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不能白手起家

誰說不能白手起家

《誰說不能白手起家》是一部描寫朱元璋經歷的書籍,本書通過對朱元璋成長、成熟到成功的人生創業路,進行一步步地再現和描述,結合現代生活的生動案例,試圖挖掘出榮辱成敗背後的感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誰說不能白手起家
  • 類型:書籍
  • 主角:朱元璋
  • 內容:朱元璋成長、成功的人生創業路
內容簡介,內容欣賞,

內容簡介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一個出身微賤的皇帝,也是一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本書通過對朱元璋成長、成熟到成功的人生創業路,進行一步步地再現和描述,結合現代生活的生動案例,試圖挖掘出榮辱成敗背後的感悟,提煉人生進程中的技能、技巧,激勵和啟迪正在創業、曾經失敗、懷揣成功夢想的人們。

內容欣賞

第一部分
說出身貧寒,沒有幾個比得上朱元璋的。朱元璋的父母是佃農,在他十幾歲時,經歷了人世間最痛苦的悲哀和折磨。淮河流域遭受了特大天災人禍:旱災蝗災交加,田地龜裂莊稼顆粒無收,瘟疫流行死人接二連三。這一年,朱元璋一家不到半個月就死了三口人。
一 如果你是鳳凰,出生在雞窩又何妨
二 你一定有過人之處
三 存人之道亦是自存之道
四 即使與周圍格格不入,也要堅持自己的個性
五 你的未來,是否渺茫得如同前方的霧氣
六 先幫好你自己再說
七 找到你的“劉伯溫”
八 要成功,先樹立一個目標
九 尋求一個突破口
十 扔掉“爛蘋果”
十一 提高績效
十二 細節決定成敗
十三 成功者背後必有一位賢內助
十四 拉一面大旗,擴張聲勢
十五 創業:不可磨滅的信念
十六 成功需要平台
十七 你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
十八 用人才打天下
十 九知其所想,便得其世界
二十 也來一招狐吃虎
二十一 善於傾聽
二十二 求人辦事就像八股文
二十三 穩中求勝,方成大仁
二十四 忍者無敵
二十五 勤於業,方能得之
二十六 人的命運靠自己來把握
二十七 讓每一個棋子都活起來
二十八 忠誠勝於能力
二十九 面子不當飯吃,你得誠實
三十 危機管理,你做到了嗎
三十一 虛心廣納賢言,健全你的信息系統
三十二 尋找一個度
三十三 跑步向前時,切記三要素
三十四 因為理想,人會變得堅強
三十五 該出手時就得出手
三十六 小謀略,大成效
三十七 九個字,一個成功軌跡
三十八 善御人者得天下
三十九 做一名現代儒者
四十 一時虛名不足道
四十一 盪出來的“踏實”
四十二 感激那些幫助過你的人,獎勵他們
四十三 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忘性要好
四十四 別讓你的團隊亂套
四十五 你要靠員工發工資
四十六 理論 實踐=成效
四十七 銳意革新,你才能不斷進步
四十八 勤能補拙,儉能聚財,一切從勤儉做起
第二部分
劉基對從政並不熱衷,長期隱居,最後居然也被朱元璋招至帳下,而要從正統的儒家觀點來看,朱元璋的農民起義隊伍不過是“流民草寇”而已。這就好比一家新興企業老闆,成功地把一個著名的管理人才挖到自己門下。這不僅要人才本身認識到企業的發展前景,還要老闆本身對人才的態度要誠懇,對於有些架子很大的人才,還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
七、找到你的“劉伯溫”
1.一個有價值的助手勝過一大沓存單
劉基,字伯溫,號青田先生,小時候就被人稱作“神童”,他學識淵博,不僅對經史子集有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而且對醫卜星曆、陰陽術數之學也廣有涉獵,尤其對於兵書戰策有極深的研究和體會,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
劉基對從政並不熱衷,長期隱居,最後居然也被朱元璋招至帳下,而要從正統的儒家觀點來看,朱元璋的農民起義隊伍不過是“流民草寇”而已。這就好比一家新興企業老闆,成功地把一個著名的管理人才挖到自己門下。這不僅要人才本身認識到企業的發展前景,還要老闆本身對人才的態度要誠懇,對於有些架子很大的人才,還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如劉備三顧茅廬,就是用誠意打動諸葛亮的。諸葛亮對劉備的作用如此之大,這就是優秀左右臂膀的能量。劉基也為朱元璋的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朱元璋一開始派部下到青田請劉基出山,劉基卻以“自以仕元,恥為他人用”為由,不肯前來,只是回贈了一柄寶劍。於是他授意部下胡大海、孫炎等人幾次三番地去請。胡大海是武官,估計與劉基沒什麼共同語言,又派了宋濂、陶安等人去請。宋濂、陶安也是有名的大文人,他們的勸說,對劉基的影響就比較大了。
微軟的產品在美國打開了銷路之後,海外市場也隨之大大地擴展。比爾·蓋茨需要一個精通跨國經營的人來掌管事業,但微軟當時的總裁吉姆斯·湯恩年過半百,尤其不擅長海外擴張。蓋茨費盡心機,相中坦迪電腦公司的副總裁謝利,“封”他為微軟的副總裁,吉姆斯·湯恩主動辭職。微軟開始了新的發展。
關鍵人才有四個特徵:一是指在企業發展處於關鍵地位的管理、市場、技術等人員,他們的人數不多,但能創造企業80%以上的價值,在企業生產、經營、技術進步、改革發展中處於相當重要的地位;二是掌握企業核心業務、擁有專門技術、控制關鍵資源,在生產經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在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他們始終是企業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的領導者和創始者。他們掌握企業產品的發展方向,了解行業發展規律和技術進步的信息。四、關鍵人才是企業的“發電機”,他們為企業發展提供“能源”。一般情況下,企業員工可分為二類,一類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人,另一類是被企業發展推動的人。能夠推動企業發展的人,無疑是企業非常關鍵的人才。
企業真正的價值是關鍵人才群體,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必須擁有一些核心技術、行銷人員和好的企業管理者,這些人群可能就是企業大半的財富,他們的動機和行為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企業不論大小,不管是何種所有制結構,都擁有這樣一批核心員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最終也將是關鍵人才的競爭,核心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企業的強弱,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
[金言忠告]
記住:一個有價值的助手勝過一大沓存單。如果你覺得誰可以當你的劉伯溫,就要不顧一切地把他吸引過來,至於方式,不妨學學朱元璋求賢的功夫。
2.在不同的時期,你需要倚重不同的人
朱元璋對劉基的興趣,也是在他軍事上取得絕對勝利、國內大局基本已定的情況下產生的。他認識到,僅憑手下那些英勇善戰的武將,實在是很難擔當起治天下的大任,於是在江山就要屬於明朝的時候,他開始重用文臣。宋濂、陶安等文人也是在這個時期得到重用的。不同的時期,朱元璋通過倚重不同的人才,達到了人力資源的最最佳化,這才是用人中較高境界!
1981年,比爾·蓋茨認識到微軟不僅要善於開發軟體,還應該成為一個出色的行銷公司。這個想法也不是沒有見地,但是到哪裡去找相關的人選呢?當時微軟公司的軟體設計能手多的是,但市場行銷人才卻是一片空白。這種心態就跟朱元璋認識到自己帳下不乏驍勇的大將,獨缺一名善於運籌的大儒士類似。
比爾·蓋茨於是決定挖人。經過四處打聽,終於把目標鎖定在“肥皂大王”尼多格拉公司的行銷副總裁羅蘭德·漢森身上。沒錯,漢森是個行銷專家,可肥皂行業與軟體行業也太沒有共同點了,況且漢森本人對軟體一竅不通。微軟內部也是反對聲一片。
不過比爾·蓋茨不管這些,他將漢森高薪挖來,委以行銷副總裁的重任。漢森上任後的一個重要舉動就是統一商標。在漢森的堅持下,微軟所有的產品都以“微軟”為商標,微軟公司的不同類型的產品,也都要以“微軟”為品牌。而之前微軟公司的行銷部門在一群軟體精英的掌控之下,不同的產品使用不同的商標,致使微軟這個名稱在全世界的影響總不像所期望的那樣大,自己還找不出原因。在漢森的政策推出後不久,“微軟”這個品牌在美國、歐洲,乃至全世界,都成了家喻戶曉的名牌。
1983年,為搶在別家公司之前開發出具有圖形界面功能的軟體,占領套用軟體市場,蓋茨宣布開發視窗系統,也就是今天在全世界廣泛使用的“windows”作業系統。比爾·蓋茨原計畫在1984年投放市場,但是1984年過去大半年之後,不僅沒有投放市場,產品還沒有開發出來呢。比爾·蓋茨又開始從人員下手:更換“windows”的產品經理,任命程式設計高手康森負責圖形界面的設計,由蓋茨自己來考慮新產品的總體架構和發展方向,結果大獲成功。
和比爾·蓋茨一樣的聰明,朱元璋意識到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有著他的特殊性,因此朱元璋懂得在打天下時重用武將,守天下時倚重文臣,這是他的策略!
[金言忠告]
你的部下有著各種各樣的優點,在公司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你都得因時而異,因地置人,在不同階段倚重你最需要的人,這才是高明之處!
3.如果他是不二人選,不要放走
元璋為了得到劉基,可謂煞費苦心啊!而在朱元璋穩定帝業之後,劉基有告老還鄉之意,幾次請求辭去官職,回家種田!但朱元璋每次都以江山未穩,大事未興之由拒絕了他的請求為什麼呢?因為朱元璋知道,像劉基這樣的人才,天下難覓,無人代替!放他回家,就像斷了他的左膀右臂一樣,豈有放歸之理?
記住:如果他是不二人選,不要放走!
曾經有一段時期,傑克·韋爾奇對他在通用公司的“仕途”一點也不看好,他甚至覺得這個外界傳得天花亂墜的公司不像想像的那樣好。於是,他開始查閱雜誌上的招聘廣告。他甚至跟一家設在芝加哥的化學和礦務公司達成了初步意向,他認為新工作想當體面而且有前途。
第三部分
用今天的觀點來講,朱元璋投身於郭子興帳下,就是給郭子興打工;而他自立門戶,就是創業。即使當上高級白領,成為“打工皇帝”、“打工皇后”,也依然是替別人賣力,而創業者即使只開了一家小店,也是為自己工作,兩者性質不同,況且小店存在著成長為大公司的可能性。
第四部分
西方有句諺語:傾聽是最高的恭維。英國學者約翰阿爾代說:對於真正的交流大師來說,傾聽和講話是相互關聯的,就像一塊布的經線和緯線一樣。當他傾聽的時候,他是站在他同伴的心靈的入口;而當他講話時,他則邀請他的聽眾站在通往他自己思想的入口。
二十一、善於傾聽
1.聽則明,不聽則昏
朱元璋一介草民,為什麼後面最終能夠登上皇帝的寶座?單憑他的才能行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朱元璋府中那么多的幕僚,可以說,在他的成功路上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從鄱陽湖打敗陳友諒,到平講消滅張士誠,再到大軍北伐統一江山,朱元璋在作出大的決定之前,都把他的幕僚招到身邊,仔細聆聽他們的看法,並向他們徵求意見。
而這一點,在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後表現得更為明顯!他從做上皇帝的第一天起,每天就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在後花園邀請一些名人儒士,聽他們講解儒家學說,聽他們談論治國之道,聽他們獻言獻策,每次朱元璋都認真地聆聽。這種善於傾聽,善於納諫的日常規範,為朱元璋制訂早日穩定江山,實現國家富強的政策提供了最真實的來源!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碧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么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會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西方有句諺語:傾聽是最高的恭維。英國學者約翰阿爾代說:對於真正的交流大師來說,傾聽和講話是相互關聯的,就像一塊布的經線和緯線一樣。當他傾聽的時候,他是站在他同伴的心靈的入口;而當他講話時,他則邀請他的聽眾站在通往他自己思想的入口。
很多管理者都有這樣的體會,一位因感到自己待遇不公而憤憤不平的員工找你評理,你只需認真地聽他傾訴,當他傾訴完時,心情就會平靜許多,甚至不需你作出什麼決定來解決此事。
善於傾聽讓別人感覺你很謙虛,同時你也會了解更多的事情。 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就多學以一下朱元璋,就應該立即去培養。方法很簡單,只要牢記一條:當他人停止談話前,堅決不開口。
[金言忠告]
做一個合格的聽眾,比無節制的誇誇其談好一百倍!
2.渴望被傾聽是一種人性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侃侃而談的語言高手,從他的言語中就好像他非常合群一樣,可為什麼口水都說幹了還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呢? 答案很簡單:他忘了大家共有的一種人性:渴望被傾聽!朱元璋卻不這樣,他善於納諫,喜歡聽取別人的看法,也懂得不能一人口水橫掃朝廷,每次議事都留取空間讓大臣們各抒己見,也就是這樣,他贏取的臣子們內心的需要,也贏取了他們的人心!
善於傾聽往往不僅僅需要一種技術,更需要尊重別人的修養和虛懷若谷的心態。善於傾聽不需要你說得多好,只要用耳朵,用心去聽,就已足夠。渴望被傾聽是人的一種本性,在被認真傾聽時,被傾聽的人會感到尊重的滿足。朱元璋在聽幕僚臣子納諫時,總先說明,不管說的怎樣,有無道理,一律無罪。而且每次都在他們說完後再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從不刻意打斷!也許你不會很好地提供給他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你甚至什麼都不用說,只是靜靜地聽著。被傾聽的人只是需要一個視窗,一個人性的充滿感情的視窗供他去抒發心中的鬱悶。
只要用心,學會傾聽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喬?吉拉德被譽為當今世界最偉大的推銷員,其中有一件事讓他終身難忘。
在一次推銷中,喬?吉拉德與客戶洽談順利,就要快簽約成交時,對方卻突然變了卦——快進籠子的鳥飛走了。
當天晚上,按照顧客留下的地址,喬?吉拉德找上門去求教。客戶見他滿臉真誠,就實話實說:“你的失敗是由於你沒有自始至終聽我講的話。就在我準備簽約前,我提到我的獨生子即將上大學,而且還提到他的運動成績和他將來的抱負。我是以他為榮的,但是你當時卻沒有任何反應,而且還轉過頭去用手機和別人講電話,我一惱就改變主意了!”
此一番話重重提醒了喬?吉拉德,使他領悟到“聽”的重要性,讓他認識到如果不能自始至終傾聽對方講話的內容,認同顧客的心理感受,難免會失去自己的顧客。以後再面對顧客時,他就非常注意傾聽他們的話,無論是否和他的交易有關,都給以充分的尊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終於他成為一名推銷大師。
多聽少說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在生活當中,能夠做到“善於傾聽”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交談中,渴望被傾聽的一方往往會因為一些情況不愉快。比如大家都有一肚子話要說,溝通起來是各說各的,都說了很多,但是根本就沒說到一起去,反而會因為一些根本就不矛盾的觀點爭得面紅耳赤;你說的口乾舌燥,他好像是在認真聽你說,然而他一開口,說的全都是跟你剛才講的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搞的你一下子很沮喪;對方特別好說,你剛想開口,她就將音調提高几度,搞的你興致全無。
偶爾也有感覺比較舒服的時候。有個資深的同事,平時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她往往會非常認真地聽你說,直視你的眼睛,並時不時地記些內容下來,不打斷你的話,只在必要的時候就你講的內容非常精要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每次跟她溝通,感覺如沐春風,非常舒服,也能解決很多問題。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溝通的人這么少?是大家缺乏溝通的技術?如果只是技術性的問題,那么現實當中“會”溝通的人至少應當多一些。那到底是什麼在妨礙我們“溝通”?
溝通的時候就需要自己能夠儘量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和揣摩他說的每一句話的意思。能夠做到這樣,能夠經常做到這樣,就不僅僅需要一些“技術”,而是自己在內心裡真正尊重溝通的對象,真正將自己放在與對方平等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