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調聲概述
發源於儋州北部地區。源於
山歌而又獨樹一幟,以弘揚真善美、鞭撻假醜惡為主要內容,流傳於儋州市的儋州話地區,以及毗鄰的臨高、昌江、白沙等儋州話地區,並演變為富有地方特色的廣場集體歌舞,即使不識字,也能隨時“調”出詩句來,且語言生動,比喻形象,被內地名家贊之為“南國藝苑一奇葩”。
悠久的歷史
儋州調聲發源於西漢年間的儋州北部地區,是在海南儋州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歌舞藝術,被譽為“南國樂壇的奇葩”。《詩經》記載“哥”對“儂”的愛---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 嗟嘆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多年來,儋州調聲一直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有詩云:“儋州自古稱歌海,山歌催得百花開;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建縣以來,已有2千多年的歷史。北宋一代文宗蘇東坡曾謫居儋州,弘揚文教,使得儋州調聲更上一層樓。
調聲的發展
儋州調聲是從儋州民歌活動中演變過來的。它最初產生在西漢時期,發源於儋州北部三都、峨蔓、木棠、蘭訓、松林、光村一帶。
調聲節上所唱的歌起初大都為情歌,青年男女於月明之夜或春光明媚之時,集體對歌、娛樂傳情。到清末民初,調聲又吸收了"學堂民歌"成分;到上世紀"五四時期",調聲又出現了許多革命題材內容;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則成為揭露敵人、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新中國成立後,六十年代的水利建設工地上的賽歌會曾掀起儋州調聲發展的第三次高潮。
儋州調聲隊曾赴武漢、廣州、北京等地演出,在各地掀起了一陣"儋州風"。電影《椰林曲》、芭蕾舞《紅色娘子軍》等都引用了儋州調聲旋律。調聲還參加了中南六省春節聯歡晚會,榮獲國家級金獎、銀獎。2001年,調聲在南寧國際民歌節上更是大展風采,中央電視台及浙江衛視等還專門到儋州採風,將調聲製作成專題節目在多家省級衛視播放。2001年,海南首次舉辦儋州調聲節,儋州市城鄉一下子湧現出278支調聲隊伍,近萬名民眾分別參加了調聲表演和體育競賽等活動。
藝術特色
(1)調聲是流行於海南省儋州地區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儋州調聲曲調層出不窮,一般由一組男青年與另一組女青年各排成一列,面對面地進行對歌。每個隊都有領頭歌手,負責起調、領唱、指揮與選擇歌詞。對歌,一般先由男方歌手領唱,後由女方歌手唱答.隊形可隨時變化。歌手們手舞足蹈、男唱女答、互不相讓。在
儋州中秋歌節的調聲比賽中,調聲不受時間限制,以“唱倒”(即對方不能答歌為準) 對方為止。
(2)調聲
傍紐者:“風小”、“月膾”、“奇今”、“精酉”、“表豐”、“外厥”、“琴羈”、“酒盈”。
紐聲雙聲者:
土 煙
天 塢
右已前四字,縱讀為反語,橫讀是雙聲。錯讀為疊韻。何者?“土煙”、“天塢”是反語。“天土”、“煙塢”是雙聲。“天煙”、“土塢”是疊韻。乃“天”字而得雙聲、疊韻。略舉一隅而示,余皆放此。
儋州調聲突破了山歌固有的表現形式,曲調層出不窮,演唱過場活躍,不論是唱詞、曲調、節奏、旋律以及調式,都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徵,是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
儋州調聲主要是男女青年在逢年過節或農閒時,在鄉鎮集市或山坡野地,互相以歌抒情,談情說愛,自發性地開展對歌比賽活動。特別是每年的"中秋歌會"尤其熱鬧,參加者往往成千上萬。儋州調聲歌聲優美,熱情奔放,舞姿百態,生動活潑,男唱女答,歌聲此起彼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儋州青年男女的對歌主要以調聲為主。對歌時男隊和女隊對面站成2橫列隊,列距3米左右。
對歌前每列隊員互相勾住尾指,由歌頭起調,領唱、指揮和選擇歌詞。男隊先唱,女隊答唱,對歌當唱完第一段唱詞後,唱一二句曲調代替樂器過門,接著唱第二段。隊形隨時變化,時而半圓,時而一字擺開,歌手手勾手,兩腳有節奏地前後左右擺動。對歌不受時間限制,以"唱倒"(對方答不上)為止。對歌比賽時,各隊都有統一的服飾,連草帽、眼睛、鞋子、手錶都相同。節日期間,對歌場上十幾隊、幾十隊男女歌手互比高低,觀看民眾人山人海,十分熱鬧。
儋州調聲體裁近似民間小調。曲調有宮、商、羽等多種調式,旋律進行中還經常出現調式交換和轉調變化。而且,儋州調聲在發展中善於吸收古曲、現代歌曲及外國歌曲旋律,這也是調聲藝術常唱不衰、與時俱進、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老的儋州山歌歌詞大多是韻腳寬鬆的"二句半"。後來人們在勞動中又學到"車水歌"的旋律,再加入節拍鮮明的舞蹈節奏和情緒昂揚的音調進行集體對唱,演唱時手臂和身體隨歌聲節奏前後擺動。
調聲有若干常用曲調,以此為基礎加以發展變化,可以創造出更多新曲,從而常唱常新。歷年蒐集到的調聲曲調已有六百多首,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有《天崩地塌情不負》、《祖國江山花百樣》、《一時不見三時悶》、《單槌打鼓聲不響》等。
傳承意義
儋州調聲歷史悠久,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海南音樂的發展過程,對研究海南古代音樂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和歷史價值,曾獲得美國、加拿大等國際音樂專家和國內音樂界人士的高度評價。
儋州調聲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發揮著特有的作用,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調聲歌會是民眾自娛自樂、自我教育的一種良好形式,儋州市政府已決定將每年的八月十五定為"中秋調聲節",用以全面保護調聲。
隨著電視、歌舞廳、網咖等的普及和社會經濟化,儋州調聲受到了巨大的衝擊。80年代後,學唱調聲的青年男女越來越少,加上老藝人不斷離去,這種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斷地消失,調聲面臨著斷層和失傳的危險。
為了搶救儋州調聲,儋州市歷屆領導和文化部門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如儋州文化館就組織了有關人員整理調聲1000餘首,編輯成歌集。此外,儋州市還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成立儋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中心、市調正山歌協會,積極開展民間調聲活動及搶救保護;鼓勵支持業餘調聲隊,開展調聲活動;鼓勵和支持個體戶或者愛好者錄製出版調聲CD、VCD光碟,傳播調聲;舉辦調聲培訓班,提高調聲藝術人才素質。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儋州調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