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組合管理理論

證券組合管理理論

證券組合管理理論最早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哈里馬柯威茨於1952年系統提出。在此之前,偶爾也有人曾在論文中提出過組合的概念。在此之前,偶爾也有人曾在論文中提出過作何的概念,但經濟學家和投資管理者一般僅致力於對個別投資對象的研究和管理。自此以後,經濟學家們一直在利用數量化方法不斷豐富和完善組合管理的理論和實際投資管理方法,並使之成為投資學中的主流理論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證券組合管理理論
  • 外文名:Portfolio management theory
  • 特點:投資的分散性、收益的匹配性
  • 步驟:確定證券投資政策
意義特點,方法步驟,

意義特點

證券組合管理的意義在於採用適當的方法選擇多種證券作為投資對象,以達到在保證預定收益的前提下使投資風險最小或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使投資收益最大化的目標,避免投資過程的隨意性。
證券組合管理特點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1、投資的分散性。證券組合理論認為,證券組合的風險隨著組合所包含證券數量的增加而降低,只要證券收益之間不是完全正相關,分散化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非系統風險,使證券組合的投資風險趨於市場平均風險水平。因此,組合管理強調構成組合的證券應多元化。
2、風險與收益的匹配性。證券組合理論認為,投資收益是對承擔風險的補償。承擔風險越大,收益越高。承擔風險越小,收益越低。因此,組合管理強調投資的收益目標應與風險的承受能力相適應。

方法步驟

(1)證券組合管理的方法
根據組合管理者對市場效率的不同看法,其採用的管理方法可大致分為被動管理和主動管理兩種類型。所謂被動管理方法,指長期穩定持有模擬市場指數的證券組合以獲得市場平均收益的管理方法。採用此種方法的管理者認為,證券市場是有效率的市場,凡是能夠影響證券價格的信息均已在當前證券價格中得到反映。也就是說,證券價格的未來變化時無法估計的,以致任何企圖預測市場行情或挖掘定價錯誤證券,並藉此頻繁調整持有證券的行為無助於提高期望收益,而只會浪費大量的經紀佣金和精力。因此,他們堅持買入並長期持有的投資策略。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無視投資風險而隨便選擇某系證券進行長期投資。恰恰相反,正是由於承認存在投資風險並認為組合投資能夠有效降低公司的個別風險,所以他們通常購買分散化程度較高的投資組合,如市場指數基金或類似的證券組合。
所謂主動管理方法,指經常預測市場行情或尋找定價錯誤證券,並藉此頻繁調整證券組合以獲得儘可能高的收益的管理方法。採用此種方法的管理者認為,市場不總是有效的,加工和分析某些信息可以預測市場行情趨勢和發現定價過高或過低的證券,進而對買賣證券的時機和種類作出選擇,以實現儘可能高的收益。
(2)證券組合管理的基本步驟
組合管理的目標是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也就是使組合的風險和收益特徵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最大滿足。
1、確定證券投資政策。
2、進行證券投資分析。
3、構建證券投資組合。
4、投資組合修正。
5、投資組合業績評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