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在春節或有婚嫁喜慶時,都和接“路頭”、請“路頭”。春節的接路頭、請路頭都在正月初五舉行。中國民間傳說這一天是路頭神的誕辰,目的是希望受到財神爺的保佑,發財致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請路頭
- 性質:中國民俗
- 舉辦日期:正月初五
- 目的:希望受到財神爺的保佑,發財致富
節日民俗,風俗習慣,歷史溯源,演變過程,年初一,上元節,年晝飯,
節日民俗
正月初五從五更開始,人們就敲鑼放爆仗接路頭了,以爭先得到利市。以後越提越早,擔心遲了“路頭財神”被別人接去。所以到後來竟有在正月初四晚上就把路頭接來供起的。有人曾寫過這樣一首詩描述人們的此種心情:“五日財神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搶路頭。”
初五早晨的早餐一般都只吃薺菜炒年糕和麵條,叫做路頭糕和路頭面。以往商店裡對正月初五接路頭、請路頭酒特別重視,因為商人格外迷信路頭,希望發財。這一天,店主要請全體夥計吃路頭酒,大家也一定都要到。在筵席上斟酒也務必要斟滿,取財氣滿滿的意思。如果商店裡要解僱店員,店主就在吃“路頭”酒時暗示,暗示的方法殊為別致,就是店主向夥計夾菜時,如把雞頭夾給誰,那個店員就心中有數東家要辭退自己,吃過酒後,就主動提出辭職,店主也心照不宣,同意他離職。這風俗叫做“吃雞頭”。
風俗習慣
清代前朝蘇州的商店大多數要吃過“路頭”酒以後才開店營業,到清中期以後,店主為了爭取在春節中多做生意,慢慢地從初三就開始營業了。
接“路頭”、請“路頭”的風俗在蘇州特別流行,固然是蘇州工商業發達的緣故,但也有它特殊的來歷。路頭也稱五路財神,其實原先五路並不是財神,而是明嘉靖33年(1554)蘇州抗倭犧牲的義士何五路。1554年倭寇侵擾無錫,蘇州在知縣王其勤的帶領下築城禦寇,中國民間紛紛組織義軍抗敵。如南門的燒窯工人組織了“窯兵”;搬運工人組織了“腳兵”;獵人組成“弩兵”;菜農、果農成立了“園兵”;樵夫組成了“柴兵”;連和尚也組成了“僧兵”參戰。監生張守經毀家紓難,用全部家產召募了100多人,建成一支義軍,由何五路、苗子白統率。
歷史溯源
倭寇圍城後,日夜猛攻,守城軍民一面堅守城池,一面伺機出擊。1554年陰曆五月初八日,城內軍民在張守經、何五路、苗子白的帶領下出城襲擊倭寇。他們從西水關乘船殺出。出西門,倭寇一個都不見,這時恰遇天下大雨,義軍衣甲盡濕,正當準備回城的時刻,忽然倭寇伏兵齊出,猛撲義軍。義軍在雨中匆促應戰。戰鬥十分激烈,何五路等36個在這次戰鬥中英勇犧牲。
知縣王其勤因何五路等36人為保衛無錫英勇戰死,就在縣署東側旯旮里立像供祀。之所以只在旁側設像,是因為何五路等都是普通百姓,沒有功名。按照封建統治規定,是不能放在正廳里的。無錫人民為了紀念何五路,也都在大門旁邊設立路頭堂祭祀。最初在路頭堂內貼的是何五路的畫像,逢年過節都向他斟酒祭奠。後來以訛傳訛把何五路神化,稱他是五路財神,並演化為五路財神的像。就這樣何五路變成了財神爺。400多年來,無錫人民一直接路頭、請路頭,其來歷就是如此。
無錫人過年的風俗,名目繁多,有的所以流傳至今,都有它的歷史演變過程。
演變過程
年初一
中國民間年初一放開門爆竹,此風源於古代,人們用火燒竹,以爆裂之聲驅除邪惡。到宋代才有捲紙爆竹,歲首燃放,據說可解去疫癧;而現今,大家卻把放爆竹視為討吉利。
在過去,無錫農村青少年的春節娛樂活動是踢毽子和鬥雞。毽子始於唐代,以踢得多、踢得高取勝;有技藝的,還能踢出喜鵲登枝、金龍探爪、獅子滾繡球等多種花式。鬥雞以少年為主,兩人各用右手扳牢左足跳撞對方。鬥雞戰國時已流行,但那裡是馴養高冠、昂尾的大雄雞相鬥,眾人圍觀取樂。
上元節
正月半為無宵節,又稱上元節。這天早晨,城鄉各地家家戶戶都要吃薺菜炒年糕,或者吃湯圓。到傍晚時分,農戶要把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半積起的垃圾全部挑到田裡,再用柴火點燃燒掉。如果火燒得很旺,即說明該家今 年可獲豐收。晚上,合家人在一起吃團圓夜飯。晚飯後,青壯年男子組成龍燈隊舞龍燈,村里男女老少,特別是小孩紛紛出六觀看,熱鬧非凡。在城區,晚飯後人們點起各種彩燈,敲鑼打鼓去寺廟鬧元宵。這一天,茶館泡茶加進青橄欖,各叫橄欖茶,也稱元寶茶。
舊時無錫縣城盛行婦女元宵節“走三橋”的習俗,正月半夜裡,萬家燈火,深居簡出的家庭主婦穿了新衣外出遊逛,必須連走三座橋,如三鳳橋到大市橋,再到北門打鐵橋。說“走三橋”可免除一年病疫。
年晝飯
新春拜年、吃年晝飯是人們的熱點,席上的“豁拳”飲酒又最為熱鬧,猜錯了罰飲酒,可引得滿座歡笑。史書記述,這原是勸酒助興的一種博戲,漢代稱為“酒令”,後來演化成“豁拳”。
無錫人吃親友家年晝飯一定要吃點魚,以此祝願年年有餘。但傳聞有一趣事,抗戰之前某年春節,西門棚下有一布店老闆,去安徽阜陽作遠客。主人端魚碗上席,澆滿紅汁熱氣騰騰,老闆下筷時,魚硬而不動,細看是條木魚,再細看,上刻“康熙某年制”的字樣,後才知道阜陽有新春作客不吃魚的風俗。這說明春節風俗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