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法

謝長法

謝長法,1965年11月生,河南新鄉人。1983—1987年在河南大學教育系讀本科,1992—1995年在華東師範大學教科所師從張惠芬教授讀碩士研究生,1995—1998年在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師從田正平教授讀博士研究生,先後獲教育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8年7月至2007年2月在河北大學教育學院任教,期間於1999年被評定為副教授,2000年起擔任教育史專業碩士生導師,2002年被評定為教授,2005年7月始任教育史專業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教育史專業中國近現代教育史方向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職業教育史、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想史、中國近現代留學教育史及中國古代社會教化史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長法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新鄉
  • 出生日期:1965年11月
  • 職業:導師、教授
  • 畢業院校:華東師範大學教科所
  • 代表作品:《借鑑與融合:留美學生抗戰前教育活動研究》、《中外教育比較史綱》
  • 性別:男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主要科研成果,科研獲獎,主研課題,社會兼職,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謝長法長期從事中國教育史的教學與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留學教育史,中國近代職業教育史和古代社會教化史。出版有專著《借鑑與融合:留美學生抗戰前教育活動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主編《簡明中外教育史教程》(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參加撰寫《中外教育比較史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中外教育交流史》(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中國社會教化的傳統與變革》(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等多部著作;在《近代史研究》、《史學集刊》、《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台北)、《歷史月刊》(台北)、《孔孟月刊》(台北)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50篇;現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課題:“中國職業教育的近現代化發展”,主編《中國教育專題史叢書》(九本)。
謝長法

主要科研成果

一、學術著作:
(一)專著
1、《借鑑與融合:留美學生抗戰前教育活動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中國留學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
3、《中國職業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版。
4、《黃炎培畫傳》,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版。
(二)主編
1、《簡明中外教育史教程》,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中國中學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版。
3、“中國教育史專題研究叢書”(含九部著作),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至2011年版。
4、《中國教育史》,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三)參撰
1、《中外教育比較史綱》(近代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版。
2、《中外教育交流史》,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中國社會教化的傳統與變革》,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4、《中國古代教化史》(統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版。
二、學術論文:
(一)中國近現代職業教育研究
1、《清末的女子職業學校》,《教育與職業》96年第10期。
2、《民國初年女子職業學校的發展》,《教育與職業》98年第3期。
3、《清末農業科技的引進》,《瓊州大學學報》98年第3期。
4、《晚清女子教育與女子職業的發展》,《教育與職業》2000年第7期。
5、《實業教育的傳入及其在中國的萌芽》,《教育與職業》2001年第10期。
6、《晚清實業教育的發展》,《教育與職業》2001年第12期。
7、《民國初期的職業指導》,《職業技術教育》2001年第28期。
8、《實業教育的改革與職業教育的興起》,《教育與職業》2002年第2期。
9、《抗戰前的職業教育》,《教育與職業》2002年第4期。
10、《中華職業教育社與近代中國的職業教育》,《教育與職業》2002年第5期。
11、《抗戰時期與戰後職業教育的演進》,《教育與職業》2002年第7期。
12、《近代中國職業指導的歷史進程》,《教育與職業》2002年第10期。
13、《江蘇省教育會與近代中國職業教育》,《教育與職業》2008年第12期。
14、《孟祿的來華教育調查與近代中國職業教育》,《職業技術教育》2008年第28期。
15、《穆藕初與職業教育》,《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年第32期。
16、《<教育世界>與晚清實業教育》,《職教論壇》2009年4月(上)旬刊。
17、《蔣維喬與職業教育》,《職教論壇》2009年7月(上)旬刊。
18、《黃炎培的教育考察與職業教育在中國的萌生》,《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11期。
19、《中華職業教育社與職業指導的近代化》,《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27期。
20、《舒新城與職業教育》,《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第10期
21、《顧樹森與職業教育》,《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第19期。
22、《民國初期的女子職業學校述論》,《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第25期。
23、《“新政”時期的女子職業學校述論》,《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24、《職業教育的淵源:實業教育的引入與倡導》,《職業技術教育》2010年第9期。
25、《抗戰後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技術教育》2010年第16期。
26、《郭秉文與職業教育》,《職教論壇》2010年第25期。
27、《職業指導在近代中國的引入》,《職業技術教育》2011年第4期。
28、《民國時期職業指導理論著作考述》,《職教論壇》2011年第7期。
29、《中華職業教育社的早期職業教育理論探討》,《教育與職業》2011年第11期。
30、《基督教青年會與職業指導的推展》(第二作者),《教育學術月刊》2013年第8期。
31、《抗戰時期高校就業政策及其管理》,《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
32、《民國時期的中國職業教育史研究》,《職教論壇》2014年第16期。
33、《近代中國職業補習教育研究述評》(第二作者),《職教論壇》2014年第34期。
(二)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想研究
1、《唐才常的維新教育思想與實踐》,《教育史研究》93年第3期。
2、《陳子褒的教育觀簡述》,《教育評論》94年第4期。
3、《楊杏佛的實業改造活動與實業教育思想》,《教育與職業》99年第7期。
4、《任鴻雋的實業教育思想》,《教育與職業》99年第8期。
5、《清末教育改革家羅振玉》,《歷史月刊》(台北)99年第12期。
6、《蔣夢麟的職業教育思想》,《教育與職業》2000年第8期。
7、《莊澤宣的職業教育思想與實踐》,《教育與職業》2001年第8期。
8、《廖世承的職業教育思想與實踐》,《教育與職業》2003年第5期。
9、《廖世承的職業指導思想》,《職業技術教育》,2003年第25期。
10、《羅振玉:晚清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河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第4期。
11、《王艮的教育思想》,《孔孟月刊》(台北)第42卷第12期(2004年8月)。
12、《試析黃炎培與蔡元培的生死道義之交》,《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7年第1期。
13、《余家菊的師範教育思想》,《河北師大學報》(教科版)2007年第5期。
14、《任鴻雋:中國近代科學和教育事業的推進者》,《教育與職業》2008年第19期。
15、《蔣維喬: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弄潮兒》,《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13期。
16、《顧毓琇:一位科學巨擘的教育追求》,《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19期。
17、《黃炎培與民初實用主義教育思潮》,《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23期。
18、《劉湛恩與近代職業指導運動》,《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第16期。
19、《莊澤宣與近代職業指導運動》,《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第28期。
20、《任鴻雋的高等教育思想與實踐》,《現代大學教育》2009年第4期。
21、《劉湛恩的職業指導思想》,《職教論壇》2010年1月(上)旬刊。
22、《黃炎培與穆藕初——中國近代教育家和實業家攜手合作奮鬥的典範》,《職業技術教育》2010年第28期。
23、《潘文安的職業指導思想》,《職業技術教育》2011年第7期。
24、《舒新城與近代中國教育史研究》,《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年第4期。
25、《民國職教知識分子的救國理想及歷史境遇》(第二作者),《廣西社會科學》2013年第9期。
26、《何清儒的職業補習教育理論探析》(第二作者),《職業技術教育》2013年第25期。
27、《陳選善職業指導思想探析》(第二作者),《職業技術教育》2014年第4期。
28、《楊衛玉的女子職業教育思想》(第二作者),《職教論壇》2014年第25期。
(三)中國近現代留學教育研究
1、《清末女子留日與師範教育》,《高等師範教育研究》94年第2期。
2、《清末的留日女學生》,《近代史研究》95年第2期。
3、《清末留日運動中的師範留學潮》,《教育史研究》95年第3期
4、《清末的留日女學生及其活動與影響》,《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台北)第4期(96年8月)
5、《晚清的實業留學潮》,《教育與職業》2000年第6期。
6、《留美學生與孟祿的中國教育調查》,《河北師大學報》(教科版)2000年第2期。
7、《留美學生與近代西方自然科學在中國的傳播》,《徐州師大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1期。
8、《留美學生與杜威來華》,《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3期。
9、《民國時期的留學生與高等教育近代化》,《河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4期。
10、《民國初期的留美女學生》,收入《近代中國留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06年3月。
11、《留美學生顧毓琇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徐州師大學報》(哲社版)2009年第6期。
(四)中國古代社會教化研究
1、《祠堂及其社會教化》,《孔孟月刊》(台北)34卷第11期(96年7月)。
2、《清代中前期的尊孔崇儒策略》,《孔孟月刊》(台北)34卷第12期(96年8月)
3、《鄉約及其社會教化》,《史學集刊》96年第3期。
4、《清代地方官學與社會教化》,《孔孟月刊》(台北)35卷第6期(97年2月)
5、《明清時期族譜的教化功能芻議》,《湖南師大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第2期。
6、《孟子的教化思想》,《孔孟月刊》(台北)第43卷第7、8期(2005年4月)。
7、《朱元璋以儒治國的策略》,《孔孟月刊》(台北)第44卷第9、10期(2006年6月)。
8、《宋元時期書院的教化功能芻議》,《山西師大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1期。
9、《魏晉時期的親職教育與社會教化》,《河北師大學報》(教科版)2009年第9期。
10、《隋唐時期的社會教化政策》,《孔孟月刊》(台北)49卷第9、10期(2011年6月)
(五)中國學校教育制度變遷研究
1、《清末學制近代化的歷程》,《教育史研究》97年第1期。
2、《中國近代普通中學職業科施設的歷史考察》,《教育與職業》2000年第10期。
3、《清末民國中學的發展及其師資培養》,《焦作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2001年第2期。
4、《“五四”時期的中學“男女同學”述論》,《衡水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5、《中國大學男女同校之始考論》(第二作者),《教育學報》2013年第5期。

科研獲獎

1、《借鑑與融合:留美學生抗戰前教育活動研究》(專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2004年10月獲河北省第九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中國留學教育史》(專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2011年9月獲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3、《中外教育比較史綱》(參撰),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1999年9月獲第二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999年10月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4、《中外教育交流史》(參撰),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2006年獲浙江省第15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和首屆中華優秀讀物獎,2011年9月獲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5、《中國社會教化的傳統與變革》(參撰),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2011年9月獲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6、《中國職業教育史》(專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版;2014年3月獲重慶市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主研課題

1、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課題:“中國職業教育的近代化發展”,2002年6月立項,(批准號:FAB011018)。
2、主持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20世紀初河北教育交流史研究”,2004年6月立項,(批准號:200401009)。
3、主持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高等院校重點課題:《近代中國教育家的職業指導思想研究》,2008年10月立項,(批准號:2008-GJ-062)
4、主持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後期資助項目:《黃炎培教育編年事輯》,2011年5月立項,(批准號:2011HQZZ17)
5、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百年中國職業指導發展研究》,2011年9月立項,(批准號:11YJA880120)
6、參與國家教委“八五”人文、社會科學課題:《中國古代教化史》。
7、參與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中國教育交流史研究》。
8、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社會教化的傳統與變革》。

社會兼職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史學科組成員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理事
中國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研究會理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