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昭義三軍請劉稹勾當軍務狀》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昭義三軍請劉稹勾當軍務狀
- 作者:李德裕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論昭義三軍請劉稹勾當軍務狀》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
《論昭義三軍請劉稹勾當軍務狀》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論昭義三軍請劉稹勾當軍務狀右,伏以元和中李師道自擅一方,久為桀逆。及王師壓境,天網四陳,劉悟頗識轉禍之機,乃有納忠之效。朝廷獎其歸命,寵遇優渥,待以信臣,...
聞昭義軍中畏懼石雄稍甚,如軍亂未定,且要石雄提挈精卒,自至澤州,移牒索亂軍頭首。如送出首惡,其餘不問,計必當無事。如指揮未定,且要分五百人,兼揀好將,鎮守端氏城。其端氏城是劉從諫近年修築,非常牢固。去年劉稹阻命,安全慶軍元在端氏,所以敢擾西界,今若分兵鎮守端氏,即翼城盡無可虞。...
會昌四年(844年),宰相李德裕調遣成德、魏博、河中等八鎮兵力攻打昭義軍,史稱“唐平劉稹澤潞之戰”。劉稹兵敗,被部將郭誼、王協殺死,全族被屠,傳首於京師。人物生平 會昌三年,劉從諫卒。大將郭誼等匿喪,用其侄劉稹權領軍務。時宰相李德裕用事,素惡劉從諫之奸回,奏請劉稹護喪歸洛陽,以聽朝旨。劉稹竟...
討劉稹制 門下:定天下者,致風俗於大同;安生人者,齊法度於畫一。雖晉之欒趙,家有舊勛,漢之韓黥,身為佐命,至於乾紀亂律,罔不梟夷,禁暴除殘,古今大義。故昭義節度劉悟,頃居海岱,嘗列爪牙,屬師道阻兵,王師問罪,三面開網,一境離心,乘此危機,遂能歸命。憲宗嘉其誠款,授以南燕,穆宗待...
《為濮陽公檄劉稹文》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為濮陽公檄劉稹文 足下前以肺肝,布諸簡素,仰承復命,猶事枝辭。夫豈告者之不忠,抑乃聽之而未審?擇福莫若重,擇禍莫若輕,一去不回者良時,一失不復者機事。噫嘻執事,誰與為謀?延首北風,心焉如灼。是以再陳禍福,用釋危疑,言不避...
宰相李德裕從維護中央政權的威信出發,堅決主張攻討,並調集八鎮兵馬,從四面向昭義鎮進伐。李郎中大概是詩人的一位友人,在這次討伐劉稹的軍事行動中,臨時充任攻討使或攻討副使這些職銜去襄贊軍務。詩人在昭應縣止宿的路上遇到了他,寫了這首送別詩。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將軍大旆掃狂童,詔選名賢贊武功...
843年,農曆癸亥年(豬年)。在我國是唐武宗在位時期,正值唐朝後期。中國紀年 843年,唐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會昌三年 歷史大事 武宗發兵討昭義 會昌三年(八四三)四月,劉稹既抗拒朝命,擅為留後。武宗命群臣集議昭義事宜。眾皆以為回紇餘黨未滅,又討昭義,國力不支,請暫以劉稹為該鎮留後。宰相李德裕力排...
對宦官、藩鎮略加抑制,並籍沒仇士良家財。會昌三年(843年)昭義軍節度使劉從諫卒,其子劉稹企圖割據澤、潞。他下令討伐,收復昭義鎮制止東方節度使擴大割據勢力。會昌五年(845年)下令滅除佛教,拆毀寺院,沒收寺院田產,勒令僧尼還俗為民,使大量寺院人口重新成為國家編戶。840一846年在位七年,卒謚廟號武宗。
會昌三年(843年)四月,劉從諫病卒,昭義節度使劉從諫之侄劉稹(?-844年),用昭義兵馬使郭誼的建議,秘不發喪,自領軍務。逼監軍崔士康奏稱劉從諫病重,請求朝廷任命其為留後。唐武宗李炎召集眾宰相商議,宰相多以為“回鶻餘燼未滅,邊邵猶須警備,復討澤潞,國力不支,請以劉稹權知軍事。”群臣及諫官亦皆贊成...
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昭義節度使劉從諫卒,其子劉稹擅領軍政;武宗怒,命王元逵為澤潞北面招討使,協同劉沔、王茂元一起攻討劉稹,王元逵攻宣務柵(在今河北隆堯西北),並在堯山(今河北隆堯縣西北)擊敗劉稹。以破劉稹功,加太傅、太原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食實封二百戶。大中九年(854年)去世。王元逵...
解朝政違使命案,此案發生於唐代。案件詳情 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四月,昭義節度使劉從諫病故。其子劉稹密不發喪,欲效仿河北藩鎮,父子相襲,乃逼監軍宦官崔士康奏稱劉從諫病重,請命其子為節度留後。為做得更逼真,又使劉從諫屬官姜豈奏求國醫為劉從諫治病。朝廷知其意,乃派中使解朝政前往問疾,以觀其...
能直言極諫科。歷邢州刺史。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昭義節度劉從諫死,其子劉稹反,嘏以城歸朝,授考功郎中。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擢中書舍人。二年李德裕之謫,崔嘏草制不盡書其過,貶端州刺史。余無考。著有《制誥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收錄,已佚。《全唐文》錄其文一卷54篇。
會昌三年(八四三),奉詔出兵討伐昭義劉稹叛亂,授任北面招討使,以功加檢校司徒、同平章事,封太原郡開國公。大中九年(八五五)正月,卒於本鎮,其子紹鼎繼任。吏部試題泄被劾 大中九年(八五五)三月,吏部試博學鴻詞科舉人,泄漏題目,被御史台彈劾。侍郎裴諗貶國於祭酒,郎中周敬復罰俸兩月,考試官...
以某愚見,不言劉稹終不能取,貴欲速擒,免生他患。昨者北虜才畢,復生上黨,賴相公廟算深遠,北虜即日敗亡。儻使北虜至今尚存,沿邊猶須轉戰,回顧上黨,豈能計除。天下雖言無事,若上黨久不能解,別生患難,此亦非難。自古皆因攻伐未解,旁有他變,故孫子曰:“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伏聞聖主...
會昌四年(844年),唐朝平定昭義軍劉稹的反叛後,升杜悰為左僕射、兼任門下侍郎。會昌五年(845年),杜悰罷相,外任劍南東川節度使,後歷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淮南節度使。當時淮南遭旱災,人民飢餓流亡,杜悰貪酒飲宴,不知民情,上表謊稱祥瑞,被罷節度使一職,以太子太傅的身份分司東都。再為宰相 大中元年(847年...
河朔型以外的中原、邊疆、東南型藩鎮都是非割據性藩鎮。其中只有澤潞劉稹、夏州楊惠琳、西川劉辟、浙西李錡曾有短暫叛亂。而且這些叛亂很快都被唐朝平定、攻滅。唐代藩鎮割據主要表現在河朔,而河朔割據又集中在三鎮。此外絕大多數藩鎮,其節度使的調任和派遣基本上由中央決定,不是割據性藩鎮。中原、邊疆、東南型藩鎮...
移河中節度使,率軍討伐昭義劉稹,再立戰功,加檢校司空。四年,出任河陽節度使。宣宗即位,移鎮鳳翔,除左龍武統軍,雄素為李德裕擢拔,大中二年(八四八)九月病卒。崔珙奏克復清水 大中二年(八四八)十二月,鳳翔節度使崔珙上奏,稱率軍擊破吐蕃,克復清水(今甘肅)。宣宗以清水原隸秦州(今甘肅秦安西北)...
能直言極諫科。歷邢州刺史。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昭義節度劉從諫死,其子劉稹反,嘏以城歸朝,授考功郎中。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擢中書舍人。二年李德裕之謫,崔嘏草制不盡書其過,貶端州刺史。余無考。著有《制誥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收錄,已佚。《全唐文》錄其文一卷54篇。
能直言極諫科。歷邢州刺史。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昭義節度劉從諫死,其子劉稹反,嘏以城歸朝,授考功郎中。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擢中書舍人。二年李德裕之謫,崔嘏草制不盡書其過,貶端州刺史。余無考。著有《制誥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收錄,已佚。《全唐文》錄其文一卷54篇。
會昌年間,昭義節度使劉稹作亂,趙犨隨父出征,參與了收復天井關的戰役,不久之後,又跟隨征討蠻族,轉戰溪洞一個月才攻克,斬獲甚眾,趙犨因功受封為忠武軍馬步都虞侯。乾符年間,王仙芝率領民眾在曹、濮二州起義,南攻汝、鄭等州,趙犨奉命率步騎兵數千人襲之,王仙芝南奔。黃巢攻陷長安後,唐僖宗逃奔蜀中...
對宦官、藩鎮略加抑制,並籍沒仇士良家財。會昌三年(843年)昭義軍節度使劉從諫卒,其子劉稹企圖割據澤、潞。他下令討伐,收復昭義鎮制止東方節度使擴大割據勢力。會昌五年(845年)下令滅除佛教,拆毀寺院,沒收寺院田產,勒令僧尼還俗為民,使大量寺院人口重新成為國家編戶。840一846年在位七年,卒謚廟號武宗。
對宦官、藩鎮略加抑制,並籍沒仇士良家財。會昌三年(843年)昭義軍節度使劉從諫卒,其子劉稹企圖割據澤、潞。他下令討伐,收復昭義鎮制止東方節度使擴大割據勢力。會昌五年(845年)下令滅除佛教,拆毀寺院,沒收寺院田產,勒令僧尼還俗為民,使大量寺院人口重新成為國家編戶。840一846年在位七年,卒謚廟號武宗。
能直言極諫科。歷邢州刺史。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昭義節度劉從諫死,其子劉稹反,嘏以城歸朝,授考功郎中。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擢中書舍人。二年李德裕之謫,崔嘏草制不盡書其過,貶端州刺史。余無考。著有《制誥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收錄,已佚。《全唐文》錄其文一卷54篇。
他抑制宦官權勢,迫仇士良致仕;妥善處置回紇亡國後部落侵擾北部邊境事宜;會昌三年(八四三),昭義劉稹密謀世襲割據,德裕力排眾議,主張討伐。他輔佐武宗指揮軍事,次年平定昭義,取得削藩戰爭的重大勝利,五年,支持武宗廢除佛教。會昌六年,宣宗即位後,牛黨白敏中、崔鉉相繼掌權,李德裕一再被貶。卒年六十三歲...
會昌中,昭義節度使劉從諫卒,其子劉稹擅領軍政;武宗怒,誅之。命鄰藩分地而進討,以元逵為北面招討使。詔至之日,出師次趙州,與魏博何弘敬同收山東三州。元逵進攻邢州,俄而賊將裴問、高元武降元逵,王釗、安玉降何弘敬,並拔三郡。累遷檢校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破劉稹功,加太傅、太原郡開國公...
能直言極諫科。歷邢州刺史。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昭義節度劉從諫死,其子劉稹反,嘏以城歸朝,授考功郎中。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擢中書舍人。二年李德裕之謫,崔嘏草制不盡書其過,貶端州刺史。余無考。著有《制誥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收錄,已佚。《全唐文》錄其文一卷54篇。
幼讀詩書,累授鎮州右司馬。大和八年(834年),襲任成德節度使,忠於唐朝,貢賦不絕。開成二年(837),迎娶唐憲宗孫女壽安公主。會昌三年(843年),授北面招討使,參與討平昭義節度使劉稹叛亂,拜檢校司徒、同平章事,冊封太原郡公,累遷檢校太傅。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去世,獲贈太師,諡號為忠。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