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謀殺”文學的“元兇”

誰是“謀殺”文學的“元兇”

《誰是“謀殺”文學的“元兇”》是2011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歆耕。

基本介紹

  • 書名:誰是“謀殺”文學的“元兇”
  • 作者:陳歆耕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
  • 頁數:263 頁
  • 定價:35 元
  • ISBN:978730909225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誰是"謀殺"文學的"元兇":陳歆耕文化隨筆2》是作者繼《快語集》後的第二本文學、文化批評隨筆集。這些文字近期曾刊發於《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羊城晚報》“人文周刊”等報刊。其文風格仍然延續了《快語集》的特色,“快人快語,痛快淋漓”。

圖書目錄

代自序 有真意 去粉飾 勿賣弄
被譽為公眾“良心”的桑塔格
《金陵十三釵》:“鎩羽”之後應反思……
出名未必要趁早
當某人被指控“抄襲”……
宋以朗先生的“地震”預報
網路圖書“竊賊”誰來抓?
我看《唐山大地震》
“紅杏”能否“出牆”?
“從天而降”的散文大獎
“蒼蠅”與“臭雞蛋”
“渭南書案”的“導火索”
亂彈“文學獎”
“海派清口”的文學元素
報告文學“香火”難續?
並非偶然的巧合
“愚蠢問題”的“愚蠢回答”
讓人民“娛樂”不容易
救救“母語教育”
文學巨匠的“人生敗筆”
文學批評家“集體失語”?
批評家,你為何不“罵人”?
也有人樂意“被侵略”
從副區長的“情婦門”說起
“李可樂”的“胳膊”
“文學與性”斷想
小說、催眠藥及其他
看點、賣點、“敗點”
《新批評》歡迎“向我開炮”
葛浩文為何笑而不答?
“要是魯迅還活著……”
傳統文學期刊需要“鯰魚”
面對批評的氣度與風度
雪漠的“烏托邦”幻想
尋找批評家的身影
閒話文學獎
被“誤讀”的魯迅
什麼是“偉大的中國小說”
金蓮,你好!
魯迅的“批評家”身份
“非虛構”不是一帖藥
冷眼看《賈伯斯傳記》扎堆
誰敢跟賈伯斯“耍大牌”?
哈金的態度
巴金如何“主旋律”?
有些“咖啡”不能喝
哪類作家心理最脆弱?
千萬稿酬“嚇”壞了誰?
新新版“紅樓”,君想看否?
“免費午餐”的惡果
時無“大儒”,使豎子成名
報告文學作家的“夢魘”
“蒼蠅”與“老虎”
“政治要為文學服務”
老鼠懷了大象的孩子
魯迅不應成為語文課改的焦點
需要培養的“上帝”
別了,“魯郭茅”
警惕“雅騙”
普京先生的“生日賀禮”
改革主導文學“生產”的機制
所謂“紅色經典”
“水”與“酒”
韓寒與“八卦”時代
保持對“官員文學”的警醒
誰是小說的“掘墓人”?
“聲援”不是澄清“抄襲”事實的理性方式
離槍口最近的作家
文學圖書的“性幻想”
做“大款的媽”
可怕的“政治聯想”
一盤可反覆咀嚼的“川味豆”
郭敬明想獲“茅獎”了
小說可以虛構嗎?
“續貂”也非易事
“雙重悲劇”
“今天天氣,哈哈哈”
“梨花”與“桃花”
文壇“整體平庸、個體優秀”?
“文化印章”
“漢奸”如何成為“英雄”?
酒井法子的“作秀”
崔永元的“虛假信息”
現代人的鼻子
聳人聽聞的“小說死亡論”
學者與媒體:“結婚”還是“離婚”?
郭敬明那張臉有什麼好看的?
“雞”同“鴨”講
鬍鬚男與“美女部落格”
葛浩文有多少“無效勞動”?
由趙本山“被傳記”想到的……
富人的“鬧劇”
周立波與張生的“罵戰”
“倪萍事件”與《世界名人大全》
批評家坐不住了
微博上的宋丹丹“罵夫”
愛查辭典的顧彬先生
《盜墓筆記》與“茅獎”
“質疑”的時代
我們都有“病”
“X二代”的膨脹型人格
作家與知識分子
文學評論的“扯蛋”
“茅獎”作品的“寂寞”
“諾獎”詩人與“詩意”生活
婚戀“拆遷”公司
“溫柔”的上海批評家
“誰”比“誰”更愚蠢?
陳冲先生的“毒眼”
“百孔千瘡”的清朝天空
《新批評》的紀律
在麻將聲中讀書
“瘋狂推薦”難“瘋狂”
語文教育的“局限”
《貓鼠博弈》的背後……
沒有“風景”的小說
“行銷失誤”與“精神高度”
對“盤點”的“盤點”
這個“圈”與那個“圈”
裝“神”弄鬼
書評家的筆與老百姓的嘴
“啊派詩人”的遺傳基因
浩然的“文革情結”
李佩甫的“瓶頸”
誰是“謀殺”文學的“元兇”?
無法複製的“精神地標”
紅豆樹下的憂思
新媒體語境下報告文學的危機與生機
消逝的風景
拒絕遺忘
對話:文藝評獎怎么才能不“變味”?
呼喚“短兵相接”的文藝批評
代後記 喜鵲、烏鴉和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