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課程設計是課程開發的前期工作。課程開發包括
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
課程評價四個環節,而課程設計是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的設計。
目前課程開發因其
訴求不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各大高校為代表的學院式課程開發體系,另一類是以各大中型企業為代表的實戰課程開發體系。學院式的課程開發體系的主要特點是教學知識的系統、全面,教學內容講究嚴謹、科學。企業實戰課程開發體系的主要特點是將教學知識的操作性和實用性強,教學內容與工作聯繫緊密。根據開發訴求不同,課程開發技術與課程設計方法也不盡相同。學院式課程開發體系因其學術理論的科學和嚴謹性,獲得公認的課程設計理論是
加涅的課程設計方法。企業實戰課程開發技術因其追求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目前比較成熟的課程開發技術包括美國的Crisp(
課里播)課程開發技術、
一號標桿課程開發技術等。
如何解決現有課程開發理論所存在的問題以滿足實踐的要求?教育技術學視野中的課程開發研究為課程開發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思路。教育技術學的研究要採取“開發取向”。開發取向是指“通過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原理以及各種可重用的技術來嘗試解決實際的教育教學問題,並在這個過程中體驗、理解教育教學規律,以形成對教育教學規律的獨特認識的研究取向”。
教育技術學研究視角中的課程開發理論,作為一種技術理論,它的內容包括理念(教育觀、
課程觀、學習觀等)、方法技術(具體的課程開發技術,如
需求分析技術、設計技術和評價技術)和技術組織(靈活、合理的技術過程步驟,如課程開發模式)三部分,其中方法技術是課程開發理論的核心內容。從這個角度進行分析,科學化課程開發理論的不足是它認為課程是達到特定目標的活動和經驗的設定,尤其是採用的“目標細化”的設計、決策技術,即通過目標分解來獲取內容而不是通過內容分析來確立目標、先決定課程模式再選擇課程內容等的做法——這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從目標找手段、從內容找形式的實踐邏輯。
因此改進課程開發理論的重點在於探尋課程開發更合適的方法技術以及組織方法。探索的基本邏輯可以是:課程的基本單元是什麼,基本單元的成分是什麼,這些單元是通過怎樣的方法技術構建起來並組織成課程的。這些方法技術及其組織被我們稱為課程開發技術。
企業課程開發
企業課程開發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根據
崗位說明書和
作業指導書對現有崗位進行有效的
崗位分析,提取該崗位的核心勝任技能及關鍵技能;其次,對在崗員工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測評,找出改進點;再根據改進點進行培訓課程設計。這是以勝任崗位、改進工作為目標的課程設計方式。
基本原則
職業學校教育目標一經確定,就必須研究、開發、構建一個緊貼教育目標的課程體系。科學合理的、能夠實現教育目標的課程體系,是一個全面的、靈活的能夠獲得較大效益的課程方案。確定這一方案,必須根據教育目標所界定的規格、層次及其職業崗位職責任務,科學合理地組合課程結構、內容及其教學目標,必須堅持遵循五個基本原則。
超前性原則
職業學校培養人才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然而,辦教育有教育的規律,培養人才具有周期性,這就要求課程設定必須對未來經濟發展趨勢、未來人才市場需求作出準確分析和預測,為超前開發課程提供可靠的依據。
多元性原則
現代職業勞動界限的超越和對勞動者知識結構的需求,要求職業教育必須使受教育者具有跨崗位、跨職業的能力。滿足這種需求,就要開發多元化課程,如開設必修課、必選課、選修課、活動課等。
基礎性原則
市場經濟以盈利為主要標誌,因而勢必不斷引進新設備、利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而辦教育很難跟蹤這種變化。與其“疲於追趕”,不如加強基礎能力訓練,增強學生潛在能力,設定基礎性課程,如在
財會專業中,加強會計基礎知識教學,強化財會工作的基本核算方法和基本操作規範的訓練。
實踐性原則
實現能力教育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是實踐教學,因此,設定課程既要充分體現崗位資格所需要實踐的環節、內容,又要體現交叉複合崗位和職業的實踐內容、形式,還要體現各種實踐的可操作性。
靈活性原則
課程設定在注重基礎知識、實際操作、理論研究結構組合的同時,更要突出客觀實際需要。在縱向上,要能組合出不同層次職業人才培養的方案,如市場行銷專業課程可組合出企業行銷策劃人員、行銷管理人員和櫃檯行銷人員;在橫向上,要能夠兼顧專業之間的配合,如
財經類專業都需要財稅金融知識和統計調查分析知識等。
策略
學校課程開發是一種獨立的課程形態,它密切學生與自然、與社會、與生活的聯繫,它是生活性課程;它強調以學生的經驗、社會實際和社會需要的問題為核心,以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它又是一種經驗型課程;它注重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形式,如:探究、調查、訪問、操作、服務、勞動實踐等,注重活動過程的親歷和體檢。由此,我們在實施學校課程開發時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學校實際,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由師生共同設計課程方案,關注該
課程實施的有效性,是我們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
開發與利用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生活是一所大學校,它容納了豐富多彩的
課程資源,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校內資源如:圖書館、網路、校園文化、文藝演出、師生員工等,它們以方便易得的特點成為
綜合實踐活動的首選。如走近圖書館,對
學校圖書館做以全面了解、介紹;對學校校長及教師採訪,了解學校的過去、現在、未來;對學校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參與學校發展設計;對學校的辦學理念進行研究。學校的每一個字,每一面牆壁,每一個人,每一處景都可能成為學生
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資源。
校外資源如學生家庭生活、自然風光、文物古蹟和風俗民情等更為我們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提供了豐厚的資源。如"我愛家鄉"這一專題,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確立課題(①家鄉的自然環境;②家鄉的社會環境;③家鄉的特產;④家鄉的風景;⑤家鄉的名人;⑥家鄉的今天、昨天、未來;⑦家鄉的方言;⑧家鄉的民風民俗;⑨家鄉的住宅變化;⑩家鄉的經濟;⑾家鄉的生活;⑿家鄉工農業生產)進行
研究性學習,制定計畫,
實地調查,入戶採訪,都能為學生研究提供真實的材料,學生親歷現場,又經歷探究的過程,感受生活,必有自己的體驗和收穫。
關注新聞大事,游賞名勝風景,玩賞自然風光,到民間採風,玩玩童年遊戲,走進奧運,走進全運,走進世博會,這些社會資源的開發利用都為課程開發奠定基礎。
利用地方特色
課程資源因地域、文化、學校和師生的不同而表現出具體差異性。因此,我們在開發利用資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力求體現地方特色。特別是農村學校,不能抱怨農村學習資源貧乏,我們應提高課程資源意識,挖掘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自然風光、校園文化、地方史志等,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村的課程資源比城市來得更豐富。比如我們可以結合
高唐農村蔬菜大棚,組織學生去體驗農村生活,欣賞西紅柿大棚,進而對西紅柿的種植及銷售等諸多問題進行研究。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鼓勵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社會,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能力,而且有利於鍛鍊學生多方面的實踐能力。
關注有效性
課程改革幾年來,廣大教育工作者在課程開設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在有些學校、教師對課程的開設、課程的開發、指導及評價存在著好多不規範的環節。如:不依學生實際制定活動方案,選取內容不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方案設計不邀請學生參加,包辦代替,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得不到及時表揚鼓勵。甚至某些學校、教師對課程認識不到位,再加上它無教材可依,只憑課程標準,教師不願去開發利用
課程資源,個別學校出現了為應敷上級領導檢查造假材料,補活動設計等現象。這與素質教育格格不入,對此加大教師培訓,規範
課程實施,促進新課程改革成為業務主管部門的一項緊迫性工作。
如何提高開發課程的有效性呢?因該課程實施多以
小組合作形式呈現,小組內學生存在差異,所以關注全體學生是提高活動有效性的根本性問題。
從參與活動的學生基本素質來看,性格開朗、交際能力強的同學容易獲得較多地參與機會,而性格內向、靦腆、拘謹的同學可能成為"看客"。
從參與活動的表現來看,眼疾手快的學生表現出較高的參與積極性,也常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文靜、沉穩的學生面對問題反應不夠強烈,喜歡沉思冥想的學生,有時也能提出耐人尋味的想法。後者也在參與,在活動過程中往往引導不夠,調控不夠,對後一部分同學關愛、鼓勵不夠。
從參與的過程看,有的同學只對活動的某一環節、某一方面感興趣,而對於其他過程就不大關注。有的同學自始至終都能全身心投入,積極參與。
從參與的效果來看,有的全身心投入,這才是真正的、實質性的有效參與。面對新問題,不經思考急於作答,這種參與肯定是無效的。
其次,教師要有效地進行觀察方法的指導。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觀察是智慧型的極重要的源泉,觀察是知識理解和記憶之母。"可見觀察對於我們認識事物、探究事物的重要性。小學生好新奇,觀察事物時往往籠統、不精細、不注意事物的特點、不善於區別事物之間的差別,又缺乏系統的觀察方法,所以教會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有順序地去觀察,調動身體的各種器官去觀察,才能探究事物的本質,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再其次,要提高開發課程的有效性就要積極探索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制度,評價是促進課程目標達成的重要環節。評價有助於學生個性特長的培養與發展,也有助於挖掘教師的潛能,為調整和完善課程提供實踐依據和理論基礎。
課程開發的意義
教育的目標是為屬於某種文化的人進行該文化的傳承和更新,對於家庭和個人來說教育的目標有兩個,一是教育兒童成為有個人身份的成人,二是向後代傳遞知識和技能,並讓後代為適應他們所生存的自然與社會現實的要求做準備。這兩個目標是適應現實及個人和群體生存的基礎,為實現目標,就要對課程進行設計開發。同時課程需要跨越時間空間,因此需要設計一個規劃,表明課程的決策和組成部分間的相互組織和調整。通過把課程的內容與時間上和資料上的限制相聯繫,決定對象、內容和學習行為的組合,為教育參與者提供方向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