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是江澤民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時間是2009年4月。

全書收入江澤民1983年至2008年間關於信息技術產業和信息化問題的重要論文、報告、講話、文章27篇,附錄2篇,其中許多文稿是首次公開發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 創作年代:當代
  • 作者:江澤民
  • 首版時間:2009年4月
  • 字數:約18萬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1983年8月至2008年11月間江澤民論述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信息化問題的重要論文、報告、講話、文章共27篇,附錄2篇。20世紀下半葉以來,以信息技術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迅猛發展。信息技術的普及套用對世界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軍事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江澤民始終高度重視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準確把握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一系列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加快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和戰略方針,就加快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作出了大量重要論述。2008年10月,江澤民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的重要論文,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經驗作了總結,對信息技術產業未來發展的前沿問題進行了探索。本書收入了江澤民作為我國信息技術產業主管部門領導者、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在不同時期關注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信息化問題的重要論述,集中反映了江澤民在這方面的重要思想和理論成果。

作品目錄

代序(2008年11月8日)
一、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2008年10月28日)
二、美國、加拿大電子工業考察報告(1983年8月10日)
振興我國電子工業(1983年9月11日)
加快電子工業發展,迎接新技術革命挑戰(1984年2月10日)
逐步探索出一條中國式的電子工業發展之路(1984年2月21日)
推動我國電子工業快速協調發展

創作背景

2008年10月,江澤民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的重要論文,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經驗作了總結,對信息技術產業未來發展的前沿問題進行了探索。這些重要思想和研究成果,對於推動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推進我國信息化進程,加快我國科技創新步伐,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了幫助廣大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和科技工作者,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和推進信息化的重要論述,我們將江澤民同志在不同時期的相關論著彙編為《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一書。

作品思想

《代序》(2008年11月8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會見《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學習研討會代表時的講話。講話回顧了作者對於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問題進行長期研究的歷程,闡述了發展我國信息技術產業、建設信息技術產業強國的目標和任務。講話指出:信息技術產業是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已經成為經濟成長的倍增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產業升級的助推器,是國際競爭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我們應該充分認識信息技術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把握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趨勢,抓住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關鍵,加大信息技術產業的政策扶持,把信息技術產業政策放在經濟政策體系的優先位置。講話特別指出:要把信息化作為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核心,積極採用電子信息技術帶動和提升武器裝備的體系對抗能力,加快信息化軍隊建設步伐。
《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2008年10月28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第10期上發表的論文。文中論述了信息技術產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趨勢、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特徵,提出了新時期發展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戰略和政策取向。論文指出:信息技術是科技創新的前沿領域,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是新軍事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信息技術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成為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也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我們應立足中國國情,樹立全球思維,超前研究部署,統籌規劃安排,明確產業定位,提出和部署新的發展戰略,不失時機地實現信息技術產業的新跨越。我們必須堅持自主可控、開放兼容、融合集成、軍民互動、市場導向、跨越發展的方針,實現信息技術產業從規模速度型向創新效益型轉變,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道路。我們要瞄準技術前沿,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發揮國內市場優勢,以套用帶動產業發展;堅持在開放中發展,提高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注重政府和市場聯動,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我們要突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注重發展微電子、計算機、軟體、關鍵元器件及其材料等核心基礎產業,以及寬頻移動通信、下一代網路、信息服務等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我們要完善信息技術產業政策,把信息技術產業政策放在經濟政策體系的優先位置,突出政府的有效引導,明確戰略方向,制定市場規則,完善體制機制,健全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是,突破核心技術、提升創新能力。
《美國、加拿大電子工業考察報告》(1983年8月10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率團赴美國、加拿大考察後給國務院的報告。此次考察是我國派代表團對美國、加拿大兩國電子工業進行的首次考察,時任電子工業部部長的江澤民同志擔任代表團團長。報告指出:我國電子工業科學技術落後,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同時,應該利用國際有利形勢,爭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引進人才。這是提高工作起點、加速發展我國電子工業的重大措施。報告提出四點建議:(一)積極引進美國、加拿大電子技術,以積體電路、計算機為我國電子工業的主要發展重點,首先突破;(二)探索在美國開辦研究發展公司,作為吸收和引進美國技術的一種重要形式;(三)加強人才交流,開展合作研究;(四)爭取利用合資經營的形式,引進技術,學習經營管理方法,並努力進入國際市場,學會競爭,在競爭中不斷提高我國電子工業水平。
《振興我國電子工業》(1983年9月11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文章。文中就發揮電子工業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建立合理的電子工業產業結構、集中力量抓好重點項目、推進科技進步和智力開發等問題進行了論述。文章指出:電子技術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我們要加快電子工業發展,使電子工業部門成為軍事電子技術裝備部、國民經濟電子技術裝備部和人民文化生活電子產品供應部。大力開發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生產資料類產品,已成為電子工業發展的一個緊迫問題。必須堅持為重點建設和各行各業技術改造服務的方向。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有取有舍,集中力量抓重點,抓最關鍵的技術,抓最重要的產品和對全局影響最大的建設項目。要從全局和戰略上考慮,堅決縮短戰線,分清主次緩急,做好統籌安排。文章強調,科學技術進步和智力開發是電子工業賴以發展的基礎,人才開發是關鍵,要努力造就高水平科技人才。
《逐步探索出一條中國式的電子工業發展之路》(1984年2月21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全國電子工業廳局長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報告分析了我國電子工業面臨的新形勢,闡述了我國電子工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構想和“六五”計畫後兩年的任務,提出了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強調要逐步探索出一條中國式的電子工業發展之路。報告指出:電子技術是當代先導技術,代表著新的生產力。電子技術特別是微電子技術發展和套用,關係到一個國家新技術革命的廣度、深度和經濟發展水平。我國電子工業必須在產品技術上實現戰略轉變,在產業結構上實現重大變革,在人才結構上要有重大變化,各類人員知識結構也必須相應改變。電子工業要在推進我國新技術革命中發揮作用,關鍵是加快自身革命,不但要有“量”的增長,更要在電子工業領域率先套用微電子技術改造現有各類產品,使其有一個新的“質”的轉變。在發展道路上,要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點,積極引進先進適用技術,力求跨越某些傳統工業發展階段以贏得時間。報告提出了發展我國電子工業的總構想,要求到2000年實現電子工業年總產值比1980年翻三番,主要產品和生產技術達到世界先進工業國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這個目標比當時國家要求各國民經濟部門達到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技術水平超前10年。
《電子工業對外貿易及其發展方針》(1984年8月20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國際貿易》雜誌1984年第8期上發表的文章。文章指出:電子工業是發展異常迅速的一門新興工業,其技術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技術進步進程,其自身發展必須先行一步。我們將結合重點建設和技術改造積極利用外資和引進先進技術。技術引進既要適合我國電子工業實際情況,又要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有利於增強我國自力更生能力;在平等互利的條件下通過多種途徑擇優引進。我們的技術引進,不僅會注意引進先進的單機、生產線等“硬體”,也將會更加重視引進“軟體”,包括購買技術訣竅、專利、技術資料、製造圖紙等。
《加快發展我國計算機工業》(1984年9月5日)這是江澤民同志在計算機展覽會記者招待會上講話的摘要。講話指出:沒有電子計算機就沒有現代化。電子工業部已經確定,把電子計算機列為發展電子工業的戰略重點之一,並把微型計算機作為一個突破口,促進電子計算機工業全面協調發展。要堅定不移地貫徹面向套用的方針,通過抓套用促進科研和生產;要努力提高科研、設計、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國產化水平,建立我國計算機工業;要採取分階段發展、跳躍式前進的創新戰略,走中國式的電子工業現代化建設道路;要堅持全國一盤棋,打破條塊分割、部門分割,統籌規劃,擇優支持;要堅持對外開放,引進技術和資金,推進技術進步;要堅持有限目標、突出重點的方針,以微型計算機套用和製造為重點,根據需要相應發展大中小型計算機;要大力加強計算機服務業建設;要堅持改革,簡政放權。
《振興電子工業,促進四化建設》(1984年9月16日)這是江澤民同志在《紅旗》雜誌1984年第18期上發表的文章。文章分析了世界新技術革命形勢下我國電子工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加快發展我國電子工業必須採取的重大措施。文章指出:電子科學技術具有易於與其他科學技術結合、向許多領域滲透的特性,其廣泛套用能夠促進其他方面科學技術進步,引起整個社會經濟結構乃至人類生活的深刻變革。文章強調,加快發展我國電子工業,必須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借鑑國外的有益經驗,堅持改革,勇於創新,認真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切實解決電子工業的戰略地位問題,並制定相應的對策;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統籌規劃,加強行業管理;實行有限目標、突出重點的方針;進一步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積極引進和採用世界先進科技成果。
《開創電子工業為四個現代化建設服務新局面》(1985年1月28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全國電子工業廳局長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報告指出:在“七五”期間,電子和信息產業要實現兩個轉移,一是把電子和信息產業的服務重點轉移到為國民經濟、為四個現代化建設、為整個社會生活服務的軌道上來;二是電子工業發展要轉移到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和通信裝備為主體的軌道上來。實現兩個轉移是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子工業體系的必由之路。為此,要處理好電子技術套用和電子設備製造的關係、新興電子工業和傳統產業的關係、軍品和民品的關係。努力抓好積體電路、計算機、通信裝備、軟體等重點領域發展,突出重點、擇優扶植,加強科研和生產的結合,主動搞好協作配套。為加快電子工業發展,報告要求搞好電子工業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擴大企業自主權,下放企業,發展經濟聯合,推進社會化、專業化大生產;進一步對外開放,走引進、消化、開發、創新的路子,提高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的起點。
《認真研究解決我國電子工業建設面臨的問題》(1985年6月1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率團赴日本考察後給國務院報告的一部分。報告指出:應該加強電子工業建設巨觀控制,克服過於分散現象。對一些需求量大的重要產品生產能力建設,要在國家統籌規劃下集中進行,走大生產的路子。應該調整科學技術工作結構,加強生產技術和專用生產裝備研究開發。科研開發要走“兵”要精、“武器”要好的路子,要集中資金,按照發展重點,建設和改造幾個裝備精良的研究所,提高其活力,使研究機構真正起到開拓者作用。要按照微電子工業特點,注意工業結構縱向綜合和橫向綜合的趨勢。
《我國電子工業發展戰略問題》(1985年6月5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1985年《中國機械電子工業年鑑》上發表的文章。文中分析國外電子工業發展趨勢和我國電子工業現狀,論述發展我國電子工業的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提出了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採取的方針政策和措施。文章指出,我國電子工業既面臨著嚴峻挑戰,又存在良好的發展機會。在挑戰和機會面前,制定並實施相應發展戰略和對策,加強巨觀指導,確是當務之急。要處理好電子技術套用和電子設備製造的關係,堅持把套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處理好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係,堅持為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及其發展服務;處理好軍品和民品的關係,堅持保軍轉民;處理好計畫指導和競爭的關係,在統籌規劃下提倡和鼓勵競爭,在開展競爭中加強引導。文章強調,我國電子工業的戰略目標是:以電子工業“翻三番,超十年”,保國民經濟翻兩番。文中就實現這一目標提出了具體對策和措施。
《論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新特點和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戰略問題》(1989年5月26日)這是江澤民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1989年第6期上發表的論文。文中分析了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新特點和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戰略。論文指出:進入80年代,世界電子信息產業以磅礴的氣勢高速發展,電子信息技術的套用已經更廣泛地滲透到國民經濟和軍事套用的各個方面,信息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的一種資源。電子信息技術是振興我國經濟的一種有效倍增器,是現實滲透性最強、發揮作用最大的新技術。要通過調整產業政策,將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擺到國家戰略重點的位置上,要立足於自己的力量,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引進技術為輔,著眼於國家長遠利益,正確處理基礎研究、套用研究、開發研究的關係,借鑑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結合我國情況,有所發明,有所創新。論文強調,電子信息產業要走集約經營、規模經濟的發展道路,要把產業從當前分散、重複的狀況逐步引向聯合。
《實現金融管理電子化》(1993年6月1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視察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時講話的要點。講話闡述了建立金融衛星通信網、實現金融電子化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講話指出:實行金融電子化,控制現金流通量,有利於防止和減少因為現金管理不嚴而產生或加劇的腐敗行為,現金供應壓力也可以大大減少。講話強調,金融管理不能搞相互分割、相互封鎖,應該搞現代化的矩陣式管理。要下決心把金融衛星通信網搞起來,這可以說是我們金融管理上的一次革命性變革。這不僅僅是個管理問題、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有利於我們國家和社會安定團結,有利於整個國民經濟健康順利發展。
《加快發展我國的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2000年3月3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參加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九屆三次會議的黨員負責同志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講話就信息網路化帶來的深刻變化和嚴峻挑戰提出了應對的基本方針。講話指出:信息網路化迅速發展,對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社會等領域產生了深刻影響。我們要抓住信息網路化發展帶來的機遇,加快發展我國的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並在經濟、社會、科技、國防、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積極加以運用。同時,我們也應該高度重視信息網路化帶來的嚴峻挑戰。領導幹部必須加緊學習網路化知識,高度重視網上鬥爭問題。我們的黨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組織工作、宣傳工作、民眾工作,都應該適應信息網路化的特點。對信息網路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網路化發展中占據主動地位。
《在第十六屆世界計算機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2000年8月21日) 講話回顧了20世紀科技革命的輝煌成就,論述了信息技術對21世紀人類發展的作用。講話指出:我們應該深刻認識信息技術的偉大力量,積極推進信息技術發展。信息資源已經成為與物質資源同等重要的資源,其重要作用正在與日俱增。各國信息網路化水平目前還很不平衡。已開發國家具有信息技術優勢,擁有越來越多的信息資源,成為信息富國;開發中國家信息技術相對落後,在信息化方面相對貧困。已開發國家有義務在技術、資金、人才方面幫助開發中國家,加快他們的信息化進程。講話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信息產業,正在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我們的戰略是:在完成工業化的過程中注重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工業化水準,在推進信息化的過程中注重運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後發優勢,努力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
《努力完成我軍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2000年12月11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講話指出:信息技術在現代戰爭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高技術戰爭,是以信息化為主要特徵的。新軍事變革,實質上是一場軍事信息化革命。信息化正在成為軍隊戰鬥力的倍增器,信息化戰爭將成為21世紀的主要戰爭形態。我們必須乘國家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之勢,在加強軍隊機械化建設的同時,加快軍隊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帶動機械化,最大限度地發揮後發優勢,努力爭取我軍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
《推動我國信息網路快速健康發展》(2001年7月11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中共中央舉辦的法制講座上的講話。講話分析了信息網路化的發展對政府管理和社會管理提出的新問題,提出了充分運用法律手段搞好對信息網路的管理工作,以推動信息網路快速健康發展的任務。講話指出:要充分認識依法保障和促進信息網路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加強和完善信息網路立法,加強信息網路方面的執法和司法,積極參與國際信息網路方面規則的制定,加強信息網路管理人才的培養。
《加快我國的信息化建設》(2001年8月25日)這是江澤民同志為《中國信息化探索與實踐》一書所作的序。文章指出:信息化是一場帶有深刻變革意義的科技創新。要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把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擺在重要戰略位置。推進我國信息化建設,必須進行全社會的協同,抓緊建立和完善與信息化相適應的巨觀調控和管理的體系結構。要加強信息和網路安全管理,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的積極作用,努力提高信息和網路安全的研究開發水平。必須重視提高全民族的信息化知識及使用能力,通過信息化建設,使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有一個大的提高。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2002年11月8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報告指出: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建設信息化軍隊》(2002年12月27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講話的主要部分。講話分析了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發展及其戰略影響,就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進行了全面論述。講話指出:信息化是新軍事變革的核心。人類社會的戰爭形態正由機械化戰爭轉變為信息化戰爭。信息化武器裝備將成為軍隊作戰能力的關鍵因素,非接觸、非線式作戰將成為重要作戰方式,體系對抗將成為戰場對抗的基本特徵,太空將成為國際軍事競爭新的戰略制高點。我們要在更高的起點上謀劃軍事鬥爭的準備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快我軍由機械化半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變,建設信息化軍隊,全面提高我軍的威懾和實戰能力。我們要正確處理機械化和信息化的關係,以機械化為基礎,以信息化為主導,以信息化帶動機械化,以機械化促進信息化,推動軍隊信息化加速發展。要努力推進機械化和信息化的複合發展,爭取用20年的時間,基本實現軍隊機械化,使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再經過30年的發展,完成建設信息化軍隊的戰略準備。我們必須著眼於科學技術及信息化戰爭的發展趨勢,高度關注未來可能出現的重大新技術,注重技術創新,爭取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戰略性、前瞻性、關鍵性技術和裝備,鍛造我軍信息化作戰的“殺手鐧”。我們要以提高信息化作戰能力為目的,積極穩妥地推進我軍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我們必須按照未來戰爭的要求,確定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
《努力把握微電子、軟體和計算機產業的技術主動權》(2006年12月10日) 這是江澤民同志與我國微電子、軟體和計算機領域的部分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和專家座談時的講話。講話回顧了我國微電子工業發展的歷程,指出了我國微電子工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講話指出:微電子工業不僅是電子工業的基礎,而且已經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靠我們自己。從長遠發展看,我國應該有自己完整的可控的軟體技術體系和計算機技術體系。不建立起這兩個體系,我國一些關鍵領域的信息安全就難以保障。軟體人才是軟體發展的核心和基礎。軟體產業發展,既要立足於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建立新型產業體系,更要兼顧技術創新、高素質人才培養和就業安排,力爭走在世界前列。講話強調,加快微電子、軟體、計算機等產業發展,形成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增強核心技術能力,是國家戰略層次的問題,要體現國家戰略的驅動作用。要採取強有力的組織措施,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避免各行其是、分散操作,爭取在一個較短時間內逐步取得技術主動權。

出版信息

書名
ISBN
出版社
出版日期
作者
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9787313056108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9年4月1日
江澤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