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況下,對於疾病,人體是可以充分應付的。大多數人沒有充分利用自身的自愈力,而是單純依靠外部力量來抵禦疾玻事實上,人體像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其間寄居著各種各樣的細菌,包括正常菌群(如大腸桿菌)及致病菌群(如鼻腔內的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大多數人即使病了,也很少發生所有致病體(細菌、病毒、衣原體等等)蜂擁而入,一齊發難,使整個機體徹底崩潰的現象。這種情況目前只在極少數情況下才會發生,如得了愛滋病(又稱後天性免疫功能喪失症)。
“正氣存內,邪不可乾”。人之所以得病,有些病之所以久治不愈,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自身薄弱。在治療時不能只是一味追殺疾病而不顧人體的承受力。有的人在感冒發燒時急急忙忙地將退燒片、抗生素、抗病毒藥一起上,“飛機大炮”狂轟濫炸,這顯然是不明智的。要知道,任何藥物對人體都有損害。中醫認為任何疾病,其表現於外的種種症狀與病人自覺感受都是人體內正氣與邪氣鬥爭的表現。
比如感冒,患者先是感覺發冷,鼻塞、疲倦、顫抖,這是邪進正退;然後發熱、出汗、面赤、感覺很難受,這是正邪大戰;最後汗盡身安,但非常虛弱,這時是人體戰勝了病邪,但大戰之後虧耗很大,所以感覺虛弱。發熱、發冷、鼻塞、出汗等症狀,不過是人體自我調節機制在受到“異常”刺激時的本能反應。這時就需要醫生仔細觀察,詳細詢問,根據經驗來判斷。如果病人體質弱,不能進食,汗不多或無汗則可給予一些發汗藥和補充體內能量、激發反應力的藥,這叫扶正;如病人體質弱,反應劇烈,熱度很高,為了避免過強的邪正鬥爭損傷機體,則應適當地給一些退熱、消炎、解毒藥,以緩和一下局勢。
其實,發熱和炎症,是極為正常的反應,這種反應是為了保護機體,維持自身的生理平衡。恨病多吃藥是危險的。我們應當學會充分地利用人體的自愈力,知道什麼時候應保持沉默觀局勢,什麼時候應當機立斷、力挽狂瀾。(許永付)
(家庭與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