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齊:齊人齊事一家言

說齊:齊人齊事一家言

《說齊:齊人齊事一家言》通過介紹姜太公、齊桓公、管仲、晏嬰、田穰苴、孫武、田齊等典型人物及其歷史事件,解讀了齊國的那段歷史。閱讀《說齊:齊人齊事一家言》,可以增加讀者對那段歷史的興趣和了解,同時,同時也可以從這些歷史故事中感受我們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更好地繼承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並以此提高我們每個人的文化修養。

基本介紹

  • 書名:說齊:齊人齊事一家言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頁數:292頁
  • 開本:16
  • 品牌:中華書局
  • 作者:張光興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01089437, 978710108943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為了方便讀者朋友們的理解,在《說齊:齊人齊事一家言》中,筆者張光興選擇了“以事代史”的方法,即通過某些典型的人和事去反映、解讀齊國的那段歷史,這樣更具體一點、更生動一點、也更容易接受一點。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傳奇一生薑太公(一)
一、姜太公的身世
二、投奔文王
三、大釣無鉤
第二章 傳奇一生薑太公(二)
一、滅商興周第一功臣
二、齊國的開國元君
三、太公治齊
第三章 齊桓公稱霸(一)
一、襄公無道,導致內亂連連
二、小白登位一波三折
第四章 齊桓公稱霸(二)
一、以胸懷稱霸
二、以人才稱霸
三、以道義稱霸
四、以誠信稱霸
第五章 春秋第一相——管仲
一、管仲的身世
二、管仲的青少年時代
第六章 管仲相齊
一、政治改革
二、經濟改革
三、軍事改革
第七章 “管鮑之交”:中國古代友誼史上的典範
一、友誼的基礎是情感
二、友誼就是理解
三、友誼有時候表現為一種“人梯精神”
第八章 崔、慶亂國
一、齊桓公用人不慎,埋下禍根
二、五公子爭位,齊國霸主地位盡失
三、崔、慶之亂
第九章 用生命和鮮血捍衛歷史真實的人
一、做了虧心事,總怕鬼叫門
二、“歷史是無法改變的,真理和正義也是殺不完的!”
第十章 “一代賢相”晏嬰
一、晏嬰及其所處的年代
二、晏嬰之“賢”
三、人天共仰,名垂青史
第十一章 一代大司馬田穰苴
一、從田完說起
二、受命於危難之時
三、“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第十二章 “兵聖”孫武
一、孫武其人
二、一舉而成名
第十三章 軍事奇才孫臏
一、孫臏年輕時代的悲慘遭遇
二、鋒芒初露
三、以殘缺之軀指揮完美戰役
第十四章 孔子聞《韶》的故事
一、先說說孔子
二、孔子與音樂
三、孔子“聞韶”的意義
第十五章 齊威王“一飛沖天”(一)——兼及諫臣淳于髡
一、“田氏代齊”的前前後後
二、威王其人
三、敢諫善諫的淳于髡
第十六章 齊威王“一飛沖天”(二)——兼及相國鄒忌
一、鄒忌之諫
二、齊威王終於飛了起來
第十七章 齊宣王和他的稷下先生們(一)
一、稷下學宮與稷下先生
二、孟子見齊宣王
三、春居諫齊宣王建明堂
第十八章 齊宣王和他的稷下先生們(二)
一、齊宣王使淳于髡獻鵠於楚
二、顏周見宣王
三、倜儻一生魯連子
第十九章 齊滑王的故事
一、齊滔王與“濫竽充數”的故事
二、齊淚王的悲慘下場與“倚門倚閶”的故事
第二十章 孟嘗君的故事
一、孟嘗君與他的“雞鳴狗盜”之徒
二、馮諼買“義”
第二十一章 田單復國
一、從指揮即墨保衛戰到收復全國
二、攻打狄邑
第二十二章 君王后與田齊的亡國之君田建
一、君王后執掌齊國四十年
二、後勝賣國
三、是誰亡了齊國
附 田齊餘波——田橫和他的五百義士
一、天下大亂,群雄逐鹿
二、酈生說田橫
三、田橫赴義
四、田橫與五百義士告訴了我們什麼
主要參考資料

序言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們中華民族以自己獨有的東方式智慧,創造出燦爛的文化,而“齊文化”就是她燦爛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歷史比喻成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那么,齊文化就是這畫卷中最精彩、也最具特色的一個段落。
朋友們可能要問,什麼是齊文化?這似乎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學術界的認識卻並不一致,主要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齊文化就是“齊國文化”,即在先秦齊國那片古老土地上所形成並被不斷傳承的歷史文化,它是當時齊國的“主流文化”,時間從姜太公封齊(公元前1065年)算起,到齊王建被俘、齊國滅亡(公元前221年)為止,它存在了八百四十四年。另一種意見則認為,齊文化應該是指“齊地文化”,這個概念在時間上要寬泛得多,它不僅僅包括了“齊國文化”,還應該包括此前的“東夷文化”和此後的一系列重要文化現象。那么,哪種意見對呢?其實兩種意見都不錯,只是前一種意見更狹義一點,後一種意見則更廣義一些罷了。
“齊文化”歷來受到史學家、文化學家們的重視,但真正對它系統的、深入的研究卻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的。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和大批科研成果的陸續問世,人們對齊文化的歷史價值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有專家稱:“它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先秦文化的核心和精華,成為中華文化的靈魂和支柱。”(王閣森、唐致卿主編:(《齊國史·導論》第6頁,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3)
對於了解、研究齊文化的意義,楊向奎先生是這樣表述的:“我們的歷史從炎帝黃帝開始,這是一個好的開端,因為黃帝一系是漢族遠祖,而炎帝一系是以少數民族為主體的遠祖。……我們的傳統文化,自先秦以來已經是‘鬱郁乎我從周’,而炎帝一脈,默默無聞。我們是炎黃子孫,但炎帝的蹤跡,炎帝一系的文採風流,卻無處可尋,幾為黃帝一系所掩,這個問題,我們應當進行探討。……齊魯文化源流之不同,從根本上說,應為炎黃兩帝系統之不同,黃帝一系,即後來夏周系統,乃魯國文化之來源,周公孔子發揚光大之,而齊國文化則部分來自炎帝系統,道家老子之所出……”(《齊國史·序》)言外之意,我們研究齊文化是對炎帝一系的一種追根溯源,是很有意義的一項工作。
另外,作為一種文化傳統,齊文化對現實生活的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它的革新意識、開放意識、法制意識、民主意識等等,對我們今天的社會生活仍有一定的啟發與借鑑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那段歷史很複雜,很混亂,加之離我們十分久遠,而前人留給我們的資料又相對較少、也過於簡單,且幾乎沒有“一手資料”,多為後人補寫、或根據某些傳說推斷出來的,這就使得有些人和事不太容易說清楚。
為了方便朋友們的理解,筆者選擇了“以事代史”的方法,即通過某些典型的人和事去反映、解讀那段歷史,這樣可能更具體一點、更生動一點、也更容易接受一點。但由於研究者的歷史觀不同、研究方法不同、所使用資料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會有較大差異,因此,筆者給本書加了一個副題叫“齊人齊事一家言”。“言”,就是說話、發言。所以,這句話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即筆者藉助了齊國歷史上的這些人和事,對當前社會上發生的某些問題和現象進行議論和評說,而這些議論、評說不一定符合別人的心思,故稱“一家言”也。
筆者希望,朋友們通過讀故事增加對那段歷史的興趣和了解,同時,也從這些歷史故事中感受我們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更好地繼承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並以此提高我們每個人的文化修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