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業(公元1510-1599年),字廷統,號三峰,桃山人,孝廉天經子。少聰悟,出筆輒有奇氣,痛父會試卒於京,益下帷攻苦,以期丕振先緒,登嘉靖癸卯舉人,選桂林府推官,詳獄唯慎,大吏賢之,擢潼川知州。至則卻苞苴、除秕政,平易近人,不事苛覈而幽隱畢達。州苦派鹽餉重,民負逋系獄死者相望,光業捐俸代償,旋詳請題免,人慶更生。去官之日,民為塑像建祠祀焉。太學士登子廩庠國榮其後也。對其官聲政績均有詳載。
摘自《揭陽縣誌》卷之六(賢達)
桃山謝氏一代名宦知州光業公傳略
光業公(公元1510-1599年),字廷統,號三峰,別號懷靜,梅叟公第六世孫。是宗祠“永思堂”歷代出仕知州,知縣十二人中的唯一仕至知州的族賢,享年90大壽,朝列大夫,祀名宦鄉賢。桃山塗庫仔(新豐村)之祖,桃山謝氏尊稱其為“知州公”。
其父天經公,明正德丙子科舉人,修建桃山“躍禹門”。光業公不負父望,發奮讀書,終於龍門高跳,金榜題名,嘉靖年間初仕廣西桂林府推官。他在任期間,經常深入了解民情,體恤民苦,為民申冤,秉公執法,深受當地民眾的愛戴,稱其為“詳獄維慎,大吏賢之。”由於政績卓著,遂升四川省潼州知州。上任伊始,適逢治下“苦派鹽餉,民負捕系獄死者相望”,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目睹此景,光業公心急如焚,毅然捐出奉金代民償還鹽餉,然後上奏章請朝廷免去鹽餉。百姓感激涕零,奔走相告,稱其為“謝青天”。
光業公還重視農業,據說他教當地農民棄用薯塊種植番薯,用摘藤插種,既便於管理,又大大地提高了產量。其時潼川經常出現鱟吃水稻,毀壞農作物的情況。由於鱟長相奇異,百姓奇懼,莫奈他何。見此情景,光業公命人捕捉鱟,並當眾下鍋煮熟,帶頭品味,眾人品嘗後都覺得味道鮮美,農民爭相捕食,鱟患得以根治,民眾交口稱讚。
光業公在潼川期間,政績斐然,萬民愛戴。離任之後,當地民眾為其塑像建生祠崇祀,尊奉為名宦。《潼川府志》對其官聲政績有詳載。
光業公(公元1510-1599年),字廷統,號三峰,別號懷靜,梅叟公第六世孫。是宗祠“永思堂”歷代出仕知州,知縣十二人中的唯一仕至知州的族賢,享年90大壽,朝列大夫,祀名宦鄉賢。桃山塗庫仔(新豐村)之祖,桃山謝氏尊稱其為“知州公”。
其父天經公,明正德丙子科舉人,修建桃山“躍禹門”。光業公不負父望,發奮讀書,終於龍門高跳,金榜題名,嘉靖年間初仕廣西桂林府推官。他在任期間,經常深入了解民情,體恤民苦,為民申冤,秉公執法,深受當地民眾的愛戴,稱其為“詳獄維慎,大吏賢之。”由於政績卓著,遂升四川省潼州知州。上任伊始,適逢治下“苦派鹽餉,民負捕系獄死者相望”,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目睹此景,光業公心急如焚,毅然捐出奉金代民償還鹽餉,然後上奏章請朝廷免去鹽餉。百姓感激涕零,奔走相告,稱其為“謝青天”。
光業公還重視農業,據說他教當地農民棄用薯塊種植番薯,用摘藤插種,既便於管理,又大大地提高了產量。其時潼川經常出現鱟吃水稻,毀壞農作物的情況。由於鱟長相奇異,百姓奇懼,莫奈他何。見此情景,光業公命人捕捉鱟,並當眾下鍋煮熟,帶頭品味,眾人品嘗後都覺得味道鮮美,農民爭相捕食,鱟患得以根治,民眾交口稱讚。
光業公在潼川期間,政績斐然,萬民愛戴。離任之後,當地民眾為其塑像建生祠崇祀,尊奉為名宦。《潼川府志》對其官聲政績有詳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