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鄧景區

諾鄧景區

諾鄧景區是以雲龍縣城諾鄧鎮為中心的諾鄧景區,包括諾鄧千年白族古村、天池、天然太極圖、虎頭山、沘江古橋樑等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諾鄧景區
  • 外文名:Nuo deng scenic spot
  • 位於:雲龍縣城
  • 景觀:天池、天然太極圖、虎頭山等
歷史文化
諾鄧村過去一般稱為“諾鄧井”或“諾井”,“井”就是鹽井。根據云南史料記載,雲南井礦鹽業在秦漢時期就已產生,公元前110年,今安寧、大姚、雲龍已產鹽。從西漢至南北朝時期,雲龍為比蘇縣,古白語中“比蘇”即“出鹽地”的意思,漢朝設定比蘇縣的根本原因就是這個地方產鹽。唐初,雲龍屬姚州都督府尹州,據方國瑜教授《雲南郡縣兩千年》書中記載,尹州即雲龍境,下領“鹽泉”等五地。《新纂雲南通志》曾考證漢代的雲龍鹽井即今之諾鄧井,而唐初尹州下屬的“鹽泉”是否為諾鄧待考,但從現存史料和區域形勢分析,“鹽泉”即為諾鄧井是可能的。唐天寶年間,南詔政權攻占姚州都督府所有領地以後設定寧北節度,公元791年,改寧北節度為劍川節度,領有寧北、沙追、諱溺、若耶、浪穹、細諾鄧等地。樊綽《蠻書》中言:“劍川有細諾鄧井”,按方國瑜先生注,細諾鄧即今雲龍縣諾鄧井。《蠻書》成書於公元863年,可知“諾鄧”村名見諸於史籍也已經有1144年的歷史了,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諾鄧”這個名稱一直延續至今。
公元1383年,明政府設雲南四提舉司,其中有“五井鹽課提舉司”,治所即在諾鄧,所謂五井即指諾鄧井、山井、師井、大井、順盪井。據《明史?食貨志》:“五井(鹽課提舉司)轄鹽課司七”,即除上述五井鹽課司外還有“鶴慶軍民府劍川州彌沙井鹽課司、麗江軍民府蘭州井鹽課司”兩處,到明嘉靖年間雲龍又新增石門、天耳、金泉(今寶豐)三井。公元1393年,又在諾鄧設“上五井巡檢司”。提舉由中央政府委派,如現今諾鄧村黃姓先祖,乃從內地提舉五井而子孫落籍於茲,明代李元陽曾為諾鄧黃氏族人撰碑,記載公元1466年,福建人黃孟通任五井提舉,任職9年後因所轄順盪井鹽課任務未能完成,遂留其子孫在諾鄧補征鹽課,自己告老回歸福建。後來提舉司衙門逐步演變成諾鄧村的“黃家宅子”,衙門舊址也在清代乾隆年間改造成了黃氏族人的科舉“題名坊”。
從有明確記述的唐代開始,諾鄧村的演變發展完全賴於鹽業經濟的興衰。南詔時期“細諾鄧井”的鹽業生產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到明朝中後期,,五井提舉司年上繳中央政府的鹽課銀達38000多兩。李元陽纂《嘉靖大理府志》記載:“後開五井,始分行鹽,地方台井之鹽,專行大理;五井之鹽,專行永昌。”可見諾鄧等五井地區所產食鹽在滇西早已負有盛名。雍正《雲龍州志》記:“諾鄧、順盪(鹽)味更鹹,不必洗灶,而遂能成沙”。因諾鄧鹽質非比尋常,保山、騰衝—帶自古以來就十分喜歡食用“諾鹽”。由於鹽業經濟的發達,諾鄧村歷史上曾一度成為滇西地區的商業中心之一,在嘉靖《大理府志》所列市肆中地位重要。古代諾鄧的商路驛道,東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騰衝,西接六庫片馬,北連“茶馬古道”通蘭坪、麗江、西藏。其時四方商賈雲集,百業昌盛,物盡其美,貨暢其流。村中集市每月“趕”四次,逢初一、十五“趕大街”,初八、二十三為“趕小街”,街道都因山就勢,雖然路面不寬,但北向山坡一面開的店鋪也有二三十家。因諾鄧地處山谷,幾面山坡上到處構建著層層疊疊、密密麻麻、風格各異的民居,院落形式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顆印四合院”等等,由於山勢較陡,前後人家之間樓院重接、台梯相連,往往是前家樓上的後門即通後家的大院。村巷村道都是清一色的石板鋪就,且三步一階、五步一台,誰也數不清全村總共有多少級台階。諾鄧村的民居建築及廟宇建築都充分體現著人與自然的協調適應,其門、窗、粱、架、斗、拱、柱、檐、枋、檁特色鮮明,十分重視整體結構和局部建造的嚴謹統一,重視傳統工藝和雕刻圖案的美觀精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