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宗強

謝宗強

謝宗強,中國科學院神農架生物多樣性定位研究站站長,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生態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專業技術職務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宗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
人物簡介,承擔項目,論著論文,研究工作,科研項目,

人物簡介

性 別 男
民 族 漢族
出生年月 生於1965年1月
籍 貫 內蒙古
行政職務 湖北神農架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站長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研究方向與領域 保護生態學 森林生態學
學習與工作簡歷

承擔項目

1. 2001-2003,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課題:三峽庫區陸生植物物種資源試驗與保護(SX2001-003),主持人。
2. 2001-2004,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課題:瀕危植物生態學(KSCX2-SW-104-04), 主持人。
3. 2000-2005, 國家973項目的專題:銀杉種群的生態和遺傳適應性與種群復壯的有效途徑(G2000046805), 主持人。
4. 2003-2005,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課題:長江上游岷山森林景觀恢復 (CN0860.01-FT04), 主持人。
5. 2004-2005,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項目:陸生植物觀測重點站(專項) (SX2004-011), 主持人。
6. 2002-2007,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課題“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搶救性保護工程”(SX2002-006), 主持人。
7. 2006-2010,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恢復與綜合整治技術開發及套用研究(2006BAC10B01),
主持人。
8. 2007-2009,中國科學院西部行動計畫課題“消落帶植被重建技術與試驗示範”(KZCX2-XB2-07-03)

論著論文

申國珍,謝宗強*,馮朝陽,徐文婷,郭柯,2008,汶川地震對大熊貓棲息地的影響與恢復對策。植物生態學報, 32:1417-1425
於倩,謝宗強*,熊高明,陳志剛,楊敬元,2008,神農架巴山冷杉林群落特徵及其優勢種群結構。生態學報,28:1931-1941
鄒莉,李慶梅,謝宗強,2008,巴山冷杉的種實特性及其種子萌發力。生物多樣性,16:509-515
李傳龍,謝宗強*,趙常明,熊高明,鄒莉,2007,三峽庫區磷化工廠點源污染對陸生植物群落組成和物種多樣性的影響。生物多樣性, 15 (5): 523–532
熊高明, 謝宗強*,賴江山,申國珍,趙常明,2007,三峽水庫島嶼成島前的植被特徵與物種豐富度。生物多樣性,15 (5): 533–541
趙常明,陳偉烈,黃漢東,田自強,陳玥,謝宗強*,2007,三峽庫區移民區和淹沒區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的空間分布格局。生物多樣性, 15 (5): 510–522
鄒莉,謝宗強*,李慶梅,趙常明,李傳龍,2007, 神農架巴山冷杉種子雨的時空格局。生物多樣性,15 (5): 500–509
賴江山,張謐,謝宗強*,2006,三峽庫區常綠闊葉林優勢種群的結構和格局動態。生態學報,26,1073-1079
賴江山,張謐,謝宗強*,2006,三峽庫區世坪常綠闊葉林群落特徵。生物多樣性,14,435-443
衣英華,樊大勇,謝宗強*,陳方清,2006,模擬淹水對楓楊和栓皮櫟光合、葉綠素螢光和水勢的影響。植物生態學報,30:960-968
孫玉嶺,李慶梅,楊敬元,謝宗強* ,2005,秦嶺冷杉球果與種子的形態變異。生態學報, 25(1):176-181.
孫玉嶺,李慶梅,謝宗強*,2005,瀕危植物秦嶺冷杉結實特性的研究。植物生態學報,29(2):251-257.
張旺峰,樊大勇,謝宗強*,蔣曉暉,2005,瀕危植物銀杉幼樹對生長光強的季節性光合回響。生物多樣性,13(5):387-397.
張謐,熊高明,陳志剛,樊大勇,謝宗強*,2005,數字高程模型在群落內物種共存研究中的套用研究:以神農架米心水青岡—曼青岡群落的地形模型建立為例。植物生態學報,29(2):197-201.
樊大勇,張旺峰,陳志剛,謝宗強*,2005,沿林冠開度梯度的銀杉幼樹對光的適應性。植物生態學報, 29(5):713-723.
鄒莉,謝宗強*,歐曉昆,2005,雲南省香格里拉大峽谷藏族神山在自然保護中的意義。生物多樣性, 13(1):51-57.
陳志剛,樊大勇,張旺峰,謝宗強*,2005,林隙與林下環境對銳齒槲櫟和米心水青岡種群更新的影響。植物生態學報,29(3):354-360.
陳芳清,熊高明,謝宗強*,2005,密度對瀕危物種疏花水柏枝幼苗存活與生長的影響。生物多樣性,13(4):332-338.
陳芳清,謝宗強*,熊高明,劉彥明,楊會英,2005,三峽瀕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的回歸引種和種群重建。生態學報,25(7):1811-1817.
樊大勇, 謝宗強*,2004,木質部導管空穴化研究中的幾個熱點問題。植物生態學報, 28(1): 126-132.
張謐, 熊高明, 謝宗強*,2004,三峽庫區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的監測研究.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13(2): 168-173.
陳志剛,謝宗強*,鄭海水,2003,不同地理種源西南樺苗木的耐熱性研究。生態學報,23(11):2327-2332
賴江山,李慶梅,謝宗強*,2003,瀕危植物秦嶺冷杉種子萌發特性的研究。植物生態學報,27(5):661-666
熊高明,謝宗強*,熊小剛,樊大勇,葛頌,2003,神農架南坡珍稀植物獨花蘭的物候、繁殖及分布的群落特徵。生態學報,23:173-179
張謐,熊高明,趙常明,陳志剛,謝宗強*,2003,神農架地區米心水青岡-曼青岡群落的結構與格局研究。植物生態學報,27(5):603-609
謝宗強,陳志剛,樊大勇,熊高明,2003,生物入侵的危害與防治對策。套用生態學報,14(10):1795-1798

研究工作

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問題,致力於保護生態學森林生態學研究。將歷史時期的氣候變遷、近代人類活動的影響和物種本身的生物生態學特性相結合,對我國特有的松科植物銀杉進行了系統的生態學研究,分析了該種的瀕危原因,採用營養體組織培養的方式快繁銀杉幼苗,並研製出銀杉菌根苗培育技術體系,為銀杉種群復壯奠定堅實基礎,為其它瀕危松科植物的保育提供了典範;提出長江流域稀有瀕危植物呈2區+6片的分布格局,論述了其優先保護等級,驗證了保護區網路的有效性,提出整合核心棲息地及保護區網路、提高連通性是保證保護區網路有效性的關鍵;分析了三峽水庫生境島嶼化和庫區陸生生境的破碎化進程,提出了開展島嶼生物地理學監測和研究的科學構想,在三峽水庫蓄水前建立了水庫生境島嶼化和庫區生境破碎化監測網路,積累了蓄水前後庫區大量的本底資料。
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在生態監測和試驗示範方面取得進展。通過4年的努力成功篩選了15種適宜水庫消落帶植被重建的植物,並研發出物種配置和生態系統恢復模式5種,扭轉了三峽水庫消落帶不可能進行植被重建的錯誤觀點,為全國水庫消落帶生態治理提供了技術支撐;在三峽庫區建立了390個包括消落帶和移民安置區在內的陸生植物群落永久監測樣地,形成了點、線、面結合的完整的三峽庫區陸地生態系統監測體系,成為長期監測和評估三峽庫區陸地生態系統的動態和健康狀態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為國家對三峽水庫的管理決策和三峽地區的生態保護與發展規劃提供決策依據。

科研項目

[1] “中國灌叢生態系統的固碳現狀、變化和機制”,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課題(批准號:XDA01050300)(2011-2015),主持人。
[2] “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的脆弱性及評價指標”,973計畫項目專題(批准號:2010CB951301-6)(2010-2014),主持人。
[3] “三峽水庫消落帶生態保護與水環境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水專項)子課題(批准號:2009ZX07104-003-05)(2009-2011),主持人。
[4] “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恢復與綜合整治技術開發及套用研究”,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批准號:2006BAC10B01)(2006-2010),主持人。
[5] “三峽庫區陸生植物群落監測(專項)”,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項目 (批准號:SX2010-008) (2009-2010),主持人。
[6] “長江上游岷山森林景觀恢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課題(批准號:CN0860.01-FT04)(2003-2005),主持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