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汪曾祺,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文學家中的美食家,美食家中的生活家,生活家中的士大夫。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純粹的文人”“士大夫”。他生於江南,居於京城,遍歷戰亂,飽嘗榮辱。卻用一生的沉澱,寫出至淡至濃的優雅與情致。
其文章樸實平淡,有空山新雨後的清新之味,深得自然之意趣,往往於不經意中滲出人性的美好與詩意的享受。讓人拿得起,放不下,久讀成癮。
主要作品有:
《人間草木》:“純粹的文人”汪曾祺的閒適美文。靜下心來,才能發現生活之美。
《人間至味》:“資深吃貨”汪曾祺的美食散文。一花一葉皆有情,一茶一飯過一生。
《受戒》:汪曾祺的詩意小說。以詩意的文字,講述詩意的生活。
《大淖記事》:“抒情的人道主義者”汪曾祺的鄉土小說。展示一個似水若雲、如詩似畫的純美世界。
《浮生雜憶》: “那個可愛老頭兒”汪曾祺的親情散文。家人閒坐,燈火可親,將平凡的日子活得有滋味。
《說說唱唱》:“文壇老狐”汪曾祺的藝術散文。完美呈現汪老爺子散雜文的浪漫與精髓。
圖書信息
《說說唱唱》
出版時間: 2016-8-2
字 數: 204000
開 本: 32開
I S B N : 9787506389358
定價:49.80元
內容簡介
“文壇老狐”汪曾祺的藝術散文,完美呈現汪老爺子散雜文的浪漫與精髓。
世界上有這么一種人,熱愛生活的美好,也能嘗試和生活的黑暗面和諧相處。無論何時,對生活都不曾失去那一份熱情。《說說唱唱》記錄汪曾祺的那段如戲人生,無論戲裡戲外,都不失一份有風格、有情致的曠達與淡泊。
文章記鄉情民俗,說軼事掌故,評高士名人,談往事如江下潛浪,千迴百轉卻無洶湧哀怨,品一口,儘是不惱人的鹹與淡淡的苦。
圖書目錄
我是怎樣和戲曲結緣的 1
聽遛鳥人談戲 9
我的“解放” 14
《去年屬馬》題記 24
藝術和人品 26
且說過於執 30
動人不在高聲 37
名優逸事 38
關於于會泳 44
退役老兵不“退役” 47
裘盛戎二三事 49
難得最是得從容 54
名優之死 58
馬·譚·張·裘·趙 61
譚富英佚事 76
建文帝的下落 78
楊慎在保山 81
探皇陵 85
《一捧雪》前言 86
太監念京白 87
打漁殺家 89
蘇三監獄 92
再談蘇三 94
蘇三、宋士傑和穆桂英 96
關於《沙家浜》 98
讀劇小札 105
京劇杞言 109
筆下處處有人 116
川 劇 135
戲台天地 138
《西方人看中國戲劇》讀後 143
關於“樣板戲” 148
“樣板戲”談往 152
中國戲曲和小說的血緣關係 159
戲曲和小說雜談 164
京劇格律的解放 175
從戲劇文學的角度看京劇的危機 178
用韻文想 185
淺處見才 189
應該爭取有思想的年輕一代 203
讀民歌札記 207
童歌小議 221
細節的真實 227
詞曲的方言與官話 230
徐文長的婚事 235
徐文長論書畫 243
語文短簡 253
學話常談 256
談幽默 261
偶笑集 263
早茶筆記(三則) 265
無意義詩 269
有意思的錯字 271
“揉面” 273
兩棲雜述 289
小說筆談 298
談風格 305
美在眾人反映中 314
談讀雜書 317
讀廉價書 319
書到用時 327
雁不棲樹 329
讀詩抬槓 331
詩與數字 332
棧 333
呼雷豹 336
編輯推薦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汪曾祺品味藝術與生活的代表作,完美呈現汪老爺子散文與雜文的神韻與精髓。
★收錄《藝術和人品》《名優之死》《打漁殺家》《蘇三監獄》《難得*是的從容》等經典名作66篇。
★創作真意境,傳達真感情,給讀者帶來精神世界的清寧之美。
★汪曾祺作品曾入選2015年浙江、江蘇高考語文試題,受到全國各地語文老師的一致推薦。
★著名小說家林斤瀾稱讚其戲劇工作構成了他一生寫作中奇異、複雜、微妙的特殊時期。
★隨書贈送精美汪曾祺唯美古拙書畫書籤1枚。
★中國當代文學館推薦版。
作品閱讀
聽遛鳥人談戲
——汪曾祺《說說唱唱》
近年 我每天早晨繞著玉淵潭遛一圈。遛完了,常找一個地方坐下聽人聊天。這可以增長知識,了解生活。還有些人不聊天。釣魚的、練氣功的,都不說話。游泳的鬧鬧嚷 嚷,聽不見他們嚷什麼。讀外語的學生,讀日語的、英語的、俄語的,都不說話,專心致志把莎士比亞和屠格涅夫印進他們的大腦皮層里去。
比較愛聊天的是那些遛鳥的。他們聊的多是關於鳥的事,但常常聯繫到戲。遛鳥與聽戲,性質上本相接近。他們之中不少是既愛養鳥,也愛聽戲,或曾經也愛聽戲的。遛鳥 的起得早,遛鳥的地方常常也是演員喊嗓子的地方,故他們往往有當演員的朋友,知道不少梨園掌故。有的自己就能唱兩口。有一個遛鳥的,大家都叫他“老包”, 他其實不姓包,因為他把鳥籠一掛,自己就唱開了:“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就這一句。唱完了,自己聽著不好,搖搖頭,接茬再唱:“包龍圖打坐……”
因 為常聽他們聊,我多少知道一點關於鳥的常識。知道畫眉的眉子齊不齊,身材胖瘦,頭大頭小,是不是“原毛”,有“口”沒有,能叫什麼玩意兒:伏天、喜鵲——大喜鵲、山喜鵲、葦咋子、貓、家雀打架、雞下蛋……知道畫眉的行市,哪只鳥值多少“張”——“張”,是一張拾圓的鈔票。他們的行話不說幾十塊錢,而說多少張。有一個七十八歲的老頭,原先本是勤行,他的一隻畫眉,人稱鳥王。有人問他出不出手,要多少錢,他說:“二百。”遛鳥的都說:“值!”
我有些奇怪了,忍不住問:
“一隻鳥值多少錢,是不是公認的?你們都瞧得出來?”
幾個人同時叫起來:“那是!老頭的值二百,那隻生鳥值七塊。梅蘭芳唱戲賣兩塊四,戲校的學生現在賣三毛。老包,倒找我兩塊錢!那能錯了?”“全北京一共有多少畫眉?能統計出來嗎?”
“橫是不少!”
“‘文化大革命’那陣沒有了吧?”
“那 會兒誰還養鳥哇!不過,這玩意兒禁不了。就跟那京劇里的老戲似的,‘四人幫’壓著不讓唱,壓得住嗎?一開了禁,你瞧,呼啦,呼啦——全出來了。不管是誰, 禁不了老戲,也就禁不了養鳥。我把話說在這兒:多會兒有畫眉,多會兒他就得唱老戲!報上說京劇有什麼危機,瞎掰的事!”
這位對畫眉和京劇的前途都非常樂觀。
一個六十多歲的退休銀行職員說:“養畫眉的歷史大概和京劇的歷史差不多長,有四大徽班那會兒就有畫眉。”
他這個考證可不大對。畫眉的歷史可要比京劇長得多,宋徽宗就畫過畫眉。
“養鳥有什麼好處呢?”我問。
“嗐,遛人!”七十八歲的老廚師說,“沒有個鳥,有時早上一醒,覺得還困,就懶得起了;有個鳥,多困也得起!”
“這是個樂兒!”一個還不到五十歲的扁平臉、雙眼皮很深、絡腮鬍子的工人——他穿著廠里的工作服,說。
“是個樂兒!釣魚的、游泳的,都是個樂兒!”說話的是退休銀行職員。
“一個畫眉,不就是叫嗎?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差別?”
一個戴白邊眼鏡的穿著沒有領子的醬色襯衫的中等個子老頭兒,他老給他的四隻畫眉洗澡——把鳥籠放在淺水裡讓畫眉抖擻毛羽,說:
“叫跟叫不一樣!跟唱戲一樣,有的嗓子寬,有的窄,有的有膛音,有的乾沖!不但要聲音,還得要‘樣’,得有‘做派’,有神氣。您瞧我這隻畫眉,叫得多好!像誰?”
像誰?
“像馬連良!”
像馬連良?!我細瞧一下,還真有點像!它周身乾淨利索,挺拔精神,叫的時候略偏一點身子,還微微搖動腦袋。
“瀟灑!”
我只得承認:瀟灑!
不過我立刻不免替京劇演員感到一點悲哀,原來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對一個演員的品鑑,就跟對一隻畫眉一樣。
“一隻畫眉,能叫多少年?”
勤行老師傅說:“十來年沒問題!”
老包說:“也就是七八年。就跟唱京劇一樣:李萬春現在也只能看一招一勢,高盛麟也不似當年了。”
他 說起有一年聽《四郎探母》,甭說四郎、公主,佘太君是李多奎,那嗓子,沖!他慨嘆說:“那樣的好角兒,現在沒有了!現在的京劇沒有人看——看的人少,那是 啊,沒有那么多好角兒了嘛!你再有楊小樓,再有梅蘭芳,再有金少山,試試!照樣滿!兩塊四?四塊八也有人看!——我就看!賣了畫眉也看!”
他說出了京劇不景氣的原因:老成凋謝,後繼無人。這與一部分戲曲理論家的意見不謀而合。
戴白邊眼鏡的中等老頭兒不以為然:
“不行!王師傅的鳥值二百(喔,原來老人姓王),可是你叫個外行來聽聽:聽不出好來!就是梅蘭芳、楊小樓再活回來,你叫那邊那幾個念洋話的學生來聽聽,他也聽不出好來。不懂!現而今這年輕人不懂的事太多。他們不懂京劇,那戲園子的座兒就能好了哇?”
好幾個人附和:“那是!那是!”
他們以為京劇的危機是不懂京劇的學生造成的。如果現在的學生都像老舍所寫的趙子曰,或者都像老包,像這些懂京劇的遛鳥的人,京劇就得救了。這跟一些戲劇理論家的意見也很相似。
然而京劇的老觀眾,比如這些遛鳥的人,都已經老了,他們大部分已經退休。他們跟我閒聊中最常問的一句話是:“退了沒有?”那么,京劇的新觀眾在哪裡呢?
喔,在那裡:就是那些念屠格涅夫、念莎士比亞的學生。
也沒準兒將來改造京劇的也是他們。
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