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巴蜀文化

論巴蜀文化

本書對秦統一前巴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歷史問題進行了考證和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論巴蜀文化
  • 作者徐中舒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2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頁數: 236
定價: 20.00元
裝幀: 平裝
ISBN: 9787806594698

作者簡介

徐中舒(1898~1991)
中國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初名道威。安徽懷寧(今安慶市)人。1925年考入國立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1928年任復旦大學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所撰《古詩十九首考》一文受陳寅恪賞識,1930年經其推薦,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任編輯員,兩年後升為研究員。在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年,發表一系列學術論著,受到學術界的重視。30 年代初期參加整理清代內閣大庫所藏明清檔案,頗著成績;同時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兼課,講授“殷周史料”。1934年與容庚等共同發起成立考古學社。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應中英庚款和四川大學協聘,任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從40年代起,他先後還在樂山武漢大學、成都燕京大學、華西協和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執教。1949年以後除繼續擔任川大教授外,併兼西南博物館和四川博物館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國務院古籍整理小組顧問、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中國古文字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以及《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徐中舒長期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先秦史和古文字學是其主攻方向,對明清史和四川地方史的研究也有顯著貢獻。他在治學方法上,除繼承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 外,擴大研究視野,力求掌握全面,儘量利用有關學科的科學知識,聯繫補充,以體現歷史本身的完整性。他熟悉先秦文獻,既能得心應手地運用這些資料,又具有巨觀素養,善於把田野考古、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工藝學諸方面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反覆論證,力求其是。他強調研究古文字學應和古史研究相結合。他的研究成果豐碩。有關中國古典文學的論文有《木蘭歌再考》、《五言詩發生時期的討論》等。古史和古文字方面有《耒耜》、《再論小屯與仰韶》、《〈左傳〉的作者及其成書年代》、《論〈戰國策〉的編寫及其有關蘇秦諸問題》、《論周代田制及其社會性質》、《論西周是封建社會——兼論殷代社會性質》、《陳侯四器考釋》、《金文嘏辭釋例》、《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甲骨文中所見的儒》、《西周牆盤銘文箋釋》、《西周利簋文箋釋》、《周原甲骨初論》等論文,論證古史、考辨文字,不乏獨到的見解。從40年代開始,還對四川地方史進行研究,撰寫《巴蜀文化初論》、《續論》、《論〈蜀王本紀〉成書年代及其作者》、《〈交州外域記〉蜀王子安陽王史跡箋證》等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