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善亦進惡亦進》是吳稚暉所著作品,出自於《吳稚暉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善亦進惡亦進
- 作者:吳稚暉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吳稚暉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編者:金以林
作者簡介,編者簡介,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吳稚暉,名,後名敬恆,字稚暉,生於1865年3月25日,江蘇陽湖縣(今武進縣)人,近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哲學家、書法家。吳氏熱心政治,卻從不為官,早年曾主張改良,後傾向排滿革命,既是近代中國傳播無政府主義思想的旗手,也是宣傳三民主義的幹將、國民黨的重要元老。他一生致力於教育普及,提倡科學,倡導國音統一與勤工儉學,參與創辦里昂中法大學,對近代教育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代表作有《盦客座談話》、《上下古今談》,《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及人生觀》等。
編者簡介
金以林,1967年12月生於北京。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民國政治史、國民黨黨史、教育史。主要著作有《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蔣介石“最高領袖”地位是如何確立的》、《近代中國大學研究:1895—1949》、《大學史話》、《中共黨史辨疑》等。馬思宇,1987年6月生於哈爾濱。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
作品原文
就極小之範圍以論善惡,其套用於人事,而有適當與不適當自分為兩種之“行為”。若其能為適當與能為不適當,止是一種之“力量”。力量由相模擬相衝動,以至紛極頤之牽互,隨智識發達,渾合而增長,模擬與衝動,換言之:即為教化。時人之言教化,但就希望之目的言之,故覺教化之能事,所以進人於善,退人於惡。殊不知教化欲使人進退善惡之先,必先予人以分辨善惡之力量。分辨善惡之力量乃增長於智識。而智識之套用豐於適當者,自亦必豐於不適當。故若善進而惡不進,而教化之能事,遂不信矣。
然如何而名之曰適當而善?如何名之曰不適當而惡?此本不能擴之於任何之範圍而皆通,止於時間之一節,由空間之一部,而特別為之界說。在此一節此一部之所謂善者,必合於此一節此一部之進化者也。所謂惡者,必為其退化者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