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分進化論

《俱分進化論》是章太炎所著作品,出自於《章太炎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俱分進化論
  • 作者:章太炎
  • 作品出處:章太炎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近世言進化論者,蓋昉于海格爾氏。雖無進化之明文,而所謂世界之發展,即理性之發展者,進化之說,已櫱芽其間矣。達爾文、斯賓塞爾輩套用其說,一舉生物現象為證,一舉社會現象為證。如彼所執,終局目的,必達於盡美醇善之區,而進化論始成。同時即有赫衰黎氏與之反對。赫氏持論,徒以世運日進,生齒日繁,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所以給其欲求者,既有不足,則相爭相殺,必不可已,沾沾焉以貧乏失職為憂,而痛心於彗星之不能拂地,以埽萬物而剿絕之。此其為說,亦未為定論也。當海格爾始倡“發展論”時,索賓霍爾已與相抗,以世界之成立,由於意欲盲動,而知識為之仆隸。盲動者,不識道途,惟以求樂為目的,追求無已。如捷足者之逐日月,樂不可得,而苦反因以愈多。然後此智識者,又為意欲之諍臣,止其昌狂妄行,與之息影於蔭下也。則厭世觀始起,而稍稍得望涅槃之門矣。其說略取佛家,亦與僧佉論師相近,持論固高,則又苦無證據。雖然,吾不謂進化之說非也。即索氏之所謂追求者,亦未嘗不可稱為進化。若雲進化終極,必能達於盡美醇善之區,則隨舉一事,無不可以反唇相稽。彼不悟進化之所以為進化者,非由一方直進,而必由雙方並進,專舉一方,惟言智識進化可爾。若以道德言,則善亦進化,惡亦進化;若以生計言,則樂亦進化,苦亦進化。雙方並進,如影之隨形,如罔兩之逐影。非有他也,智識愈高,雖欲舉一廢一而不可得。曩時之善惡為小,而今之善惡為大;曩時之苦樂為小,而今之苦樂為大。然則以求善、求樂為目的者,果以進化為最幸耶?其抑以進化為最不幸耶?進化之實不可非,而進化之用無所取,自標吾論曰《俱分進化論》。
善惡苦樂之並進也,且無以社會明之,而專以生物明之。今夫有機物界以乳哺動物為最高,在乳哺動物中,又以裸形而兩足者為最高,無爪牙而能御患,無鱗毛而能禦寒,無羽翼而能日馳千里,此非人之智識,比於他物為進化歟?以道德言,彼雖亦有父子兄弟之愛,顧其愛不能持久,又不知桄充其愛,組織團體以求自衛,聚麀之醜,爭食之情,又無時或息也。人於前者能擴張之,於後者能禁防之,是故他物唯有小善,而人之為善稍大。雖然,人與百獸,其惡之比較為小乎?抑為大乎?虎豹以人為易與而啖食之,人亦以牛羊為易與而啖食之。牛羊之視人,必無異於人之視虎豹,是則人類之殘暴,固與虎豹同爾。虎豹雖食人,猶不自殘其同類,而人有自殘其同類者!太古草昧之世,以爭巢窟、競水草而相殺者,蓋不可計,猶以手足之能,土丸之用,相觝相射而止。國家未立,社會未形,其殺傷猶不能甚大也。既而團體成矣,浸為戈矛劍戟矣,浸為火器矣,一戰而伏屍百萬,蹀血千里,則殺傷已甚於太古。縱令地球統一,弭兵不用,其以智謀攻取者,必尤甚於疇昔。何者?殺人以刃,固不如殺人以術,與接為構,日以心斗,則驅其同類,使至於悲憤失望而死者,其數又多於戰,其心又慘於戰,此固虎豹所無,而人所獨有也。由是以觀,則知由下級之乳哺動物,以至人類,其善為進,其惡亦為進也。以生計言,他物所以養欲給求者少,惟人為多。最初生物,若阿米巴,若毛柰倫,期於得食而止耳。視覺、聽覺、嗅覺皆未形成,則所以取樂者少,魚亦期於得水而止,鳥亦期於得木而止耳。供鰍以毛嬙、西施,樂 以鈞天、九韶,彼固無所于樂也。乳哺動物愈進化矣,幼眇之音,姝麗之色,芳澤之氣,至於蝯、狙而能樂之,其所樂者,亦幾微也。一昔而得之,而不為甚樂,一昔而失之,而亦不為甚苦,故苦樂之量必小。若人則非獨有五官之樂也,其樂固可以恆久,自五官而外,其樂又有可以恆久者,於是攝受之念始成,衽席之情,床笫之樂,芻豢之味,裘帛之溫,無不可以常住。其始徒以形質現前為樂,其後則又出於形質以外,由飽暖妃匹而思土地,由土地而思錢帛,由錢帛而思高官厚祿。土地歟?錢帛歟?高官厚祿歟?此固不可直接以求樂者,而求樂之方便,必自此始。有此而後飽暖妃匹之欲,可以無往不遂也。雖然,其始之樂此者,為間接以得飽暖妃匹之欲,其卒則遂以此為可樂,而飽暖妃匹之欲,亦或因此而犧牲之。又其甚者,則以名譽為樂,而土地錢帛、高官厚祿亦或因此而犧牲之。此其為樂,豈他動物所敢望者?然而求此樂者,必非可以一踴獲也,將有所營畫而後獲之。下者奔走喘息,面目黎黑,以求達其五官之欲,其苦猶未甚也。求土地者,求錢帛者,求高官厚祿者,非直奔走喘息、面目黎黑而已,非含垢忍辱則不可得。今夫動物之情雖異,而其喜自尊貴,不欲為外物所陵藉者,則動物之同情也,必不得已,而至於含垢忍辱,笞我詈我,蹍我踐我,以主人臧獲之分而待我,我猶鞠躬磬折以承受之,此其為苦,蓋一切生物所未有也。雖求名譽者,寧或異此?於世俗之名譽,求之之道,固無以愈於前矣。道德、功業、學問之名譽,於名譽為最高,其求之亦愈艱苦。有時而求此道德、功業、學問之名,乃不得不舉此道德、功業、學問之實而喪之。有時而求此道德、功業、學問之名,乃不得不舉此可以受用道德、功業、學問之名者而亦喪之,殺身滅種,所不恤矣!此其為苦,則又有甚於前者,以彼其苦而求是樂,其得之者猶可以自喜也,而不得者十猶八九。藉令得之,猶未知可以攝受否也?藉令可以攝受,受之愈樂,則舍之也愈苦。佛說諸天終時,現五衰相,其苦甚於人類。今觀富貴利達之士,易簀告終,其苦必甚於貧子;貧子之死,其苦必甚於牛馬,牛馬之死,其苦必甚於魚鱉。下至腔腸、囊狀、桑葚諸物,而死時受苦之劑量,亦愈減矣。是不亦樂之愈進者,其苦亦愈進乎?
上來所說,善惡苦樂同時並進,唯舉一二事證,今更求其原理,並舉例以明之。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章太炎(1 8 6 9—1 9 3 6),名炳麟,太炎是其號。浙江餘杭人。清末參加維新運動。1900年剪辮髮,立志革命。1903年因鼓吹革命被上海租界當局逮捕入獄。1906年出獄後,東渡日本,主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1911年上海光復後回國,任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因反對袁世凱,1913年起為袁氏所禁錮,袁死後獲釋。後參與孫中山所領導的護法戰爭。晚年因不滿蔣介石獨裁而在蘇州設章氏國學講習會,以講學為業。魯迅評價其為“有學問的革命家”。代表作有《訄書》、《國故論衡》、《齊物論釋》、《新方言》、《文始》等。著述生前編為《章氏叢書》及其《續編》。編者簡介姜義華,江蘇揚州人。1939年出生,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史學理論研究。代表作有《章太炎思想研究》、《天下為公:孫中山思想家剪影》、《百年蹣跚——小農中國的現代覺醒》、《理性缺位的啟蒙》、《現代性:中國重撰》、《中華文明的根柢》、《新譯禮記讀本》、《章炳麟評傳》等。合著有《史學導論》等。策劃百卷本《中華文化通志》。主編《康有為全集》、《胡適學術文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