誼陽社區

誼陽社區位於吉林省遼源市西寧街道一建道口南側,東至半截河以西,西至火車站三角線,南至半拉山橋北,北至西寧大路,轄區面積1.5平方公里,由原西寧街8委、9委、10委三個居民委,40個居民小組構成,居民總戶數2064戶,總人口6192人。社區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共有黨員64人。

誼陽社區內所轄友誼路國小、遼源市第七中學、亞東藥業、龍宇公司、東遼縣日雜、五禾牧業、寶華製衣、宏圖紙業等駐街單位及商業服務網點109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誼陽社區
  • 行政區類別:社區
  • 地理位置:吉林省遼源市西寧街道一建道口南側
  • 面積:1.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6192人
社區黨建,發展重點,文化活動,社區建設,

社區黨建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社區黨建工作為龍頭,以創建“安全型、溫馨型、誠信型、學習型”社區為目標,堅持以班子內部“小團結”來帶動各族民眾的“大團結”,把服務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居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開展“五五”普法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各族民眾和社區組織的雙向互動服務作用,全力為各族居民民眾做好事,解難事。
充分利用轄區資源優勢,以打造陽光愛心社區為活動載體,通過邀請優秀“五老人員”在黨員民眾中做經驗交流,樹立典型。在工作人員中推行“延時服務”,組織黨員外出參觀學習,為黨員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勞逸結合提供了好的平台。
開展與共建單位五聯工作法、“我為下崗失業居民再就業做貢獻”、“真心辦實事、熱心換民心”活動,提高了居民對社區的工作滿意度和公信度。誼陽社區黨支部以社區再就業服務中心為依託,創辦了以家政服務、黨員教育培訓中心為主要內容的社區為民服務中心。

發展重點

誼陽社區存在問題: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加大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醫療衛生環境。
誼陽社區的發展重點主要是:增加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06畝,養殖業方面發展豬140頭、牛15頭、羊80隻,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社區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3800元。

文化活動

一是利用現有的室內外活動場所,與社區單位開展了資源共享活動,目前誼陽社區內設定門球場、籃球場、文化廣場、社區公園、健身路經等活動場地全天候對社區居民開放﹔二是對社區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中心加大投入,健全了圖書室、閱覽室管理制度。目前圖書室藏書達5000多冊。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繁榮社區文化生活。為適應市民多層次文化需求,我社區成立了健身隊、舞蹈隊、腰鼓隊、籃球隊以及民間戲劇團、北管東社等文藝團體。通過各種文化活動,形成了以社區居民為主,轄區單位廣泛參與共創社區文化的濃厚氛圍。除堅持天天有活動外,遇大節日還開展大型問題活動。如社區杯籃球賽、“泉港之夏”戲劇展演、“揚家庭美德、建和諧家園創文明城區”主題活動、“建設學習型城市暨社區文明”知識競賽、“法律服務進社區”活動、重陽節老年人文藝晚會等。通過持久經常的活動,弘揚世代主旋律,營造優良的文化環境,用先進文化豐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著力提高了全民的身體素質、健康水平、生活質量和文化素養。居民對社區認同感和歸屬感加強,居民的社區意識、責任意識也不斷加強,從而使廣大居民民眾自覺參與到和諧社區的創建活動中來。

社區建設

誼陽社區原籍在邢台縣西部山區營頭村,1973年因建朱莊水庫移民現址,1973—1975為三年建設期,1976年村級基層組織成立,先後隸屬邢台縣農業戶口4年,市郊區菜農戶口22年,2002年11月實行村轉居成為城市戶口,並更名為朝工社區。多年來,村委、居委雖歷經三次遷址,卻始終將陋就簡,未能建設一處規範的辦公用房和社區綜合服務場所。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了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2009年我居委會在社區東南部選址新建了一處新型社區辦公和服務大院,總占地面積132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50平方米,其中社區居委會主任(書記)辦公室52平方米、社區綜合服務大廳104平方米、警務室30平方米、捐助服務站22平方米、財務室26平方米、健身室45平方米、圖書閱覽室60平方米、電腦文印室26平方米、社區衛生服務站60平方米、檔案室26平方米、車庫26平方米、計畫生育辦公室22平方米、室外活動場所580平方米,建築及配套總造價約150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