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逢

謝逢, 字英惠,乳名謝拴慈,又名謝遇如,1922年8月生,靈寶市大王鎮後地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逢
  • 出生地:靈寶市大王鎮後地村
  • 出生日期:1922年8月
  • 字號: 字英惠
  • 性別:男
個人簡介,人物經歷,

個人簡介

謝逢家庭清貧,僅有祖上留下的4畝棗園,同時又租種了別人2畝薄田,一家老小6口人全靠父親謝財耕作和母親程蓮榮給人紡織維持生活。謝逢由於家境貧寒,飽受地主惡霸催糧逼租之苦,再加上其妻王文青(抗日戰爭初期靈寶縣較早參加中共組織的女黨員)和二舅父程明升(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詳見“人物簡介”之“程明升”)的影響,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跟著共產黨,中國才能解放,人民才能幸福。

人物經歷

1938年4月,謝逢在靈寶縣簡易鄉村師範上學期間,經楊朗樵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謝逢入黨後,和王文青一道積極參加黨的秘密活動,寫標語、發傳單、送信件、探敵情,件件幹得利落漂亮。尤其是謝逢的演唱表演才能,使觀眾無不折服,有“百靈鳥”之美譽。1939年末和1940年初之交,靈寶縣簡易鄉村師範學校學生在學校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發起了一場“驅韓(效琦)逐劉(法僧)”學潮。在這次學潮中,謝逢奉命和張風山帶領5個同學到縣城各機關投遞“呼籲書”。在學生的強烈要求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下,國民黨靈寶縣當局被迫解除了韓效琦和劉法僧的職務,並將其調離學校。
1941年春,謝逢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省立洛陽師範學校(該校時在盧氏縣)。在校期間,謝逢愛抱打不平,仗義執言,評論時局,引起學校的懷疑。當年暑期,學校以“政治行跡可疑”的藉口,將其開除學籍。此後,謝逢在靈寶縣以國小教員、鎮文化幹事的身份,堅持黨的地下鬥爭活動。
1944年,中共靈寶縣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謝逢利用各方面的社會關係,擔任了國民黨靈寶縣政府社會科的科員。為了給靈寶中華棉花機器打包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增加工資、謀求福利,謝逢組織工人請願、遊行、書寫標語,同資方進行說理鬥爭。其時,謝逢的姑父崔勉之任靈寶縣商會會長,對外甥的舉動極為惱火,派謝逢的弟弟謝旺傳話:“你哥的膽子不小,竟敢鬧到我的頭上,看我怎么收拾他!”謝逢聽後堅定地說:“這就叫公而忘私,大義滅親!”
1947年8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陳賡、謝富治兵團南渡黃河,挺進豫西,靈寶縣第一次獲得解放。9月,中共靈寶縣委建立,任命謝逢為《烽火》報社社長。此時,許多知識分子思想有顧慮,不敢出來工作。謝逢就請其妻王文青當報社譯電員、其弟謝旺當編輯,在謝逢一家的帶動下,不少進步知識分子踴躍報名,被聘請為報社通訊員。
1947年10月末,國民黨胡宗南部隊占據靈寶縣。因為謝逢在當地有一定名氣,國民黨靈寶縣當局將其列入通輯捉拿名單中。為躲開敵人的搜捕,謝逢化裝成農民,於11月前往陝西省潼關縣太要鄉老虎城村,住在同學韓景湖家裡。韓家是地主家庭,謝逢去時,帶去了不少蘋果、大棗和花生。初到時,韓景湖對其招待還比較好,時間一長,韓景湖就變了臉,把謝逢當長工一樣使喚,讓謝逢和長工一塊幹活、吃飯、睡覺。寄人籬下的生活,使謝逢無比想念家鄉、想念親人、想念自己的妻子兒女,但為了革命的利益,謝逢默默忍受著一切痛苦和辛酸。謝逢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人之心靈不能為理智所占時,情感最易衝動,此確為氣餒心灰之先聲。故以對‘情’字應蓋口不提,以免自找煩惱。余之家庭幸福全繫於本身事業的造就,如顧及目前歡樂,則困苦更大,何樂之有?所以應以革命事業為重。不奮鬥,就不能求生存;不受苦,則不能快樂,惟望大事成功而已矣。”
在革命理念的鼓舞下,謝逢利用自己知識多、見識廣、會書法、通樂器的特長,在身邊團結了一大幫窮苦農民和進步青年。村里青年吉廣和景雲想學珠算,謝逢就不厭其煩地予以輔導,同時還教記賬常識。子威老漢有病臥床不起,謝逢就冒著風雪到城中買藥為其治療。村里人幹活累了,謝逢就自造胡琴,為大夥奏樂演唱,驅困解憂。逢年過節,謝逢就為家家戶戶編寫春聯。謝逢編寫的春聯新穎獨特、含義深刻。“戰雲彌天好男兒正當一試身手,瑞雪普降莊稼漢趕快準備春耕”便是其中一例。謝逢平易近人、樂於助人的精神感動了村里人,村里人也把謝逢當作朋友和知心人,推薦其擔任了村國小教師。謝逢感慨地說,“有如此多的人關心我、愛護我,何患計畫不能實現!”謝逢在有了安身之地後,便開始在潼關縣秘密發展游擊隊員,很快就發展到40餘人,並將其命名為陝甘寧邊區潼關游擊隊。1949年4月左右,中國人民解放軍集結渭北準備南下西進。謝逢首先派游擊隊員張夢璽、張秉義深入敵軍前沿陣地偵察情況,並將敵軍的兵力部署情況繪製成圖,然後在2人的護送下渡過渭河,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聯繫。之後,謝逢返回潼關縣,率領游擊隊截斷電線、破壞鐵路、襲擊當地地主武裝,以此策應人民解放軍進軍潼關縣。
同年5月,潼關縣獲得解放,謝逢被任命為第五區(太要)區長。此時,第五區區政府東邊是尚未解放的河南省閿鄉縣,那裡有李志高、狄文彬、鄧厲、王作璋、李勛等反動武裝;南面是還沒有解放的洛南縣,國民黨反動政權和武裝依然存在;西南邊還盤踞著潼關縣郭煥朝的地主殘餘武裝。第五區區政府處在敵人的三面包圍之中。面對嚴峻形勢,謝逢、喬增榮(區委書記)一方面白天、黑夜帶領區武裝力量剿滅殘匪,收繳槍械,動員民眾支援前線,穩定和保衛社會秩序;一方面派亢佛山到閿鄉縣爭取李志高投誠(至少不再騷擾五區),豈料李志高將亢佛山槍殺。與此同時,離五區政府10餘公里遠有個叫潼峪口的村子,那裡住著一支土匪武裝,頭目叫郭煥朝。郭煥朝在強大的軍事和政治攻勢面前,曾派人與第五區政府提出投降條件:一是投降後所部人員不得進行改編,保持原來建制;二是要給本人任命一定的官銜。郭煥朝在所提投降條件被拒絕後,惱羞成怒,懷恨在心,暗地拉攏混入第五區區政府內部的不純分子張六,伺機進行報復。一天夜裡,喬增榮和謝逢等夜宿范家寨,不料張六將這一情況預先密報給郭煥朝。郭煥朝當晚帶領土匪數十名偷襲區政府,喬增榮、謝逢等措手不及,陷入重圍。在突圍無效的情況下,喬增榮、謝逢、羅相林(區文書)3人撤退到半崖上的一孔窯洞中,繼續英勇頑強地反擊敵人,直至戰到彈盡糧絕。為不落入敵手,3人經過商量後,一齊從幾十丈高的崖上跳了下去,壯烈犧牲。後來,當地民眾稱讚喬增榮、謝逢、羅相林為“三勇士”,稱其犧牲的地方為“烈士溝”。謝逢跳崖犧牲時,年僅2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