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罷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鎮疏》是唐代狄仁傑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者:狄仁傑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請罷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鎮疏》是唐代狄仁傑創作的一篇散文。
《請罷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鎮疏》是唐代狄仁傑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請罷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鎮疏臣聞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域之外,故東距滄海,西隔流沙,北橫大漠,南阻五嶺,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自典籍所紀,聲教所及,三代不能至...
因此,在疏勒除有疏勒鎮所轄的常規性地方部隊外,還有安西都護府直接控制的疏勒軍,其作用相當於現在的野戰部隊,常備兵力最盛時可達萬人以上,兵員大半來自內地其餘不足部分由西域各地少數民族士兵補充。疏勒軍設正、副軍使統率,鎮設鎮守使,其下又有城(設城主)、守捉(設守捉使)、堡(設堡主)、成(設戍主)、...
公至,下令曰:百姓復爾業,寇來吾自當之!狄聞風而退。魏人為之立碑。未幾入相,請罷戍疏勒等四鎮以肥中國,又請罷安東以息江南之饋輸,識者韙之。北狄再寇趙定,聞公出為河北道元帥,狄退就命。公為安撫大使,前為突厥所脅從者鹹逃散山谷。公請曲赦河北,以安反側。朝廷從之。於嗟乎:四方之事,...
由於娑葛兵勢甚盛,郭元振屯兵疏勒,設柵於疏勒赤河(今克孜勒河)河口,不敢出擊。娑葛趁闕啜忠節迎接馮嘉賓時,派兵偷襲,生擒闕啜忠節,殺死馮嘉賓。不久,呂守素、牛師獎先後遇害。娑葛乘勝攻陷安西,斷絕四鎮之路。宗楚客又奏請以周以悌為安西大都護,徵召郭元振入朝,並冊封阿史那獻為西突厥十姓可汗,派...
請罷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鎮疏 為張巡請功表 請行兩稅法奏 請汰冗吏疏 乞不用贓吏疏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進《資治通鑑》表 南京上高宗封事 美芹十論·審勢 論去邪疏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 論守成必用儒臣 議和虜疏 請臣下盡言疏 請出師討賊疏 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 奏請開設算學館 ...
大非川之戰,唐高宗總章三年(鹹亨元年,670年)四月至八月,在唐與吐蕃的戰爭中,唐與吐蕃為爭奪龜茲、疏勒、于闐、焉耆(今新疆庫車、喀什、和田、焉耆)四鎮,在大非川(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曠原)的重要作戰。此戰,吐蕃軍避實就虛,不與唐軍精銳直接交鋒,而是斷其糧草後,集中優勢兵力奪取勝利;而唐軍遠道...
米毓瑞環視祠堂,發現牆上有石刻的狄仁傑奏疏《請罷百姓西戌疏勒等四鎮疏》《請曲赦河北諸州疏》《諫造浮屠大像疏》《乞免民租疏》等,他一字一句看完,在看到《乞免民租疏》中“今總不收,將何活路?自春徂夏,多莩亡者,檢有籍歷,大半除名,里里鄉鄉,班班戶絕。如此深弊,官吏不敢自裁,謹以奏聞...
平定契丹後不久,唐朝內部開始出現放棄安東都護府的輿論,唐神功元年(697年),狄仁傑上疏唐廷:“近者國家頻歲出師,所費滋廣,西戍四鎮,東戍安東,調發日加,百姓虛弊。請捐四鎮以肥中國,罷安東以實遼西,省軍費於遠方。”不久,狄仁傑再次上疏要求:“請罷薛訥,廢安東鎮,三韓君長,高氏為其主。”...
時吐蕃盡收羊同、党項及諸羌之地,東與涼、松、茂、巂等州相接,南至婆羅門,西又攻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餘里,自漢、魏已來,西戎之盛,未之有也。高宗聞審禮等敗沒,召侍臣問綏御之策,中書舍人郭正一曰:“吐蕃作梗,年歲已深,命將興師,相繼不絕。空勞士馬,虛費糧儲,近討...
松贊乾布去世後,噶氏家族專權,欽陵等人都致力于軍事擴張,唐軍在大非川失利後,不僅吐谷渾復國的計畫破滅,而且使安西四鎮成為唐蕃長期爭奪的要地。丁頡蟶芒布結在位初年,“吐蕃盡據羊同、党項及諸羌之地,東接涼、松、茂、嶲等州,南鄰天竺,西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餘里,諸胡之盛,莫...
贊普見孝傑泣曰:“貌類吾父。”厚禮之,後竟得歸,累遷右鷹揚衛將軍。孝傑久在吐蕃,知其虛實。會西州都督唐休璟請復取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敕以孝傑為武威軍總管,與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將兵擊吐蕃。冬,十月,丙戌,大破吐蕃,復取四鎮,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發兵戍之。
四鎮幾經置罷,此乃第三次置之。此次以碎葉城(碎葉川旁,今蘇聯托克馬克)代焉耆,四鎮為碎葉、龜茲、于闐、疏勒。其時西突厥十姓部落在西域對唐威脅與吐蕃在河西走廊對唐威脅同,十姓部落中,五咄陸在碎葉之東,五弩失畢在碎葉之西,唐改鎮碎葉,其意即在鎮撫十姓部落。裴行儉執阿史那都支等回朝,...
從渭城西郊這個地點看,此詩當作於作者兩次任安西都護府下級文職之間,在長安的時候(公元752-753年之間,時作者38-40歲)。安西,唐初設定的都護府,統轄境內龜茲、疏勒、于闐、焉耆(一作碎葉)四鎮(天山東西,幅員大約300萬平方公里)及其餘軍城。《首春渭城西郊呈藍田張二主簿》,這個標題要讀明白,首春是...
唐朝宰相郭元振:吐蕃百姓疲於徭戍,早願和親;欽陵利於統兵專制,獨不欲歸款。《新唐書》:欽陵專國久,常居中制事,諸弟皆領方面兵,而贊婆專東境幾三十年,為邊患。兄弟皆才略沈雄,眾憚之。《資治通鑑》卷206:初,吐蕃贊普器弩悉弄尚幼,論欽陵兄弟用事,皆有勇略,諸胡畏之。欽陵居中秉政,諸弟握...
荒檄之外,各安其所”,故“侵我西土”應指高宗鹹亨元年(670)吐蕃侵占安西等鎮事。事見《資治通鑑》卷201高宗鹹亨元年“夏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與于闐襲龜茲撥換城,陷之。罷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舊唐書·吐蕃傳》崔融議曰:“高宗時,有司無狀,棄四鎮不能有,而吐蕃逍張,入焉耆之西...
三廢安西四鎮 調露元年(六七九),唐復置安西四鎮後,西域相對平靜數年。垂拱年間,西域局勢再度緊張,吐蕃大肆侵擾四鎮,唐軍連連失利。垂拱二年(六八六)十一月三日,則天令廢于闐、安西、疏勒、碎葉安西四鎮。此乃第三次廢四鎮。狄仁傑入朝 垂拱二年(六八六),右台監察御史郭翰巡察隴右道,所至州縣,...
唐·狄仁傑·《請罷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鎮疏》·(《全唐文》一六九):以逸待勞,則戰士力倍;以主御客,則我得其便;堅壁清野,則寇無所得。 宋 范仲淹 《論西事札子》:“若寇至,使邊城清野,不與大戰。” 毛澤東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七章第一節:“在反對敵人的工作中,地方戒嚴和可能程度的...
夏,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與于闐襲龜茲撥換城,陷之。罷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辛亥,以右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副之,以討吐蕃,且援送吐谷渾還故地。庚午,上幸九成宮。高麗酋長劍牟岑反,立高藏外孫安舜為主。以左監門大將軍高侃為東州道...
烈烈英風,橫飛西土。遂佩珩璜,分雄棨戟。寵臨方鎮,乃蔚乃赫。洪棱遐振,虜氣外折。惠化滂流,人心內結。昆夷先零,白旆至涇。受算宸扆,朱旗撫征。陰密前塞,義渠故城。丘巒陵谷,遠近相屬。澶漫傾合,紆餘回復。野戰高秋,金羈馳逐。左揮右射,虎捷神速。番渠愕視,百姓推伏。國於扶風,祚...
君設策請拔碎葉、疏勒、于闐、安西四鎮,皆如所計,謀存於我,功在諸人,授之加朝議郎,行蒲州司法參軍事。既表里山河,股肱要壤,用之惟器,選擬為難,君盤根錯節,等庖人之遊刃;發伏摘奸,同郢匠之揮斫。紫宸回顧,赤縣瞻風。長安二年,調補乾封丞矣。蜀岷山井絡之分,帝以會昌;梁州輿鬼之躔,...
617年,李淵太原起兵,此時還沒建立唐朝(起兵約1年後才建立唐朝),李淵遣劉文靜至突厥,見始畢可汗,與之約:“民眾土地入唐公,金玉繒帛歸突厥”,還提出“願勿侵暴百姓”。(記載於《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四)。在之後的實際執行中,李淵給了突厥財物,但是並沒有把財物都給突厥,而是李淵把征戰得到的大量...
當時步兵都有私人馬匹隨行,高仙芝就從安西經過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進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又經過疏勒(今新疆喀什),越過蔥嶺(今帕米爾高原),駐紮在特勒滿川(今瓦罕河),共走了一百天。高仙芝把軍隊分成三支,派疏勒將領趙崇玼從北谷道、撥換將領賈崇瓘祐從赤佛道、高仙芝和監軍邊令誠從護密國同時...
由於長期戰爭,中央府庫的積蓄已經枯竭,憲宗晚年任用聚斂之臣,遭到百姓怨恨﹔新的統一局面,也使大臣們思想麻痹。元和十五年(820年),憲宗死,穆宗即位後,“銷兵”(即裁減兵員)的主張盛行一時。銷兵雖可以節省財政開支,但被裁的士卒無可靠生計,卻是一個亂源。河北三鎮的將士看到的是趾高氣揚把河北士兵視...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設安西節度使,撫寧西域,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國。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國城內,管戍兵二萬四千人。唐高宗麟德四年(667年)吐蕃陷白州等一十八州,又陷龜茲撥換城,之。罷安西四鎮。上元中(675年)龜茲王白素稽獻銀頗羅、名馬。宋朝鹹平四年(1001年)、大中祥符三年(1010)...
十一月初三,高宗病情加重,下詔罷來年封嵩山。十二月初四,改元弘道,大赦天下,高宗欲登則天門樓宣詔,氣逆不能上馬,乃召百姓入殿前宣詔。當夜,高宗崩於洛陽宮貞觀殿,終年56歲。遺詔皇太子柩前即位,裴炎等輔政,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武后進止。十一日,太子李顯即位,為中宗。尊武后為皇太后。61歲,...
朝廷之所以急於將北征大軍召回,乃是因為帝國的西疆受到吐蕃的威脅越來越大,吐蕃勢力如日中天。這一年,吐蕃攻陷大唐西南重要的軍事重鎮茂州安戎城,降服西部諸羌,嚴重威脅到大唐西部的涼州、松州、茂州、巂州,西面又占據龜茲、疏勒等西域四鎮,南面直抵天竺國,北面接西突厥,疆域萬里,成為大唐最強勁的對手。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