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笑令·胡馬》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詞作。這首詞描繪了一幅草原駿馬圖。抒發一種迷茫人生,歸宿何處的感情。詞中先寫放牧地點,次寫迷路神態,再寫草原景色,把迷路的駿馬放在廣闊昏暗的背景中。“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兩句,刻劃了迷路的駿馬那種焦躁、彷徨的神態,著墨無多,卻生動逼真;“遠放燕支山下”、“邊草無窮日暮”兩句,顯示了草原的寥廓、曠遠,筆力渾樸蒼茫。此詞賦物工致,氣象開闊,筆意迴環,清新而簡練。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論,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調笑令1
胡馬2,胡馬,遠放燕支山3下。跑4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5無窮日暮。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調笑令:詞牌名。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曰:“打嫌《調笑》易,飲訝《卷波》遲。”自註:“拋打曲有《調笑令》,飲酒麴有《卷白波》。”詞調名蓋本唐曲。此調為單調,八句,三十二字。第四、五句押平聲韻,其餘各句均押仄聲韻。其中第二句疊用第一句,第七句疊用第六句,第六句顛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2、胡馬:中國西北地區所產的馬。古代馬匹在交通運輸和戰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而良馬往往受人青睞,而西北地區所產的馬素以優良著稱,早在漢朝的時候,就曾從西域引進過大批良馬。所以寫駿馬而雲“胡馬”,是為了顯示其品種的優良。
3、燕支山:即焉支山,在甘肅山丹縣東。位於祁連山和龍首山之間,山下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史記·匈奴傳索隱》:“匈奴失焉支山,歌曰: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焉支”通作“燕支”、“胭脂”,本植物名,亦叫紅藍,花汁可做成紅的顏料。
5、邊草:邊地的野草。
白話譯文
胡馬啊,胡馬,被遠遠地放牧在荒涼的燕支山下。四蹄刨沙刨雪獨自奔跑嘶鷗,東望西望茫茫一片迷了來路。迷路啊,迷路,萎萎邊草無窮無盡靄靄暮色籠罩著山頭。
創作背景
唐朝時期,政府在邊地設立都護府,管理邊地事務。很多士兵駐紮在邊地,邊地戰事不斷,士兵生活悲苦。這首詞通過象徵的手法描寫邊塞生活,是作者為抒寫戍守邊塞的士卒的思家情感和艱苦生活而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草原上的駿馬。詞以二言疊語起首。詞的前三句寫成群的駿馬放牧於燕支山下的大草原上,綿延的群山、無邊的草原、奔騰的駿馬,構成了一幅雄偉壯麗的圖景,氣勢壯觀,境界闊大。
第四、第五句具體寫馬,但不是寫成群的駿馬,而是選取了其中一匹失群迷途的馬加以描寫。這匹駿馬因為跑失了群,此時正獨自不安地用馬蹄刨著沙土和殘雪,並不時地昂首嘶鳴,東張西望地傍徨著,不知該往哪裡去。“跑”讀作“刨”,用足刨地之意,這兩句詞將駿馬迷路後的神情姿態刻畫得十分傳神,短短十二個字便將它的焦灼不安和急切煩燥惟妙惟肖地勾勒了出來。同時,通過對迷路駿馬的描繪,還將塞外草原的空曠闃寂景象展現在讀者面前。
第六、第七兩句又是二言疊語,“迷路”是第五句句末“路迷”二字的倒轉,這是《調笑令》的定格,此調又名《轉應曲》,即由此而來。在連著兩個“迷路”之後,接著是詞的結束句:“邊草無窮日暮”,既點出了時間,又進一步渲染了空間的曠遠,補足了駿馬迷路時的環境。夕陽西下,斜暉映照著邊草,邊草無窮無盡地向四外延伸開去,一眼望不到盡頭。這最後一句語淡意遠,堪稱點睛之筆,在前面繪就的雄偉壯麗的草原圖景上又抹上了一層蒼涼迷離的色彩。遠山、沙雪、邊草、斜陽,其間又迴蕩著駿馬的嘶鳴,蒼莽壯闊而又略帶悲涼,整首詞意境渾厚高遠,語言簡煉淡雅。
詞名義上是寫馬,並展現了草原風光,但同時也透露了邊塞自然環境的嚴酷和人在這種環境下的迷憫孤獨心境。漢代名將李廣就是在與匈奴作戰時因迷失了道路而獲罪自殺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詞中描寫駿馬迷路時焦燥不安的情形也多少反映了征戌邊塞的將士在塞外常有的孤寂憂慮的心情。
縱觀來看,詞的開始“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表現對邊塞失防、胡人入侵的驚訝。接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寫失群胡馬焦躁不安、迷茫困惑、掙扎無果的神情,形神兼備,是不可多得的名句。“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既從馬之望中寫邊塞晚景,又含象徵意象於其中。使情、景融合無痕,使這首小詞不僅是生動傳神的特寫,而且有深含的意境。但深含的意象是什麼。歷來眾說紛紜。曹錫彤認為:“此笑北胡難滅之詞。”有人認為:“言胡馬東西馳突,終至邊草路速,猶世人營擾一生,其歸宿究在何處”(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如果寫在晚年韋應物解職之後,俞說可以講通;而韋一生積極用世,熱愛人民、熱愛朝廷和祖國疆土,那么聯繫開頭“遠放燕支山下”,笑北胡乘隙入侵。詠大國遼闊邊境難犯是可以講通的。“詩無達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藝術上傳神的描寫與蘊含的意象構成耐人咀嚼尋味的意境,是深可玩味的。
和韋應物同時代的另一位詩人戴叔倫也有《調笑令》詞一首,寫的是邊塞老兵的愁絕心理,在對邊塞風光的描寫方面與韋應物此詞有某些相似之處,然而戴詞明確抒寫征人的愁苦心理,意境悲苦低沉,韋詞則從一個側面暗示了邊塞的嚴酷,悲涼中不失雄渾,這在早期涉及邊塞的詞中是別具一格的。
名家評論
曹錫彤:此笑北胡難滅之詞。
近藤元粹:圓活自在,可謂筆端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