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內宴至夜表》是唐代張說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諫內宴至夜表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張說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諫內宴至夜表
臣聞上天示下災祥,將以誘導人主;先王仰觀休咎,亦以順修政教。《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言天人之際,感通必矣。臣伏見去年十月十七日月滿猶望,應虧不虧,今月十七日亦未少虧,此易常之異也。夫月者,至陰之氣,臣下之象,當助天作明,順時盈缺。若過盛逾時,盈縮乖度,得非臣下之咎,而上天之誡耶?伏願陛下深察熟思而預防之。臣又見近日內宴,夜深方罷,小臣無識,抑所未安。王在在鎬,凱樂飲酒,此誠大雅之美也;臣卜其晝,未卜其夜,此蓋《春秋》之義也。伏願陛下宴樂之餘,不及於夜。臣職忝補闕,昧死陳愚。謹言。
作者簡介
張說(667-730),唐文學家。字道濟,一字說之,洛陽人。武后時授太子校書,曾流放欽州。中宗時任黃門侍郎等職。玄宗時任中書令,封燕國公。除作詩外,又擅長文辭,與當時蘇頲(襲封許國公)齊名,並稱為“燕許大手筆”。著作有《張燕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