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移情問題》是2014年7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 艾迪特·施泰因。
基本介紹
- 書名:論移情問題
- 作者:[德] 艾迪特·施泰因
- 譯者:張浩軍
- ISBN:9787567516779
- 類別:哲學、心理學
- 頁數:202
- 定價:42.00元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7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譯者簡介,目錄,導言,
內容簡介
移情問題不僅是心理學的核心問題,也是現象學的核心問題。鑒於其與身體性、主體間性、先驗唯我論、位格、此在、他人、道德主體性等問題的密切相關性,所以施泰因、胡塞爾、舍勒、海德格爾、梅洛.龐蒂、列維納斯等現象學家都對之進行了深入討論,而在眾多的討論者中,施泰因可謂真正的開創者,其代表作《論移情問題》為該問題的現象學研究做出了原創性的貢獻。
《論移情問題》作者艾迪特·施泰因是德國著名現象學家胡塞爾生前最得意的女弟子。《論移情問題》是施泰因博士論文《歷史發展和現象學考察中的移情問題》的現存部分,這幾部分總體上也構成相對完整的統一體。
施泰因試圖系統闡明移情現象學,並將其運用到諸如身體、心靈、個體、精神人格等觀念的現象學起源上來。她從現象學出發,試圖在一種本質分析中來規定對陌生主體及其體驗的經驗,這構成了其思考的方法論起點。在對同時代其他關於移情的描述和對把握陌生意識的發生學理論的研究中,獲得了移情概念的明晰性和對移情行為的理解,對現象學和心理學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對移情本質的澄清引導施泰因走向構造問題,並由此出發去分析移情理論所討論的客觀性是如何通過意識被建構的。
作者簡介
艾迪特·施泰因(Edith Stein, 1891—1942),猶太人,德國著名現象學家胡塞爾生前最得意的女弟子,也是第一個在弗萊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胡塞爾學派”成員。她曾於1916—1918年間擔任胡塞爾的助手;1922年皈依天主教而成為一名修女;1942年8月9日在奧斯維辛比爾克瑙集中營的毒氣室慘遭納粹殺害。1998年10月11日,施泰因由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在羅馬封聖。
譯者簡介
張浩軍,1980年10月生,甘肅武威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2008),美國天主教大學訪問學者(2011.4—2012.4),現任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主要從事胡塞爾現象學研究,在《哲學研究》、《世界哲學》、《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譯文多篇,著有《從形式邏輯到先驗邏輯——胡塞爾邏輯學思想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10)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13)各1項。
目錄
譯者說明/1
導言/1
前言/21
第一章移情行為的本質/23
1.研究的方法 /23
2.與其他行為相對照來描述移情 /26
3.深入分析其他關於移情的描述,尤其是利普斯的描述;繼續分析 /34
4.表象論與現實論之爭 /43
5.深入分析發生學理論關於陌生意識的理解 /46
6.深入分析舍勒關於陌生意識的理解 /55
7.閔斯特伯格的陌生意識的經驗理論 /65
第二章心理物理個體的構造/66
1.純粹的“我” /67
2.意識流 /68
3.靈魂 /69
4.“我”與身體 /70
5.轉向陌生個體 /90
第三章移情作為對精神人格的理解/132
1.精神與精神科學的概念 /132
2.精神主體 /138
3.感受體驗中的人格的構造 /140
4.陌生人格的被給予性 /154
5.靈魂與人格 /154
6.精神的實存 /158
7.對狄爾泰的深入分析 /159
8.移情對於構造我們自己的人格的意義 /163
9.把精神建立在肉體之上的問題 /163
自傳/166
附錄1 /168
附錄2 /180
附錄3 /184
人名譯名對照表/188
術語譯名對照表/192
譯後記/199
導言
瑪利亞·安東尼·桑德曼
艾迪特·施泰因的任何其他著作都不像她的博士論文這樣會讓我們如此了解其形成過程。因為她在其自傳《一個猶太家庭的生活》中用很大篇幅描述了這篇資格論文的形成,而據她在國家考試論文中的說法,這篇資格論文是她首次獨立完成的哲學著作。
由於讀了埃德蒙德·胡塞爾的《邏輯研究》,艾迪特·施泰因最終決定從布雷斯勞的弗里德里希·威爾海姆大學轉學到哥廷根的格奧爾格·奧古斯特大學,目的是跟隨現象學的創始人胡塞爾研究哲學。1913年4月,她來到哥廷根,在這裡她不僅聆聽了胡塞爾的課程,而且也聆聽了馬克斯·舍勒的課程。她很快就進入胡塞爾的哲學圈子,尤其與阿道夫·萊納赫(Adolf Reinach)建立了聯繫,後者已經在胡塞爾那裡取得大學任教資格,正在擔任私人講師。1913年7月,在哥廷根的第一個學期即將結束的時候,施泰因決定留下來跟胡塞爾攻讀博士學位。因此,她親自去拜訪胡塞爾,請求胡塞爾給她的博士論文確定一個題目。這位年輕女學生的請求使胡塞爾感到非常意外,他問她,你這樣做是不是走得太遠了。然後,他要求施泰因必須首先通過國家考試。正當施泰因已經勉強答應這個要求的時候,胡塞爾為確定國家考試的題目又找到她,對她說,之所以給你確定這個題目,是為了讓你以後在博士論文中進一步擴展它。當胡塞爾詢問她關於這個題目的意見時,這個女學生表現得十分坦然。而且,施泰因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想法,她將著力研究這個哲學問題:
在其論自然和精神的講座中,胡塞爾已經提到,一個客觀的外部世界只能主體間地被體驗到,也就是說,被多數進行認識的個體所體驗到,這些個體處在相互理解之中。因此,對其他個體的經驗(Erfahrung)就構成一個前提條件。胡塞爾沿用泰奧多·利普斯(Theodor Lipps)的概念,把這種體驗叫做移情。但他並未就此表明自己的看法。因此,一個正需要被填補的空白就是:我想研究,什麼是移情。這讓老師覺得很高興。
當然,胡塞爾之所以贊同這個題目,有一個條件:她對移情的理解必須結合利普斯對這個問題的討論。通過這種方式,現象學與這個時代的另一種哲學思潮之間的關係也應該被突顯出來。由於施泰因已經同意這么做了,所以在這次富有成果的談話之後,這個毅然決然地朝著目標進發的女學生必須制訂一個新的研究計畫:
如果我應該在攻讀博士學位前通過國家考試的話,那么我想要儘快通過。我現在還有五個學期的時間。因此我還不應該報名參加考試。規定的最低分是6分……我的決定是冷靜的:在即將到來的冬季學期,必須完成關於移情的論文草稿,我也必須儘量為口語考試作準備,以便在學期末的時候我能報名參加考試。這就是我在哥廷根第一學期的收穫。
在這次談話之後的幾個月里,施泰因著手閱讀利普斯的著作,並做了大量摘引。但是,首先她把對移情問題的討論引向了更加深刻的自身認識和對她自己的工作方法的揭示。這種內在的理智發展和對明晰性的追求與自身理智的界限聯繫在一起。她為此陷入了深深的絕望,甚至到了想要自殺的地步。在其自傳中,她非常坦誠地描繪了這種勉為其難、沮喪、氣餒、懷疑自己的理智的心情。當她徵求格奧爾格·莫斯科維茨·阿道夫·萊納赫的建議並向他坦承了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時,這種根本的不確定性才發生變化。這件事鼓舞了她,使她最終開始撰寫她的國家考試論文。這是施泰因第一次獨立記錄她的思想。1914年冬季學期的最後三個星期,她是伴隨著國家考試論文的寫作而度過的。
這是迄今為止我的精神最為緊張的一段時間。我相信,幾乎所有人都會承認,這已經是一項創造性的哲學工作了……我像在霧裡一般摸索著前進。我所寫下的東西連我都覺得異乎尋常。如果有人說這一切都是在胡說八道的話,那么我會立刻相信他是對的。在困難面前,我依然保持這樣的態度:我幾乎不需要注意措辭。思想的成形對我來說就像它們是來自它們自身一樣被輕鬆而確定地用語言表達出來,然後被穩穩地確定在紙上,以至於讀者察覺不到精神誕生的痛楚。所有我能節省出來的時間我都用來待在我的小書桌旁。
在冬季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施泰因已經撰寫了30多頁,她忐忑不安地去拜訪萊納赫,希望後者對她的論文做出評價。萊納赫建議她繼續專心寫作,並表示他對論文的開頭部分十分滿意。施泰因在寒假開始之前一直待在哥廷根。過了一周之後,她又去拜訪萊納赫:她已經寫完了。但是,她的問題——即這篇論文是否完全達到國家考試的要求——表明,她仍舊處在深深的不安中。而且她的導師胡塞爾給了她一個令人不快的意外:他並沒有遵守那個共同的約定,相反,他為國家考試論文提出這樣一個要求,即施泰因必須重視其他所有與移情問題有關的文獻。於是,她又在強化閱讀和論文上多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到1914年11月的時候,她可以報名參加1915年1月的國家考試了。1月14—15日兩天,她參加了專業德語、歷史和哲學的考試。然而,胡塞爾對於施泰因在考完試之後沒有直接去找他感到很生氣。
我犯了一個錯,考完試之後沒有立即去拜訪他。他對我說,他本來想就我的論文跟我好好談一談,但現在他已經忘了他想說什麼。它尚未達到博士論文的要求(這也是我從來沒有考慮過的)。
當胡塞爾建議她攻讀歷史或德語的博士學位時,她顯然很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