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它會從黃土高原帶走16億噸的黃沙,但其中有4億噸泥沙不會流入大海,而在水庫和下遊河道中沉積下來,下遊河床由此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度抬升。“調水調沙”就是通過調控水庫泄水,把淤積在黃河河道和水庫中的泥沙儘量多地送入大海,沖刷河床,減緩泥沙的淤積。
然而“調水調沙”並非簡單地“用水沖沙”,它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既要把水庫中的沙子帶出來,又不能使這些沙子長途跋涉時在下遊河道里形成新的淤積,同時要最大限度地節約寶貴的黃河水資源,還得避免對下游堤岸產生破壞,這就要求對水沙調節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處。所以“調水調沙”關鍵就在一個“調”字上,一是“調”河水的流量,另一個是“調”水中的含沙量,甚至包括泥沙顆粒的粗細。有人就把進行“調水調沙”的科研人員比做“調酒師”,黃河幹流和支流水庫中的水就是原料,而這些水的含沙量是不同的。調酒師們會根據變化,決定要往黃河中放入含沙多的渾水還是含沙少的清水,什麼時候放以及放多少。這就要通過開啟水庫不同的孔洞,使下泄流量達到一定的水沙比例來實現,當符合下遊河道的輸沙規律時,這些泥沙就會被送入大海。
通俗地講,調水調沙就是藉助自然的力量,依靠大型水庫的人工調節,由小浪底水庫“製造”一個含沙量小於20千克每立方米、流量約在26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持續10天以上通過花園口水文站,創造一種能夠沖刷下遊河床泥沙的“人造洪峰”,輸沙入海。
調水調沙是實現治黃手段轉折的標誌性工程,其目的是在水庫實時調度中形成合理的水沙過程,有利於下遊河道減淤甚至全線沖刷,並通過原形觀測分析,檢驗調水調沙調空指標的合理性,及時總結提高,進一步最佳化水庫調空指標,以利長期開展以防洪減淤為中心的調水調沙運用。同時,利用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減緩黃河下遊河道淤積,逐步探討四庫聯合調度的運用方式,能夠在較長的時期內穩定黃河的現行河道,實現河床不抬高的目標。
黃河的主要癥結在於泥沙,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在黃河下游強烈堆積,使河床以年平均0.1米的速度淤積抬高,成為地上懸河,一般下遊河床高出地面3~5米,個別地段達到10米。在歷史上,黃河下游決口頻繁,造成嚴重災害,與逐年抬高的“地上懸河”有很大關係。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黃河依然是一條多泥沙河流,同時由於上游水庫汛期蓄水,上、中游工農業用水日益增長,黃河下游汛期水少沙多的矛盾更趨嚴重,黃河下遊河床將繼續淤積抬高,防洪形勢更加嚴峻。因此,解決黃河下游泥沙淤積問題成為迫在眉睫的要害問題。
在長期的黃河治理實踐特別是三門峽工程的運用實踐中,人們進一步認識到,在黃河上修建一系列大型水庫,實行統一調度,對水沙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調度,對減緩下遊河道淤積,實現河床不抬高的目標,進而謀求黃河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了利用小浪底水庫進行調水調沙的治黃指導思想,進行調水調沙試驗正是實踐這一思想的偉大嘗試。
人們從研究下遊河道輸沙特性中發現,在一定的河床邊界條件下,水流挾沙能力近似與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同時還與來水的含沙量有關。即在河床邊界條件下和水流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來水的含沙量大,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斷面的輸沙量(稱輸沙率)也大;如果來水的含沙量小,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斷面的輸沙量也小,這說明下遊河道有"多來沙多排沙"、"少來沙少排沙"的特點。黃河的顯著特點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且泥沙的地區分布和時間分布都不平衡,因此,在黃河上修建水庫,不僅要調節徑流,還要調節泥沙,使水沙 關係更加適應,以達到更好的排沙、減淤效果。這就是調水調沙的科學依據。
調水調沙的基本原則就是根據黃河下遊河道的輸沙能力,利用水庫的調節庫容,有計畫地控制水庫的蓄、泄水時間和數量,調整天然水沙過程,使不平衡的水沙過程儘可能協調。具體講,就是在主汛期(7~9月),當來水流量小於2500立方米每秒時,將水位調整到低雍水的蓄水攔沙狀態,避免長時期下泄清水,控制對下遊河道產生不利影響的高含沙洪水,在保證發電、下游用水等基本下泄流量的同時,攔蓄一部分水沙在庫中;當流量大於2500立方米每秒時,將水庫調整到敞泄排沙狀態,通過調水造峰、調沙淤灘、增加洪水沖刷河槽等措施,使水沙過程兩極分化,改善河床形態,增大灘槽高差,增大河槽的排洪和輸沙能力,起到減輕下遊河道淤積的作用。在非汛期利用水庫蓄水調節徑流,滿足供水和灌溉的要求,並增大發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