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松庭

譚松庭

譚松庭,男,1961年出生,二級教授,湘潭大學化學學院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博士生導師。199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2003-2004年在德國Marburg大學化學系訪問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有機/高分子光電功能材料,聚合物納米纖維和納米管的製備與性能,液晶高分子。作為項目主持人,已承擔和完成國家自科基金、教育部重點項目、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及湖南省自科基金項目共10項。近年來已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Macromolecules”,“中國科學”等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30餘篇,其中SCI收錄100餘篇。獲中國發明專利授權3項。為Advanced Materials、Macromolecules、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等10餘種國際期刊和《化學學報》等國內期刊的通訊審稿人。參與編寫“十五”國家重點圖書一部。獲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譚松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湘潭大學中山大學
  • 主要成就:二級教授
    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
    發表SCI論文100餘篇
個人簡歷,主要研究方向,獲獎情況,科研項目,發表論文,

個人簡歷

2005.9 - 現在 湘潭大學化學學院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 博士生導師
2009.9 - 2013.9 湘潭大學化學學院分析測試中心 主任
2003.11- 2004.11 德國Marburg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
2003.8 - 現在 湘潭大學化學學院 教授
2000.9 - 2003.9 湘潭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高分子系系主任,副教授
1996.9 - 1999.7 中山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 博士生
1993.9 - 1996.9 湘潭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 碩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

獲獎情況

1. 具有光電磁功能的金屬及氧化物/聚合物材料與器件研究,2013年獲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
2. 有機高分子電致發光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2009獲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三).
3. 液晶化合物/聚合物網路拓撲性質對其力學性能影響的研究,
2004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4.顯示超順磁性的生物相容和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納米纖維,
2006年獲湖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和湘潭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特等獎。

科研項目

1、主持國家自科基金項目(21474081), 基於多環大π共軛聚合物的設計、合成與光伏性能研究, 2015-2018.
2、主持國家自科基金項目(51173154),寬吸收有機小分子和大環染料敏化劑的設計合成與光伏性能研究,2012-
2015.
3、主持國家自科基金項目(50973092),新型染料敏化網狀二氧化鈦納米纖維微孔膜太陽能電池,2010-2012
4、主持國家自科基金項目(50473045),液晶性共軛聚合物取向膜的製備和光電性能研究, 2005-2007.
5、主持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20104301110003),D-A交替共軛聚合物的設計合成與光伏性
能研究,2011-2013.
6、主持湖南省自科基金重點項目(13JJ2025),有機聚合物光敏材料的製備和太陽能電池性能研究,2013-2015.
7、主持湖南省科技計畫重點項目(2008FJ2004),有機-聚合物固態太陽能電池研究, 2008-2010.
8、主持教育部重點項目(01083),高分子接枝有機金屬配合物電致發光材料研究,2002-2004.
9、主持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01A002),高分子接枝有機金屬配合物電致發光材料研究,2002-2003.
10、主持湖南省自科基金項目(00JJY2012),含高分子鏈金屬有機配合物電致發光材料研究,2000-2002 .

發表論文

已發表論文130餘篇,其中SCI論文100餘篇,下面是發表的代表性論文
1. Thiophene-linked porphyrin derivatives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Chemical Communication, 2009, 2499. (SCI IF 5.3)2. Synthesis and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of polythiophene stars with porphyrin cor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0, 20, 1140.(SCI IF 4.6),2010年1月被《自然中國》選為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突出科學研究成果。論文的研究亮點已被刊登在《Nature》雜誌網站“natureCHINA.”上.
3. Effect of 3D π-π stacking on photovoltaic and electroluminescent properties in triphenylamine-containing poly(p- phenylenevinylene) derivatives,
Macromolecules, 2008, 41(15), 5716. (SCI IF 4.4)4. Synergetic effect of efficient energy transfer and 3D π-π stack for white emission based on the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non- conjugated spacer,
Journal of Physics Chemistry B, 2009,113(13), 4203 (SCI IF 4.2)5. High Molar Extinction Coefficient BranchlikeOrganic Dyes Containing Di(p-tolyl)phenylamine Donor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hysics Chemistry C, 2010,114, 3280, (SCI IF 4.2)
6.Stainless steel mesh-based flexible quasi-soli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 2010, 94, 1005, (SCI IF 3.8)7.Synthesis and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Liquid-Crystalline Copolymers Based on Fluorene and Triphenylamine-Containing Oligo(p-phenylenevinylene) Derivativesfor White Light Emission,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2009, 47(13), 3296(SCI IF 3.8)
8.Synthesis and White Electr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MulticomponentCopolymers Containing Polyfluorene, Oligo(phenylenevinylene) andPorphyrinDerivatives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2009, 47(20), 5291 (SCI IF 3.8).
9.Multiferroic CoFe2O4-Pb(Zr0.52Ti0.48)O3 Nanofibers by Electrospinning,
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08,92(6),062901 (SCI IF 4.0)10.Towards linear arrays of quantum dots via polymer nanofibers and nanorods,
Chemistry of Materials2005,17(4), 809 (SCI IF 4.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