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元坑鎮最大的行政村,總面積63000畝,農戶719戶,人口2700人,轄15個村民小組,7個自然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謨武村
- 隸屬:元坑鎮
- 占地面積:63000畝
- 人口:2700人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謨武村】
順昌縣不少歷史名人出自謨武,留下諸多史跡史事。1933年,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曾進駐謨武,留有遺址跡。
謨武文苑初建於1986年春,幾經擴建,現有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其特點是:
古代文化集萃文苑設有立雪堂、二賢堂、立雪亭、晦翁書齋和廖剛文化研究會。並展示朱熹、游酢、楊時、廖剛、廖德明等古代先賢的道德思想和治學風範。文苑文物室陳列著石器時代以及宋元明清以來的各種文物,其中有游酢廟鐵鑄鐘、朱子祠碑、明代木雕龍舟頭、清代護林碑及五位歷史名人的家傳族譜。
現代文明創新,文苑樹有四榜:成才榜、好樣榜、能人榜、功德榜。以此四榜教育激勵村民,形式了“尊師重教、崇尚科學、熱愛家鄉、求實創新、開拓進取”的文明新風。
思親廬里22個版面,近200幅照片及當年插隊知青生活、生產中所用過的工具等,記載著69年風華正茂的榕城青年懷著滿腔的熱情,上山下鄉到謨武農村這廣闊天地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與農民結成了深厚的情誼的情景。憶往昔,當年的“再教育”歷歷在目,如今第二故鄉尋夢,成為他們一生難解的情結,謨武的建設與發展,成為他們關注的熱點。
文苑編輯室存有《謨武村卷》、《謨武村卷續集》、《高峰文集》,分別問世於1990年10月、1993年8月和1999年11月,“開全省民間文學集成村卷之先河”。
活動多姿多彩文苑設有六室、兩展、兩校、一亭、一園等文娛、休閒場所,每日開放,為村民服務。
每年元宵節開展“桃枝喝彩”活動,燒火堆、講故事、猜謎語、打山歌、唱小調;每年端午節開展龍舟競渡活動,兩艘大龍舟在彩船指引下,在鑼鼓聲與兩岸吹呼聲中,你追我趕,異常激烈;每年春節開展舞龍燈活動,10O多人的龍燈隊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挨家挨戶給村民拜年,並且到元坑、進順昌、上高塘,祥龍飛舞,賀喜迎春。
1996年文苑被南平市委、市政府定為“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基地”,2001年文苑被福建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授予全省文化工作先進單位稱號。“程門立雪”謨武歷史上曾有過輝煌的商業繁榮史。由於水運發達,明朝之前,謨武是閩西北的物資集散地之一,全村有三街十三里坊,二百餘家商店,而人口最多時達三萬餘。《順昌邑志》里載:順昌有四街,謨武為四街之一,當時的謨武筍行、紙行、茶行、織布行林立。織布的繁榮景象,甚至可以抗衡江南一帶遠銷而來的貨品……
今年三十多歲的小游,至今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童年時代的夏天,在村口的金溪里戲水的情景。“聽老人家說,古時的謨武,十三里坊的青石板街道全部通過碼頭直插到金溪里,在我童年時,還有四個保存完好的古碼頭,全部是光滑的大石壘成,現在想來,當時的古碼頭在黃昏下,有說不出的古典美感!”
古時謨武經濟的發達必然促進文風的鼎盛。宋時期,以“程門立雪”而聞名全國的兩位宋代理學家楊時、游酢,曾因為在謨武村長期講學與生活過,至今仍是這個古村的文化偶像。經濟繁榮後,文化傳承下來了,而且由於聚集了眾多的文人,謨武村甚至從南宋以來,成為一些閩北大儒或名臣的最後居地。如今,村中主要姓氏楊、游、廖、葉皆為宋、明大儒或名臣後裔。楊、游二姓分別為宋代理學大師楊時、游酢之後;廖姓為剛正不阿,不與蔡京、秦檜之流合污的宋朝名儒廖剛之後;葉姓則為明代清廉之官葉宗遠之後。
“程門立雪”的尊師典故發生在洛陽,卻在東南一隅的謨武成為一種延伸的力量,成為流淌在這個小村千年的文化血液,並招引著這個村子裡的一代又一代的學子通過詩書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今,為紀念曾在這裡講學與生活過的游酢,謨武村每年舉行“祭游酢公”民俗文化活動。活動按古禮儀分為春秋二祭,春祭在農曆正月十四舉行,秋祭在農曆九月二十八舉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4.00畝(其中:水田146.00畝,旱地58.00畝),人均耕地1.17畝,主要種植糧食、蠶桑等作物;擁有林地130.00畝;水面面積2.00畝,其中養殖面積2.00畝;其他面積137.9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8.0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00萬元,占總收入的 10.18 %;畜牧業收入19.00萬元,占總收入的 17.5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3頭,肉牛20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 0.93%;第二、三產業收入72.00萬元,占總收入的 66.62 %;。農民人均純收入1,954.00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畜牧業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5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14.4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生豬、蠶桑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5戶,共鄉村人口177人,其中男性87人,女性90人。其中農業人口175人,勞動力9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白族、納西族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70人、白族5人、納西族2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5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100 %。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三合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義朋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3.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人,其中小學生13人,中學生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6.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轄15個村民小組,7個自然村。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由於經濟落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農田水利建設和土地治理難以開展,機械化程度低,農業抗風險能力弱,農業效益低下;
2、由於與麗江古城區七河鄉用水矛盾突出,稍有不慎就導致雙方衝突,為社會穩定埋下不和諧因素;
3、基層組織建設薄弱,農村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藉助我村區位優勢,依託傳統磚瓦燒制,正確引導、安全生產、合法開採、規模化經營,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2、抓好支柱產業的培植,大力發展畜禽養殖業,擴大生豬養殖規模, 爭取五年內生豬養殖達1000頭以上;
3、大力發展栽桑養蠶技術,積極發展蠶桑業,把可利用之地全部發展成蠶桑,來增加農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