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世榮

譚世榮

譚世榮 (1948~)廣東佛山人。中共黨員。1966年畢業於廣東長沙師範學校,1985年畢業於中央農業管理幹部學院華南分院,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譚世榮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48
  • 畢業院校:廣東長沙師範學校
譚世榮 - 簡介,譚世榮 - 經歷,譚世榮 - 作品,

譚世榮 - 簡介

譚世榮(1948年10月生) 1966年畢業於廣東長沙師範學校,1985年畢業於中央農業管理幹部學院華南分院,1987年在廣東教育學院政治系本科函授畢業。歷任國小教師、國小代理校長,公社團委副書記,文藝宣傳隊長,縣團委副書記、書記,鎮黨委書記,縣、市委常委兼縣、市委宣傳部長
他熱心於文藝事業,積極發動、支持和參與文藝創作,主要作品以報告文難學、詩詞為主,間或有短篇小說。其報告文學《滄江春潮》、《大橋之歌》獲得縣文學創作一等獎,其中《鵝的故事》、《洗腳上田的女廠長》等短篇發表在《佛山報》上。其作品特色是生活充實、語言簡練、有鼓舞力量。現為佛山市作家協會會員。

譚世榮 - 經歷

譚世榮從一個農民的兒子,靠自己的天資聰穎和勤奮好學考取了中等師範學校,到畢業回鄉後做一名鄉村國小教師;從公社文藝宣傳隊長,到上調西安公社團委,擔任團委副書記,開始從政生涯;從縣團委書記,到晉升鎮黨委書記;從被委派前往中央農業幹部管理學院深造,到學成歸來擔任縣委常委兼辦公室主任;從縣委常委兼縣委宣傳部部長,到高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從幾十年的幹部生涯功成身退後,到下海經商,擔任高明區房地產協會秘書長。譚世榮用大半生中最寶貴的光陰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深愛著腳下這片土地,我要為這片土地作出我應有的貢獻。”就是憑著他對文學的執著,憑著他長年累月的從政生涯、不斷變動的工作崗位、豐富多彩的社會經歷,出版了七部作品,成為高明本土歷史上產量最高的作家。
譚世榮善於用語言,而且是典型的鄉土語言刻畫人物形象。這與他從未離開這片熱土,立志要書寫高明大地風起雲湧的建設成就和日新月異的社會巨變是分不開的。
31萬字的長篇《大河這邊》,講述了位於珠江三角洲君山市江濱縣在改革開放2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大改革、大變遷達到大跨越發展的動人故事,奏出一部新型工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的時代交響樂章,塑造了一個黨群結合鼓實勁、乾實事、創實業的奮發務實的人物群體形象
劇本《熱土》是譚世榮創作的第七部長篇作品。內容以珠三角地區某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背景,講述了村黨支部帶領民眾有效解決在新型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發生的一系列矛盾和解決的辦法,征地、征地款分配、征地農民再就業、村務公開、養老保險等熱點問題都在劇本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譚世榮說:“《熱土》體現了農村建設特別是珠江三角洲(比如)高明這些地方已經成為新型工業化建設的熱土,也將會成為廣大人民民眾建設小康的樂土。”
不知不覺中,譚世榮搭建起了“鄉土文學”這座高樓大廈。
談到鄉土文學,譚世榮說:農民是我國人數最多的群體,他們能吃苦耐勞,工作生活條件雖然艱辛,但還是那么真誠,那么通情達理,那么善良,那么努力奮鬥。我們現在所標樹的鄉土文學,是以農村為題材,充滿鄉土人情味道,並且應該是弘揚時代主旋律,頌揚人間真善美,鞭撻假惡醜,為社會文明進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添磚加瓦而為廣大人民民眾所喜聞樂見的新鄉土文學。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從小在農村長大,幾十年工作中接觸最多的人也是農民,對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對腳下的土地深深眷戀。
譚世榮認為,自己創作的最大特點是用自己真誠而飽滿的熱情努力寫真實。所運用的材料大都從實際生活中來,是用真情來領略和體會,然後通過集中提煉加工製作,要的是努力真實地把發展變革中的農村、農業、農民藝術的形式反映出來,塑造出當今時代一心一意為農民民眾謀利益的社會服務者和譜寫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篇章的新型農民形象,讓讀者從中受到教益。
不少人都認為,譚世榮的作品具有地方特色,弘揚時代精神,對我們幹部民眾實施和諧跨越發展戰略,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實踐是一種有效的精神鼓舞;讀了譚世榮的小說,我覺得很有吸引力,很有特點,有很濃郁而清新的鄉土味;讀譚世榮的書,讀進去便能真切了解農村的歷史和現狀,更同情和支持農民的訴求。
作為曾經是高明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決策者之一,譚世榮無疑是高明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親歷者和見證者,高明文友稱他為“高明政界一文俠”。
譚世榮這種立足本土,致力於為故土樹碑、為鄉親立傳的創作熱情及成果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省作協副主席、南方日報副總編李鐘聲將之稱為“高明現象”,認為這種現象值得研究和深思,認為高明正處於大跨越大發展時期,蘊藏著很多文學創作素材,希望更多的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實際,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為建設文藝高明、文學高明出一把力。
談到對農村生活的喜愛,譚世榮講過一個故事:在西安公社任團委副書記的時候,有一次團省委的領導來視察工作,走進村子到處找譚世榮卻找不到。後來,譚世榮總算是一腳泥巴地從坑底(山溝底)爬上來,還天真地笑。領導問他為什麼這么開心?譚世榮指著坑底說:“牛行坑底,兩邊都有得食!”原來,村里那隻最強壯的牛不見了,他急忙爬下山溝底去找,看到山溝底長滿了嫩草,心愛的牛在坑底吃草吃得正歡,兩邊擺頭都有得食,於是他也放心了。

譚世榮 - 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譚真人傳》、《蒼茫大地》、《五味人生》、《蟠龍演義》、《大河這邊》,紀實文學集《高明之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