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vijn~a^na-skandha巴利語vin~n~a^n!a-khandha識蘊 很多識蘊聚合在一起,稱為識蘊。依唯識宗說:識可分為八種,稱為心王。前面六種:眼、耳、鼻、舌、身、意是屬於了別的作用,故稱為識。識是依根緣外塵了別外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識蘊
- 外文名:vijn~a^na-skandha
- 釋義:很多識蘊聚合在一起
- 經典依據: 《有明大經》
梵語vijn~a^na-skandha巴利語vin~n~a^n!a-khandha識蘊 很多識蘊聚合在一起,稱為識蘊。依唯識宗說:識可分為八種,稱為心王。前面六種:眼、耳、鼻、舌、身、意是屬於了別的作用,故稱為識。識是依根緣外塵了別外境。
梵語vijn~a^na-skandha巴利語vin~n~a^n!a-khandha識蘊 很多識蘊聚合在一起,稱為識蘊。依唯識宗說:識可分為八種,稱為心王。前面六種:眼、耳、鼻、舌...
《識蘊真義》是2005年正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平實導師。...... 《識蘊真義》是2005年正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平實導師。作者 平實導師 ISBN ...
佛學術語,如識蘊建立有三種中說。...... 二解 集論一卷十二頁雲:云何建立識蘊?謂心意識差別。何等為心?謂蘊界處習氣所熏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亦名異熟識。亦...
《識蘊真義自序》是蕭平實居士於2003年創作的一篇議論文體的序言,依玄奘及窺基大師《成唯識論、唯識述記》闡述佛法八識正義,並略顯安慧論師《大乘廣五蘊論》之...
五取蘊苦,佛教術語,又作五盛陰苦、五陰熾盛苦,是佛教認為的八苦之一。...... 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取及蘊二字是煩惱、苦的異名。...
指由煩惱而生,或生煩惱的有漏五蘊。所謂五蘊通於有漏、無漏,囊括有為法的全部。而‘取’是煩惱的異名,故由取而生,或生取的五蘊(即五取蘊)不攝無漏有為...
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在五蘊中,除了第一個色蘊是屬物質性的事物現象之外,其餘四蘊都屬五蘊里的精神現象。五蘊理論。五蘊實際上是...
一觸即發的仇恨,故事中個性鮮明地描述了各式人物,玩世不恭的王欽若,正直剛毅的寇準,單純善良的孟婷語,瘋狂殘暴的趙元佐,隱忍內斂的趙元僖,任性直率的郭識蘊。...
阿賴耶識(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譯ālaya-vijñāna),又譯為阿梨耶識。阿賴耶在梵文中的原意為:藏,能藏、集藏,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
2,很多人可以接受女主壞,女主腹黑,卻心底還是善良的,孟千月是這樣的人,她聰明倔強,有自己的小驕傲,看到男主和郭識蘊在一起,果斷離開,她最大的缺點是從小沒...
五蘊名目 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本論首列五蘊名目︰(1)色蘊,(2)受蘊,(3)想蘊,(4)行蘊,(5)識蘊。其次由於小乘薩婆多部將五位七十五法中的有...
膚青藍,右手結鎮地印,左手結根本定印,代表清淨人的嗔恨之毒,將識蘊轉為大圓鏡智。 大日如來左邊即為南方寶生如來(Ratnasambhava),又稱寶生佛,膚金黃,右手...
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也。三德者。法身。般若。解脫也。法身即真如之理。般若即會真之智。解脫即自在之用。此之三德。皆由轉五蘊而成也。五蘊者。蘊乃積聚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