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任丘縣誌》載:“謁王城在縣南二十六里。”即今辛中驛鄉劉莊村北。此城呈方形,占地千畝左右。城牆以“三合土”築成,寬15米,高六米多。設南門和北門 《一統志》云:“漢桓帝崩,太后使竇武詣河間迎靈帝,率群臣於此朝謁,故名。”《後漢書.孝靈帝記》載:“靈帝曾祖河間孝王開,祖叔父萇世封解讀亭侯,帝襲侯爵……”又據記載:“任丘縣,隋廢,故城在今直隸任丘縣南,唐復置,即今治,明清皆屬河北省河間府,今屬河北省津海道,《寰宇記》引三郡記支,漢元始二年,巡海使中郎將任丘築此城以防海口,即以為名,後漢桓帝無子,太后父竇武迎靈帝居此城,群臣至此朝謁,又謂之謁城,按漢書無任丘姓氏,《寰宇記》所引三郡記,恐屬假託。“今城西北有大冢,相傳曰任將軍墓,不知何許人也,又巡帝自解瀆亭候入立,亭在今安國界,去河間殊遠,群臣來迎,不應至此,王存九域志作桓帝北巡,群臣就此朝謁,故名謁城為是。”現在的謁王城遺蹟以北城牆保存較好,古往今來,當地農民在該城遺址曾發掘出一些文物。“七.七”事變後,有人挖出過一塊碗口大的馬蹄金。六十年代,又有人從古井中發現皇帝玉璽一枚。八十年代還挖出一具古屍,身佩腰力,疑為當時的守城將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謁王城
- 所屬地區:中國河北省
- 地理位置:河北省任丘市南二十六里
- 始建時間:漢代
簡介,建築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