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選(1922.11.5-2016.2.22),江西南昌人,中國戰略飛彈與運載火箭技術專家和主要開創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
1946年畢業於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1960年7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謝光選致力於中國戰略飛彈和運載火箭的開拓和發展,為中國的火箭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和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中近程飛彈總體主任設計師期間,提出了17項大型地面試驗程式,任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時,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攻克高空失重場二次啟動氫氧發動機技術難關的國家,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率先進入國際市場。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社會任職,獲獎記錄,生活習慣,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22年11月5日,江西省南昌市謝哲孫家裡生了第三個男孩。謝哲孫夫婦為了給兒子取個吉利的名字“光選”,意思是孩子將來的人生道路選擇了一條光明大道。祖父是當地知名的儒醫,曾立下“寧存千卷書、不置萬畝田”的祖訓,在他的12名孫輩中,有5人曾赴日、法、美等國留學。謝光選的父親因精通中西方銀行業務而在省內銀行界頗有聲望,他留給子女的家訓是“讀千卷詩書,學一技之長”。
謝光選的童年,正趕上日本侵略者的鐵蹄開始肆虐中國大地之際。父親曾經帶著他們全家到無錫、濟南避禍,而後又輾轉回到南昌,最後全家在戰時的大後方重慶團聚。他的國小和國中學業都在顛沛流離中輾轉完成,後曾考取重慶的中央職業學校,學習鉗工、鍛工、鑄造、製圖等專業基礎,希望以後做一位詹天佑那樣的工程技術專家。
1928年秋,6歲的謝光選進了南昌經堂國小。那時,父親依舊到銀行上班,早出晚歸,為家庭掙回一份收入。母親以自己的行動教育、影響孩子,希望他們能刻苦學習,勤奮務實,有一技之長,將來能有所作為。小光選深深領略父母望子成龍的企盼,牢牢記住“學一技之長”的家教,他常常安慰母親說:“媽媽,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念書的。”他每天放學回來,總要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1933年,即在謝炳南去世後第七個年頭,這個擁有幾十口人的謝氏大家庭解體了,族人開始各自生活,各奔前程。
1936年夏,光選高小畢業,隨即入濟南育英中學學習。
1942年,謝光選考大學,國內幾所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陸續寄來。可是由於家境艱難,一時拿不起學費,謝光選只好選擇了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
1946年,畢業於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曾任中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中近程飛彈總體主任設計師期間,提出了17項大型地面試驗程式。周總理任命為飛彈核武器技術協調組組長。任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時,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攻克高空失重場二次啟動氫氧發動機技術難關的國家,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率先進入國際市場。
1947年初,謝光選來到瀋陽兵工廠工作。
1947年初,謝光選告別了傳授他知識和培養他能力的兵工學校大學部,來到了瀋陽兵工廠。獲得兵工總局的獎勵和瀋陽市第一屆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1950年,他帶頭研製出反坦克火箭,在抗美援朝戰場立功;
1957年3月,謝光選調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1957年,調入國防部五院後,參加過多種武器和運載火箭的研製和技術領導工作,擔任中近程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航天部科技委顧問。
1960年11月5日,在他38歲生日的時候,他和其他研製人員一起仿製的第一枚東風一號飛彈平安地發射升空。這年,他被任命為總體部副主任。
1962年底,謝光選被任命為東風二號飛彈總體主任設計師。
1962年3月,當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枚小近程一級火箭DF-2試飛失敗時,他作為總體主任設計師極有成效地抓緊完成了相關方面的工作。首先,運用彈性理論描述了火箭橫向固有的彈性振動,並介入飛行穩定方程式組分析,找到了失敗原因,從而完善了飛行理論。其次,結合研製實踐,按照“加強地面試驗,凡是能被地面試驗證實或模擬試驗驗證的,不要帶到飛行試驗中去考核”的思路,總結國外經驗,按系統工程要求,編寫了必須經過單項和綜合性試驗共17項地面試驗,才能允許進入現場參加飛行試驗的研製程式,有效地指導了後續型號的研製工作,為火箭的發射成功做出了重要貢獻。
1966年10月19日晚,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周恩來總理、葉劍英元帥、聶榮臻元帥等領導聽取了來自發射基地的任務準備情況匯報。當總理提出“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16字方針時,謝光選作為飛彈核武器技術協調組長。
1974年11月,當長征二號二級火箭因一根導線拉斷而導致首飛實驗失敗時,他受命負責組織第二次發射,採取了5項技術改進措施,糾正和補救了設計缺陷。如用冗餘技術提高了火箭設計的可靠性,並根據飛彈研製時逢“文革亂世”的惡劣環境,針對產品質量差的現狀,進一步強化了測試檢查工作,及時更換了箭上“不放心”的儀器設備達數十台。通過艱苦細緻的工作,確保了1975年11月26日發射成功。使中國運載火箭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達到1.8噸,並提高了可靠性,使中國首次發射返回式衛星獲得成功。
1977年,謝光選被任命為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隨後出任長征三號火箭總設計師。這位沒有留過洋的“土專家”以“勤奮”和“務實”為座右銘,致力於新型火箭的開拓和發展。他與科技人員一起,解決了長征三號火箭的許多技術關鍵,為採用液氫液氧作為推進劑鋪平了道路,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採用氫氧發動機技術的國家。
1978年初,他任長征三號運載火箭首任總設計師,參與組織發射中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獲得成功。
1987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003年,81歲高齡的謝光選被聘為中國載人航天首次飛行任務的榮譽顧問。
2016年2月22日22時10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主要成就
謝光選是中國戰略飛彈和運載火箭技術的主要開創者之一。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謝光選投身於中國戰略飛彈和運載火箭事業,參與中國第一代戰略飛彈和運載火箭研製的全過程。先後擔任中近程飛彈總體主任設計師“1060”潛地飛彈總設計師、飛彈核武器技術協調組組長、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他帶領和組織科研人員齊心協力突破了中近程飛彈修改設計中的許多技術難題,用彈性理論描述火箭橫向固有的彈性振動,介入飛行穩定方程式組,解決了飛行穩定問題,提出了4類17項大型地面試驗等。為兩彈結合試驗精確命中目標,實施核爆炸,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協調工作。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在他的主持下攻克了低溫技術關鍵,研製了新型氫氧發動機,突破了發動機在高空失重條件下二次啟動技術,抑制了縱向耦合振動,使中國的火箭發射技術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1990年,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率先以商業性發射進入國際市場。中國航天人用自己研製的運載火箭成功地把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送入了軌道。
社會任職
曾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主任、副院長。
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科技委顧問、研究員。曾任724廠專職工程師、國防部五院飛彈總設計部主任、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航天部總工程師。
研製中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中遠程火箭,任總體主任設計師;任飛彈核武器實驗技術協調組組長;主持參與長征三號火箭研製與發射,任總設計師。
歷任瀋陽九〇兵工廠(瀋陽解放後更名為國營七二四廠)技術員、專職工程師、主任工程師、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總體設計部綜合試驗室主任、總體設計部副主任、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總體設計部主任、一院機關生產組副組長、一院副院長、航天工業部一院科技委副主任、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科技委顧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1995-10 |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獲獎 |
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2項,國防科技陳國特等獎1項等。
生活習慣
謝光選工作中邊乾邊學的需要,使他養成了清晨5時起床讀書的習慣。清晨,他讀書、上網,看氣象、看國內外大事、看國防領域新聞,最吸引他的還是航天前沿技術。掌握英、德、俄文,使他成為航天界訊息靈通人士。晚上,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和體育節目都是他選擇的內容。他生活很有規律,午飯後睡半小時,下午4時外出散步5000步,晚10時上床,11時睡覺。至今眼睛不花,心臟正常。
人物評價
作為一名“土專家”,謝光選更把中國學者勤奮、務實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自行研製中國的第一枚飛彈,到主持設計中國的運載火箭,他用一生的心血,奠定了中國戰略武器和航天事業的基礎。(騰訊網評)
謝光選一生以勤勉務實為座右銘,尊重規律、科學求實、銳意進取、勇於創新,是老一代航天科學家的傑出代表;他襟懷坦蕩、品行高潔、虛懷若谷、行為世范,扶助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們邁向新的征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他的名字將永遠刻在中國航天的史冊上。(中國青年網評)
謝光選一生以勤勉務實為座右銘,尊重規律、科學求實、銳意進取、勇於創新,是老一代航天科學家的傑出代表;他襟懷坦蕩、品行高潔、虛懷若谷、行為世范,扶助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們邁向新的征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他的名字將永遠刻在中國航天的史冊上。(鳳凰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