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嘉慶十年(1805年),澄海外砂(今汕頭市龍湖區)蓬中鄉人謝大海,幼承庭訓,天資聰穎,青年時期隨名醫帶徒侍診,業成於鄉間創設“仁術堂”藥材鋪,坐堂行醫,門庭若市,頗有醫望,就診者絡繹不絕。
清道光年間,謝大海出診外砂東溪村為患者王娘仔(乳名,男性)治病,坐在床邊紗帳外為他伸出嬌嫩的雙手切脈,亦不望聞問,單憑有滑脈象就診斷為妊娠(腹中懷孕),並旋即向家人道喜,眾皆愕然,有的憤怨,當場出醜。
謝大海心有餘悸,自疚診病馬虎,切脈詳究不周,錯將男童當孕婦,頓時垂頭喪氣,連潮汕中醫常年出診必須隨手攜帶的黑布雨傘也丟之而走。深知脈理膚淺,羞得藥鋪關門避居外地。閉門矢志苦學,廣覽群書,精讀《內經》、《傷寒論》、《金匱》等醫學論著,醫論精通。乃重新掛匾行醫,醫德醫風高尚,恪守《大醫精誠》之訓,日夜診務應診無暇,醫效卓著,仁心仁術,妙手回春,遂成潮汕名醫。《澄海縣誌》有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