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成就
幼遵家教習字習詩,習字始學顏柳,繼學篆隸,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廣涉魏晉漢碑及印章鳥蟲篆等異體字,融隸篆行草於一格。書法象雋形美,恣肆奇崛,草篆、鳥蟲篆尤多變化。劉海粟大師評謝雲書法:“奇而不奇,不奇而奇,放逸可觀。”書法作品最先入選第二屆全國書法展,一九八九年一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謝雲書法展”,一九八九年、一九九三年先後與日本京都書畫院長能村直外、著名書法家近藤攝男先生在京都、大阪舉辦書法展。
2001年獲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藝術特別貢獻獎。2007年1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謝雲捐贈書法作品68幅,同年,捐贈母校浙江平陽中學書法作品108幅,平陽中學設“謝雲書法作品藝術室”。2010年8月獲上海世博會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公益主題活動組委會中國國粹文化卓越成就獎。2011年12月29日至2012年2月28日國家博物館舉辦《謝雲捐贈書法作品展》。2015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二次收藏謝雲捐贈書畫作品81幅,並在2016年1月15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行“謝雲書畫藝術展”。
作品欣賞
藝術年表
1954年7月—1958年中央文化部幻燈公司編輯部、人民美術出版社幻燈編輯室編輯、編輯副科長;
1980年1月—1990年曆任廣西人民出版社美編室主任、副社長、黨組書記,中共廣西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廣西出版總社社長、廣西新聞出版局局長、廣西書畫院院長,開拓發展廣西出版工作從一個人民出版社發展為廣西教育出版社、廣西科技出版社、廣西接力(少兒)出版社、廣西美術出版社,將灕江出版社從副牌轉為正牌,從南寧遷桂林辦社,建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受任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理事、常務理事;
1982年5月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
1985年書法作品參加全國二屆書法展;參加第一屆北京現代書法展
1986年劉海粟大師題字評論謝雲書法:“謝雲弟此作奇而不奇,不奇而奇,放逸可觀”,並贈詩一首;
1987年參加中國出版代表團訪問北歐芬蘭、瑞典、挪威、丹麥等國出版協會;1987年在北京遠望樓、1988年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見劉海粟大師,大師作長篇學術談話,談話稿摘要刊《人民日報》(1989年2月1日);
1988年7月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榮譽稱號;灕江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謝雲第一部書法著作《謝雲書法作品集》,洪禹平先生作序;
1989年9月於中國美術館舉辦“謝雲書法展”;作行書《清如瘦竹》,收入中國美術館編《中國美術年鑑》;8月以廣西書畫院、廣西新聞出版局名義,率廣西代表團出席日本《朝日新聞》社於東京舉辦“名家畫桂林”畫展;8月在日本京都美術館與京都書畫院理事長田能村直外先生聯合舉辦書畫展,日本贊交社出版《謝雲書法集》;
1990年於桂林策劃主辦“桂林新書法大展”;卸任廣西新聞出版局局長;
1991—2000年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主持工作兼秘書長、法人代表);
1991年為人民美術出版社主編《當代名家畫譜(全14集)》;11月出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三屆代表大會,當選為常務理事,並選為秘書長;
1992年《新華文摘》(第10期)刊載謝雲長詩《筆潮》第一章;
1993年9月任中國書協代表團團長出席日本武生市中日書法交流展;在日本大阪與日本著名書法家近藤攝南先生聯合舉辦書法展並講學,講學題為《中國書法的現代追求》,載《中國書法》(1994年第1期)、《人民日報》(1994年6月16日);1993年著《線裝書的現代需求》一文,刊《人民日報》9月21日;
1994年6月創建線裝書局,任總經理、總編輯;11月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代表團副團長赴日本沖繩縣書法協會、東京全日本書道聯盟交流書藝;
1995年嘗試用墨、油彩在油布、油紙上創作書法作品,作品有《鳳》、《戰》、《羔》、《騎》、《幽》等,載入1997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謝雲書法》集,後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1996年3月赴香港藝術館講學;被選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刻字研究會主任;6月任中國刻字代表團團長赴新加坡出席國際刻字展;12月出席中國文聯第六屆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
作《馬拉多納星》篆書作品,由北京市足協秘書長張衡先生贈於馬拉多納先生收藏;答《瞭望》記者問,題名《若即若離》,刊廣西美術出版社《中國“現代派”書法十年》書集;1996年編印線裝本《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全850卷,任責任編輯,並任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線裝書局出版;12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謝雲書法》,林散之先生作封面題簽,洪禹平先生作序;作《古文字的夢》,刊《光明日報》(1997年2月22日);
1997年7月出席巴西里約熱內盧中國書法展;策劃主編木牘本老子《道德經》書卷,歐陽中石先生書寫,線裝書局出版;編輯線裝本《毛澤東詩詞集》、《毛澤東詩詞手跡》,線裝書局出版;
1998年編輯線裝本《毛澤東選集》全四卷,線裝書局出版;11月率中國刻字代表團出席在浙江溫州市舉辦的中、日、新、韓國際刻字展;12月參加中國書法代表團赴法國巴黎出席“巴黎中國現代書法大展”,作《巴黎書路行》刊《人民日報(海外版)》(1999年4月24日);
1999年3月出席中國文聯第六屆四次全委員,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作《中國書法事業發展與繁榮》的專題發言;5月答《中國書法學報》記者問,題為《先文而後墨》,刊《中國藝術報》(1999年6月4日);7月參加中國文聯“三講”學習,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黨組第一責任人;
2000年11月第四屆中國書法家協會換屆,卸任秘書長一職,此前卸任黨組副書記。換屆後,被聘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2001年獲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藝術特別貢獻獎;1月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謝雲文集《燈前餘墨》,劉海粟先生作序;
2002年9月線裝書局出版線裝本《謝雲篆書》;
2003年為桂林中華金石園碑林作序;
2004年4月參加紹興蘭亭書會,作《蘭亭吟》詩12首;
2005年11月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屆換屆,續聘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2006年 6月《十方》雜誌專文刊載魏立剛、聞正的訪談《我的書法道路及遐想》,並書畫作品23幅;6月,榮寶齋出版社出版謝雲70歲後書法選集《墨花禮讚》,聶震寧先生作序;10月謝雲主編、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線裝影印本編輯出版紀實》;
2007 年1月捐贈中國國家博物館謝雲書法作品68幅;捐贈母校平陽中學書法作品108幅,華夏翰林出版社出版書法集,平陽中學設“謝雲書法藝術室”,並印製謝雲影像紀念郵票一枚;謝雲中國畫五幅參加北京當代中國書畫研究會於國家畫院舉辦之畫展,是為謝雲第一次展示畫作;
2008年為《蒼南歷史人物》一書作《我的父親謝承權》一文;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大典》出版《謝雲卷》,內收謝雲書法作品33幅,《中國書法》(2009年1月)刊載著名作家、原中國文聯秘書長孟偉哉先生《“地角山阿獨奏弦”—記詩人、書法家謝雲》一文;
2009年 5月為蒼南籍美術書法家作品北京展作序《蒼南書畫,一方勝境》;6月《詩刊》載劉德吾、木馬訪談謝雲《墨韻天然恰如詩》一文,並刊劉德吾贈謝雲詩五首;9月線裝書局出版《謝雲八十書畫》,柯文輝先生作序,書集第一次發表謝雲中國畫作品35幅;為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楊炳延先生書法作品作序,題《炳延的書路人生》;
2010年12期《中國書法》轉載;2月線裝書局出版蒼南詩人劉德吾先生贈謝雲詩專集《返回之夢》;
3月中國文聯晚霞文庫編、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謝雲舊體詩集線裝本《筆潮吟》;7月《中國書法》載黃君《詩性的筆墨—謝雲八十書畫談》一文;8月獲上海世博會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公益主題活動組委會中國國粹文化卓越成就獎;9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劉德吾編《謝雲新詩》;12月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屆換屆,被續聘為顧問;10月《中國書畫》載謝雲書畫作品多幅,並發表長篇評論;
2011年1月《中國書法》刊載謝云為著名書法家王友誼線裝本篆書《四書全集》所作總序;1月中國今日美術館出版社出版《謝雲書法集》,崔自默先生作序;1月北京《21·名家》刊載謝雲書畫作品20幅並《筆潮》長詩;3月為著名作家莫言題簽“莫言書跡”;5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謝雲捐贈國家博物館書法作品集》,並收錄《謝雲書法斷想》、《謝雲〈筆潮吟〉》、《謝雲新詩》(摘錄),線裝本印製;
5月15日、16日邀油畫大家聞立鵬先生、清華大學美術史教授王乃壯先生、作家柯文輝先生蒞舍鑒評謝雲於油畫布上創作的中國畫《長城稽首》22幅;6月謝雲草篆《酒》字一幅參加德國威斯巴登國際當代書法展,為歐洲收藏家購買;7月為河北省霸州市詩人顧國強設定詩書藝術館提供謝雲《筆潮吟》及《蘭亭吟》詩書作品刻石留存;《書畫世界》(總第146期)載秦金根《香生少年八十書—謝雲老的人生和書法藝術摭談》一文,並刊載多幅書畫作品;12月29日至2012年2月28日國家博物館舉辦《謝雲捐贈書法作品展(全68幅)》;12月30日中國書協、國家博物館舉辦謝雲書法研討會,出版專刊;
2012年5月以鳥蟲篆書為蒼南玉騰莊園題匾並題門聯:乾坤盛世當歌對酒,家國莊園益壽豐年;6月書鳥蟲篆千字文計78平尺;8月贈與美國大都會圖書館、德國柏林圖書館《謝雲書畫藝術》各一冊;9月應邀參加沈鵬、劉征先生主辦之《快哉雅集·詩詞自由談》,宣讀我的一章《筆潮》詩稿;9月中國書協《中國書法》雜誌刊載《大家風采——謝雲》專欄文章四篇,謝雲書法作品四幅,並有相關資料;9月西苑出版社出版《謝雲鳥蟲篆書法藝術》集,閻曉宏作序,秦金根題跋;10月溫州市外宣辦、溫州日報主編、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溫州籍傳媒人物譜》載文:《謝雲與廣西新聞出版線裝書局》;10月謝雲捐獻家鄉浙江蒼南縣博物館書畫作品十六幅、自署對聯刻制文牌一堆,數學家姜立夫先生為謝雲祖母七十壽題匾《春暉長在》複製木匾一件;10月《人民文學》詩書十二家專欄刊載謝雲自作詩書法作品七幅;12月2日西苑出版社假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召開《謝雲鳥蟲篆書法藝術》集首發新聞發布會並謝雲簽名售書;12月《詩刊》詩畫軒專欄刊載謝雲紀念劉德吾詩一首、書法和畫各一幅;12月廣西書畫院建院三十周年謝雲捐贈書法作品十二幅,謝雲曾任廣西書畫院第二任院長;
2013年第二次向國家博物館捐贈作品十餘幅;“東方紅·中國夢”2013美術作品邀請展;“中日代表書法家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2014年“臻·妙”謝雲、蘇士澍、楊再春書法聯展;元月第二次捐贈中國國家博物館現代書法作品10幅;
2015年5月謝雲書畫作品展在浙江省蒼南縣博物館開幕,並將50多幅作品捐獻給家鄉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謝雲捐贈書法作品81幅;
2016年1月15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行“謝雲書畫藝術展”;
藝術評論
書法創作:思慮通審變為用
柯文輝
謝雲少時隨父習書,臨顏、柳二家,父親要求孩子寫得正而不板,杜絕館閣媚氣。中年後廣臨隸、篆,在甲骨、金文、漢碑上下過苦功夫,存朴去華,不襲其貌。他說:“殷的文字,遠古的夢。多么遙遠又那么親近。”(謝雲《筆潮》)“生命微微地睜開眼睛,那眼前是多彩的虹。”(謝雲《古文字的夢》)詩的語言背後是沉思、汗雨,點燃起希望的金焰,探幽索隱,揮毫篩選。又回到螺旋上升後新的零點,再邁步苦旅。不斷求“變”,在多變中積澱個性的頑強,夢繞當代人風采的新境,流射出中華書藝之新光華。
我留心觀看謝雲書作,只要比較一下若干字的靈動與即興效果,跟昔年相對規整之作的差異,一目了然。他寫一兩個字,在布局運筆上,大都謀篇深慮,達意方罷。很少一揮而就。他從不拘泥古法,只信守方向對頭的“變通”。把自己放到書法長河裡思量,游心無垠,觀往察來,味究微玄。謝雲作書多變的核心是“道”——在揮毫中精神狀態的自在與忘我。“非道非極,自名自我”(清龔自珍)謝雲又善以詩度書。書家可以不是詩人,但生活與作品不可無詩味。悟得此點,動力便源源而生。風格是一條河流,水在更新。河水改道,貴乎天成。變中有不變,是性格加環境,機遇凝成的命運使之然。這“命運”無宿命唯心之意。
謝雲向古人書作學習,俯視仰觀,是幸福。童心出竅,天真爛漫處,以不經營為經營,脫掉借來的前賢衣冠,嚮往無態具眾美妙境,盡力躲開求態失態的泥坑。
畫意的介入是謝雲“變通”的又用。書畫同源,方塊字1500年來無大變,發展到極致。返書為畫,返祖實驗,少數人為之,是一條險道。群起而趨之便是災難。把字還原為畫是行不通的。但用畫的筆法與意境來豐富書法,謝雲的求索很有意義。他不是再現物象,在布白、結體、造型上求有畫意而不用繪畫手段,掌握主動,不走過頭(過猶不及),一到危崖即煞車。在乾濕、濃淡、粗細、枯潤,行氣貫通,斜不失正。從讀畫中得意忘形,為東方審美重要特徵之一。謝雲對此三致意,去喧囂,入沉靜,風流韻發,寫字即寫人生修養,青燈映照苦心人。
在法度中灑脫,以行草為主幹(或稱筆格),打通諸體間的隔牆,篆情隸味滲入點畫。如有關篆書和駱公的幾首詩——行書之作均可見端倪。
最堪注目的是,謝雲在畫布上用丙烯顏料寫字,平面之揮,筆、力、韻、鋒、色渾然變通相融,點畫間真氣流衍,“眾妙攸歸,務存骨氣”(唐孫過庭),造型不與人同。真是書法創作“變新”之作,也對證了孫過庭書論的“思慮通審”之為用。中國書法的工具材料,除常見書寫於宣紙,刻骨、鑄銅、書帛、寫竹木簡,都是書法的造體。謝雲獨創試油布、油彩材料的新效果,有助於打開視野。(謝雲捐贈中國國家博物館作品有20幅寫於油布、油紙上。)
經過半個世紀的摸索,謝雲悟得不斷更新和藝外求藝,是東方文化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傳統。書家創作過程的勞動喜悅,即藝術對藝術家最豐厚的報答。他從不敢以學者自居,每對中青年論書,必以書家首先是學者相勉。沉思時如痴,揮毫時若狂,逐漸積累篩選出自己的面目。剛剛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謝雲書法》,是奉獻給讀者的新成果——心血凝成的蟠桃,也顯示謝雲的書法發展是乍入中年(雖然他已將近古稀之年),處於積累力量時期。工作、讀書、臨池,書內書外的藝術準備、推進,決定下一“象”飛躍的成果。澄懷味象,可塑性顯而易見。短文代酒,灑於鞍前:“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