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北宋對西夏外交的失敗 主題詞 外交 北宋 西夏 責任者 張煉著 出版時間 1994 ISSN 刊名 1004-3926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
北宋在汴梁設定許多外交接待館驛,作為國家接待各國使節的地方。遼在都亭驛,西夏在都亭西驛,高麗在梁門外安州巷同文館,回鶻、于闐在禮賓院,三佛齊、真臘、大理、大食(喀喇汗)等國家在瞻雲館或懷遠驛。對外開放 宋朝首都開封,...
元豐年間,由於北宋兩次對西夏戰爭都以失敗告終,宋神宗遂於元豐八年(1085)憂忿而死。宋神宗死後,他年方十歲之子宋哲宗即位,哲宗的祖母高太后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做宰相,新法全部被廢掉,變法派人物被斥逐流放。史稱“元祐更化”。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稱邦泥定國或大白高國。因其在西北,故稱之為西夏。前期和遼、北宋,後期與金朝並立。歷經十帝,享國189年。從881年李思恭任定難軍節度使起,李氏政權總計...
二、熙寧元豐時期對西夏戰略進攻政策的形成 三、熙寧元豐時期反戰論的主張及其影響 四、元袥時期綏撫西夏政策的形成 五、宋妥協退讓政策的失敗與紹聖元符拓邊政策的形成 六、宋徽宗時期拓邊政策的發展 第四章 北宋末期及南宋與西夏...
《博雅史學論叢·中國史·拓邊西北:北宋中後期對夏戰爭研究》是《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一書的姊妹篇,借鑑當代軍事戰略理論,把宋夏戰爭作為整合軍事學和歷史學研究的古代案例,詳細考察了北宋中後期對西夏戰爭的進程,從...
北宋寶元二年(1040年)三月西夏景宗元昊進攻宋朝起,相繼發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三次大規模戰役,都以宋軍失敗而告終。雖宋在屢敗之餘揚言要重整決戰,但實際上想與西夏握手言和。西夏雖屢勝但均系慘勝,但所掠奪所獲卻...
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人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與宋朝的外交關係正式破裂。次年,為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進犯北宋邊境,於三川口大敗宋兵(三川口之戰),集兵於延州城下,準備攻城。
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占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國。[9-11] ...
但西夏另一路遇到宋朝原州(今寧夏固原)知州景泰的頑強阻擊,西夏士兵全軍覆滅。西夏景宗李元昊直搗關中的美夢就此破滅。慶曆和議 北宋與西夏之間發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三次大規模戰役,都以宋軍失敗而告終。雖宋在屢敗之...
宋仁宗也委曲求全予以應允,而條件是遼朝須約束西夏與宋和談。因此,在遼宋和好之後,遼夏關係惡化並發生戰爭。遼興宗兩次親征西夏,均遭失敗,而西夏最後願意向遼朝稱臣進貢。遼道宗繼位後,清寧九年(1063年,北宋嘉祐八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