神上的富足者。在公益事業上,她獲得了東莞市、廣東省乃至全國性的許多公益人物獎項。面對榮譽,但她只是微微笑,仿佛是看到了自己養育的“孩子”漸漸成長了,於她也許只是一份社會責任,於農民工而言,卻是莫大的相助,於社會,更是一曲和諧之音。在農民工的心目中,她是一位雪中送炭的溫和香港人,在小朋友的心目中,她是帶來歡笑的慈祥“奶奶”,在社工同仁的心目中,她是堅定的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