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梁啓超的流質性與轉型期中國文學的現代品格》研究的出發點是梁啓超的“流質易變”問題,著眼點則是轉型期中國文學(文化)的現代性問題。因此,對“流質易變”的理解與闡釋就構成了全部寫作的基礎。事實上,“流質易變”並非梁啓超獨有的現象,它在轉型期中國具有一種普遍性,這就具備了理論研究的可能性。在對這個問題的思考過程中我逐步意識到,梁啓超的“流質易變”這個現象本身可能就蘊含有非常豐厚的現代性意義。為了進一步從理論上理解與闡釋“流質易變”現象, 《論梁啓超的流質性與轉型期中國文學的現代品格》作者將“流質性”的概念引入研究領域,並借鑑齊格蒙特·鮑曼的“流動的現代性”理論來確定“流質性”的基本範疇與意義,這樣,梁啓超的“流質易變”問題就被置於現代性問題的研究視野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梁啓超"流質性"與轉型期中國文學的現代品格
- 出版社: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16頁
- 開本:32
- 品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 作者:羅義華
- 出版日期:2007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2235082, 9787562235088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作者簡介
羅義華,男,1970年生,祖籍湖北省荊門市。先後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中文系與四種大學中文系,獲得文學學士、文學碩士、文學博士學位。現任三峽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民族文學研究》、《外國文學研究》、《江漢論壇》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合著一部:《李魁賢詩歌藝術通論》。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論題的緣起
第二節研究歷史與現狀
第二章“流質易變”:文學氣質與時代焦慮
第一節“流質易變”:從政治、學術到文學
第二節“流質易變”與梁啓超的文學家氣質
第三節“流質易變”與時代焦慮
第三章“流質易變”:政治與文化
第一節“流質易變”:在革命與改良之間
第二節“流質易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
第三節《新中國未來記》:政治、文化與文學
第四章“流質性”與現代性
第一節“流質性”、現代性、“流動的現代性”
第二節從傳統到現代:對“流質性”的一種理解
第三節轉型期文學現代品格的內涵、形態及其流動性
第五章現代品格的多面性與自我調適——“流質性”視野下的梁、胡文化論戰
第一節兩次論戰與梁啓超的文化立場
第二節功利主義與偶像破壞——對論戰的一種理解
第三節現代品格的多面性與自我調適
第六章“流質性”:轉型期文學研究領域的一個尚待敞開的話題
第一節“流質性”視野下嚴復政治及其學術思想歷程
第二節“流質性”視野下王國維政治及其學術思想歷程
第三節“流質性”視野下胡適政治及其學術思想歷程
第四節“流質性”視野下魯迅文學思想與文學立場的轉變
第五節“流質性”視野下創造社作家群的思想立場與創作活動
第七章 餘論:“流質性”話語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第一節“流質性”話語在梁啓超研究領域的理論意義
第二節“流質性”話語在轉型期中國文學研究領域的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節論題的緣起
第二節研究歷史與現狀
第二章“流質易變”:文學氣質與時代焦慮
第一節“流質易變”:從政治、學術到文學
第二節“流質易變”與梁啓超的文學家氣質
第三節“流質易變”與時代焦慮
第三章“流質易變”:政治與文化
第一節“流質易變”:在革命與改良之間
第二節“流質易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
第三節《新中國未來記》:政治、文化與文學
第四章“流質性”與現代性
第一節“流質性”、現代性、“流動的現代性”
第二節從傳統到現代:對“流質性”的一種理解
第三節轉型期文學現代品格的內涵、形態及其流動性
第五章現代品格的多面性與自我調適——“流質性”視野下的梁、胡文化論戰
第一節兩次論戰與梁啓超的文化立場
第二節功利主義與偶像破壞——對論戰的一種理解
第三節現代品格的多面性與自我調適
第六章“流質性”:轉型期文學研究領域的一個尚待敞開的話題
第一節“流質性”視野下嚴復政治及其學術思想歷程
第二節“流質性”視野下王國維政治及其學術思想歷程
第三節“流質性”視野下胡適政治及其學術思想歷程
第四節“流質性”視野下魯迅文學思想與文學立場的轉變
第五節“流質性”視野下創造社作家群的思想立場與創作活動
第七章 餘論:“流質性”話語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第一節“流質性”話語在梁啓超研究領域的理論意義
第二節“流質性”話語在轉型期中國文學研究領域的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1896年人主《時務報》期間,梁啓超與黃遵憲以及馬相伯、馬眉叔兄弟相交,又因馬氏昆仲而結識嚴復等人。馬相伯認為梁啓超“年尚少,宜習一種歐文,且不宜出世太早”①。梁啓超對此深以為然。受朋友的影響,在1896年前後,梁啓超有入山數年讀書的志趣,以為不如此不足以擔當救國救世的大責任。在《時務報》期間,梁啓超的思想重心主要在讀書與傳教。
1897年5月他所編輯的《西政叢書》出版問世,它可以看作是梁啓超借西學“用世”思想的一個成果。同年九十月間,梁啓超聯契約志集股在上海創辦大同譯書局,他在《大同譯書局敘例》中指出辦譯書局的宗旨為:“以東文為主,而輔以西文,以政學為先,而次以藝學,至舊譯希見之本,邦人新著之書,其有精嚴,悉在採納,或編為叢刻,以便購讀,或分卷單行,以廣流傳,將以洗空言之誚,增實學之用,助有司之不逮,救燃眉之急難,其或憂天下者之所樂聞也。”由此可見,就在他宣示“人山”讀書的時候,“救世”的願望還是很強烈的。所以,他所選擇的種類,是“以政學為先,而次以藝學”,其目的是“增實學之用,助有司之不逮,救燃眉之急難”。
正如上面所言,學術與政治對他終究是一種矛盾,轉型期中國學人大多有一種突出的學術救國的急切感,儘管學術獨立與學術自由的精神正是建立現代學術的時代準則,但是欲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當然的選擇是放棄對政治、社會的干預,“躲進小樓成一統”。問題在於,對於梁啓超這樣的以救時救國為己任的青年來說,哪裡才是不受政治干預的學術空間呢?離開上海來到湖南時務學堂後,他沒能延續他心中那一點關門做學問的執著,很快就以更積極的態度介入教學與政治活動中,並且揭開了一場從“學術之爭”到“政爭”的歷史正劇的序幕。
1897年5月他所編輯的《西政叢書》出版問世,它可以看作是梁啓超借西學“用世”思想的一個成果。同年九十月間,梁啓超聯契約志集股在上海創辦大同譯書局,他在《大同譯書局敘例》中指出辦譯書局的宗旨為:“以東文為主,而輔以西文,以政學為先,而次以藝學,至舊譯希見之本,邦人新著之書,其有精嚴,悉在採納,或編為叢刻,以便購讀,或分卷單行,以廣流傳,將以洗空言之誚,增實學之用,助有司之不逮,救燃眉之急難,其或憂天下者之所樂聞也。”由此可見,就在他宣示“人山”讀書的時候,“救世”的願望還是很強烈的。所以,他所選擇的種類,是“以政學為先,而次以藝學”,其目的是“增實學之用,助有司之不逮,救燃眉之急難”。
正如上面所言,學術與政治對他終究是一種矛盾,轉型期中國學人大多有一種突出的學術救國的急切感,儘管學術獨立與學術自由的精神正是建立現代學術的時代準則,但是欲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當然的選擇是放棄對政治、社會的干預,“躲進小樓成一統”。問題在於,對於梁啓超這樣的以救時救國為己任的青年來說,哪裡才是不受政治干預的學術空間呢?離開上海來到湖南時務學堂後,他沒能延續他心中那一點關門做學問的執著,很快就以更積極的態度介入教學與政治活動中,並且揭開了一場從“學術之爭”到“政爭”的歷史正劇的序幕。
後記
這本小書是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
選擇梁啓超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對現代文學學科體制及其發展可能性的思考。現代文學發展到今天,我們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各種問題尤其是現代性問題的思考,已經不能僅僅停留在原有的文學史與文學理論框架內。搞清楚中國現代文學的"來龍"與"去脈"(即中國現代文學與清末民初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的關係),實現對20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構架及其基本特徵的認識,已經成為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現代文學研究界的急務。海內外學者如李歐梵、王德威、陳平原、夏曉虹等人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受前人的影響,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我也萌生了取消近代文學與現代文學的"歷史"分隔,實現兩個學科及其評價體系融會貫通的隱秘願望。在博士學習期間,這個願望已經變得越來越強烈,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梁啓超正處於近代文學與現代文學的交叉點上,作為轉型期中國社會歷史(當然包括文學)的親歷者,他具有無可替代的典型性。這個典型性就確保了梁啓超研究本身豐厚的意義。因此,我決心以梁啓超為研究對象,通過相關研究的開展與知識的積累來打通近現代文學學科體系,實現我個人知識的更新與生長。
其二是我對梁啓超的興趣由來已久。讀梁啓超的著述,每每讓人由衷地服膺其文字之熱力,人格之高尚,志氣之高遠,情懷之赤誠。我一再強烈感受到,若非有赤子之心,總不能譜寫如此篇章。然而,在梁啓超的生前身後,他始終備受爭議,政治上的批判不在少數,尤其有一種人格的懷疑不絕於縷。而綜觀梁氏一生,"流質易變"的現象也是非常突出的,這大概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選擇梁啓超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對現代文學學科體制及其發展可能性的思考。現代文學發展到今天,我們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各種問題尤其是現代性問題的思考,已經不能僅僅停留在原有的文學史與文學理論框架內。搞清楚中國現代文學的"來龍"與"去脈"(即中國現代文學與清末民初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的關係),實現對20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構架及其基本特徵的認識,已經成為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現代文學研究界的急務。海內外學者如李歐梵、王德威、陳平原、夏曉虹等人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受前人的影響,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我也萌生了取消近代文學與現代文學的"歷史"分隔,實現兩個學科及其評價體系融會貫通的隱秘願望。在博士學習期間,這個願望已經變得越來越強烈,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梁啓超正處於近代文學與現代文學的交叉點上,作為轉型期中國社會歷史(當然包括文學)的親歷者,他具有無可替代的典型性。這個典型性就確保了梁啓超研究本身豐厚的意義。因此,我決心以梁啓超為研究對象,通過相關研究的開展與知識的積累來打通近現代文學學科體系,實現我個人知識的更新與生長。
其二是我對梁啓超的興趣由來已久。讀梁啓超的著述,每每讓人由衷地服膺其文字之熱力,人格之高尚,志氣之高遠,情懷之赤誠。我一再強烈感受到,若非有赤子之心,總不能譜寫如此篇章。然而,在梁啓超的生前身後,他始終備受爭議,政治上的批判不在少數,尤其有一種人格的懷疑不絕於縷。而綜觀梁氏一生,"流質易變"的現象也是非常突出的,這大概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序言
三峽大學文學院組織出版“‘求索’語言文學學術文庫”,整體地展示本院教師最新的重要學術成果,第一批書稿已經交付出版社,即將面世。這是他們學科建設的重大舉措。學院領導向我介紹了他們的構想和當前的進展,囑咐我就此寫一點文字。我和三峽大學文學院及其前身宜昌師專中文系的多位同行交往幾十年,對學院的發展軌跡有所了解,可以藉此談談我對這個學術團隊的觀察和由此而生的感想。
從宜昌師專所在的北山坡,到今天三峽大學的葛洲壩與三峽大壩近邊依山傍水的主校區,地理距離並不遠,而幾十年來幾代人所經歷的創業歷程,卻是並不平坦單純,而有著十分豐富厚重的內涵。在學科建設中,傳統是一種無形的資源,無形的力量,文科尤其如此。沒有相當時間的積累,一個學術團隊不可能於朝夕間突兀而起,更難有持續發展的後勁。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的宜昌師專中文系的老師們,是一批非常敬業的園丁,傾注心力於教學,同時也在各自選定的領域學有專攻,功力紮實,學風樸實,撰寫過不少很有見地的論著,帶出了一批批後繼學者。本叢書的作者們,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而今正是治學的黃金年齡。他們曾分別到國內多所大學攻讀學位、進修和訪學,既仰承本校先行者們的純樸作風,又廣泛吸納校外、省外和國外多種學術營養,最近十年左右,陸續地開始嶄露頭角。
從宜昌師專所在的北山坡,到今天三峽大學的葛洲壩與三峽大壩近邊依山傍水的主校區,地理距離並不遠,而幾十年來幾代人所經歷的創業歷程,卻是並不平坦單純,而有著十分豐富厚重的內涵。在學科建設中,傳統是一種無形的資源,無形的力量,文科尤其如此。沒有相當時間的積累,一個學術團隊不可能於朝夕間突兀而起,更難有持續發展的後勁。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的宜昌師專中文系的老師們,是一批非常敬業的園丁,傾注心力於教學,同時也在各自選定的領域學有專攻,功力紮實,學風樸實,撰寫過不少很有見地的論著,帶出了一批批後繼學者。本叢書的作者們,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而今正是治學的黃金年齡。他們曾分別到國內多所大學攻讀學位、進修和訪學,既仰承本校先行者們的純樸作風,又廣泛吸納校外、省外和國外多種學術營養,最近十年左右,陸續地開始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