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攻第三

謀攻第三

《謀攻第三》出自《孫子兵法》,講的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採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謀攻第三
  •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 作品出處:《孫子兵法》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孫武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賞析,作品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孫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1)為上,破軍次之;全旅(2)為上,破旅次之;全卒(3)為上,破卒次之;全伍(4)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5)轒(6)轀(7),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8),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9)者,此攻之災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故君之所以患(10)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11)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12)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13);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作品注釋

(1)軍:(jūn均)《周禮·夏官·序官》:“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周禮·小司徒》:“五旅為師,五師為軍。”《國語·齊語》:“萬人為一軍。”《孫子·謀攻》:“全軍為上。”《韓非子·解老》:“雖入軍無忿爭之心。”《史記·項羽本紀》:“擊破沛公軍。”這裡用為萬人軍隊之意。
(2)旅:(lǚ呂)古代軍隊五百人為一旅。《書·多方》:“不克靈承於旅。”《詩·大雅·大明》:“殷商之旅,其會如林。”《詩·周頌·有客》:“有萋有且,敦琢其旅。”《管子·小匡》:“春以田,曰蒐,振旅。”《孫子·謀攻》:“全旅為上。”《說文》:“旅,軍之五百人為旅。”庾信《哀江南賦序》:“孫策以天下為三分,眾才一旅。”
(3)卒:(zú足)古兵制單位。百人為卒,卒長亦稱百夫長。《周禮·地官·小司徒》:“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孫子·謀攻》:“全卒為上,破卒次之。”
(4)伍:(wǔ五)五人以上構成一個集體。《周禮·天官·宮正》:“會其什伍而教之道義。”《管子·幼官》:“謹賢修伍則眾。”《管子·小匡》:“五人為伍。”《左傳·桓公五年》:“先偏後伍。”《左傳·哀公十一年》:“林不狃之伍。”《廣韻》:“伍,行伍。”
(5)櫓:(lǔ虜)頂部沒有覆蓋的遠望樓車。又稱巢車。《孫子·謀攻》:“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
(6)轒:(fén墳)古代用於攻城的大型木製戰車。上蒙牛皮,下面可容十數人,往來運土以填平敵人的城壕。《孫子·謀攻》:“修櫓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後成。”
(7)轀:(wēn溫)古代的一種可以臥息的車。《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乘轀車至李史門。”《史記·秦始皇紀》:“棺載轀涼車中。”《史記·齊世家》:“已而載轀車中馳行。”《說文》:“轀,臥車也。”
(8)堙:(yīn因)。《周禮·地官下》:“以共闉壙之蜃。”《墨子》:“求闉池者,以火與爭鼓闉。”《莊子·馬蹄》:“而馬知介倪闉扼鷙曼詭銜竊轡。”《淮南子·兵略》:“而相為斥闉之要遮者”。本意為堵塞之意。這裡用為為攻城而堆積的土丘之意。
(9)拔:(bá跋)《管子·揆度》:“夫城郭拔,社稷不血食,無生臣。”《韓非子·五蠹》:“出兵則軍敗,退守則城拔。”《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拔石城。”《史記·魏公子列傳》:“已拔趙。”這裡用為攻取之意。
(10)患:(huàn換)《管子·大匡》:“夷吾之所患者,諸侯之為義者莫肯入齊。”《易·既濟·象》:“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論語·學而》:“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國語·晉語》:“患貨之不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患秦兵之來。”《說文》:“患,憂也。”這裡用為擔憂、憂慮、害怕之意。
(11)縻:(mí迷)束縛、拘束、牽連。《晏子春秋卷三·內篇問上》:“左右無所系,上下無所縻。”《孫子·謀攻》:“是謂縻軍。”
(12)虞:(yu魚)準備、防範。《孫子·謀攻》:“以虞待不虞者。”
(13)殆:(dai帶)《書·秦誓》:“亦曰殆哉!”《詩·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視民夢夢。”《管子·法法》:“聞賢而不舉,殆。”《老子·十六章》:“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老子·二十五章》:“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孟子·萬章上》:“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荀子·儒效》:“厭厭兮其能長久也,樂樂兮其執道不殆也。”《韓非子·忠孝》:“此二者,殆物也。”《說文》:“殆,危也。”這裡用為危險之意。

作品譯文

孫子說:
戰爭的原則是:使敵人舉國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擊破敵國就次一等;使敵人全軍降服是上策,擊敗敵軍就次一等; 使敵人全旅降服是上策,擊破敵旅就次一等;使敵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擊破敵卒就次一等;使敵人全伍降服是上策,擊破敵伍就次一等。
所以,百戰百勝,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過交戰就降服全體敵人,才是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略意圖或戰爭行為,其次就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製造大盾牌和四輪車,準備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碼得三個月。堆築攻城的土山,起碼又得三個月。如果將領難以擬制焦躁情緒,命令士兵象螞蟻一樣爬牆攻城, 儘管士兵死傷三分之一,而城池卻依然沒有攻下,這就是攻城帶來的災難。所以善用兵者,不通過打仗就使敵人屈服,不通過攻城就使敵城投降,摧毀敵國不需長期作戰,一定要用“全勝”的策略爭勝於天下,從而既不使國力兵力受挫,又獲得了全面勝利的利益。這就是謀攻的方法。
所以,在實際作戰中運用的原則是:我十倍於敵,就實施圍殲,五倍於敵就實施進攻,兩倍於敵就要努力戰勝敵軍,勢均力敵則設法分散各個擊破之。兵力弱於敵人,就避免作戰。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將帥,國家之輔助也。輔助之謀縝密周詳,則國家必然強大,輔助之謀疏漏失當,則國家必然衰弱。所以,國君對軍隊的危害有三種:不知道軍隊不可以前進而下令前進,不知道軍隊不可以後退而下令後退,這叫做束縛軍隊;不知道軍隊的戰守之事、內部事務而同理三軍之政,將士們會無所適從;不知道軍隊戰略戰術的權宜變化,卻干預軍隊的指揮,將士就會疑慮。軍隊既無所適從,又疑慮重重,諸侯就會趁機興兵作難。這就是自亂其軍,坐失勝機。
所以,預見勝利有五個方面:能準確判斷仗能打或不能打的,勝;知道根據敵我雙方兵力的多少採取對策者,勝;全國上下,全軍上下,意願一致、同心協力的,勝;以有充分準備來對付毫無準備的,勝;主將精通軍事、精於權變,君主又不加干預的,勝。以上就是預見勝利的方法。所以說:了解敵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戰鬥都不會有危險;不了解對方但了解自己,勝負的機率各半;既不了解對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戰必敗。

作品賞析

作者在《謀攻第三》篇論述了用計謀征服敵人的問題。作者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善中之善者”,“全國”、“全軍”、“全旅”、“全卒”、“全伍”地強迫敵人屈服投降是最理想的作戰方案,“破國”、“破軍”、“破旅”、“破卒”、“破伍”地用武力擊破敵人則次一等,“非善之善者”。
怎樣才能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呢?孫子認為上策是“伐謀”,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即主張通過政治攻勢、外交手段和武裝力量來征服敵人。在和敵人鬥爭時,如果敵強我弱,應該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敵人,做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即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一倍於敵的兵力就設法分散敵人,和敵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於戰勝敵人,比敵人的兵力少就要善於退卻,戰鬥力不如敵人就要避免與敵人作戰,不能強拚硬打。孫子在《謀攻第三》篇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思想,認為謀略必須建立在了解敵我雙方情況的基礎上。

作品出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英文名為《The Art of War》,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另外兩部是:《戰爭論》(克勞塞維茨) ,《五輪書》(宮本武藏) )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

作者簡介

孫武(約公元前535-?),字長卿,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人。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占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