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東道西·經濟學理性視角》是2009年機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梓林。
基本介紹
- 書名:說東道西•經濟學理性視角
- 作者:郭梓林
- ISBN:9787111272854, 7111272854
- 頁數:211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6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如何從經濟學的獨特視角解讀當下企業?用企業家的思維方式來理解經濟學會有什麼不同?《說東道西·經濟學理性視角》通過企業觀察、社會視角、口說有憑三大部分,採用隨筆與訪談結合的方式,給予你一個全新的思維空間,幫助你更深刻地認識社會時事、經濟問題以及企業文化。《說東道西·經濟學理性視角》適合關心社會時事、經濟問題、企業文化的人士閱讀。
作者簡介
郭梓林,1957年生於福建,1962年遷居江西,1974年上山下鄉,1976年入伍,1979年退伍,1980年當建築工人,1982年大學讀書,1985年擔任國有企業團委書記,1989年擔任國有企業總經理;1992年辭職“下海”,合夥創辦科瑞集團,現任科瑞集團副董事長、北京瑞澤集團董事長;2005年至今,受聘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常務副所長。社會兼職: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特邀商事調解員。曾擔任:企業文化師國家職業標準首席終審專家。 自2000年開始,在北京三聯書店、經濟管理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朝華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百花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文聯出版社出版了《企業遊戲》、《思想統治企業》、《王朝投影》、《喬致庸的經濟學》、《一位民企經理人的思與說》、《潛海·觀潮》、《隱規則:企業中的真實對局》、《經濟學:掀開生活的紅蓋頭》、《真實世界:打開天窗說亮話》《企業遊戲隱規則》、《企業家話中有畫》、《解讀合作》、《圖解合作》、《解讀麻煩》、《圖解麻煩》、《歪著脖子說事兒》、《企業常道》、《商海拾貝》等二十多本專著。
媒體推薦
梓林不是頂尖的經濟學家,也不是頂尖的企業家,但他的文章所傳遞的思想,給經濟學家和企業家以全新的思維空間,並提供了創新的素材。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于軾
梓林藉助在企業界和學術界的雙重身份,形成了自己在兩界邊緣上特有的比較優勢。他的文章,既有鮮活生動的案例,又不乏理論的高度和深度。
——北京大學校長助理、經濟學院院長、著名經濟學家劉 偉
對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現象,做深入的思考,再以淺白的話語表達出來,這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即“思”與“說”。生活,其實是由“思”與“說”撐開來的,叫做“知識過程與人生體悟”。在這個過程里,生命得以升華,雖然言說與思想,終歸消散。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教授汪丁丁
藝術源於生活,真知來自實踐,這在任何時候都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梓林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從事過多種職業角色:上山下鄉當農民、應徵入伍當兵、退伍後當建築工人、上大學,既在國有企業做過團委書記、總經理,又下海創辦民營企業,長期居於最高決策層並擔任重要行政職務,這些豐富的經歷為他提供了極其豐厚的營養。厚積薄發,深入淺出,直接決定了這本書具有的水平 ——無論是理論水平還是其對於實踐的指導意義。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傑
梓林走了一條獨特的理論研究之路。其成果就是:他作為創始人之一併擔任副董事長的科瑞集團在穩步發展,他的文章不斷發表在報刊上,文集不斷的在出版。
——著名經濟學家,曼昆《經濟學原理》譯者梁小民
梓林的書是在“知難”與“恨少”時寫出來的,說的是真東西。
——著名學者,《潛規則》、《血酬定律》作者吳思
用經驗故事來解說教條,還是用我們繼承的假定知識來梳理具體的經驗世界,由於兩者都與經驗世界相關,其中的差異是被人們忽略的。梓林的思想方向是後者,他的經驗不是杜撰的,他的思想天空是開放的,他有更多的機會遭遇意外。
——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訊息報》總編 高小勇
梓林是企業家群體中一位善於思考的智者,也是一位樂於把自己深刻思想奉獻出來的言者,他的著作則是讓充滿激情成就事業的企業家們駐足思考的師者。
——北京時代集團公司總裁,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會長,中關村科技園區協會聯席會主席 王小蘭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于軾
梓林藉助在企業界和學術界的雙重身份,形成了自己在兩界邊緣上特有的比較優勢。他的文章,既有鮮活生動的案例,又不乏理論的高度和深度。
——北京大學校長助理、經濟學院院長、著名經濟學家劉 偉
對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現象,做深入的思考,再以淺白的話語表達出來,這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即“思”與“說”。生活,其實是由“思”與“說”撐開來的,叫做“知識過程與人生體悟”。在這個過程里,生命得以升華,雖然言說與思想,終歸消散。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教授汪丁丁
藝術源於生活,真知來自實踐,這在任何時候都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梓林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從事過多種職業角色:上山下鄉當農民、應徵入伍當兵、退伍後當建築工人、上大學,既在國有企業做過團委書記、總經理,又下海創辦民營企業,長期居於最高決策層並擔任重要行政職務,這些豐富的經歷為他提供了極其豐厚的營養。厚積薄發,深入淺出,直接決定了這本書具有的水平 ——無論是理論水平還是其對於實踐的指導意義。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傑
梓林走了一條獨特的理論研究之路。其成果就是:他作為創始人之一併擔任副董事長的科瑞集團在穩步發展,他的文章不斷發表在報刊上,文集不斷的在出版。
——著名經濟學家,曼昆《經濟學原理》譯者梁小民
梓林的書是在“知難”與“恨少”時寫出來的,說的是真東西。
——著名學者,《潛規則》、《血酬定律》作者吳思
用經驗故事來解說教條,還是用我們繼承的假定知識來梳理具體的經驗世界,由於兩者都與經驗世界相關,其中的差異是被人們忽略的。梓林的思想方向是後者,他的經驗不是杜撰的,他的思想天空是開放的,他有更多的機會遭遇意外。
——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訊息報》總編 高小勇
梓林是企業家群體中一位善於思考的智者,也是一位樂於把自己深刻思想奉獻出來的言者,他的著作則是讓充滿激情成就事業的企業家們駐足思考的師者。
——北京時代集團公司總裁,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會長,中關村科技園區協會聯席會主席 王小蘭
圖書目錄
序儒商和商儒
前言
第-部分 企業觀察
人文思想與企業家的幸福
中國企業的問題與出路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遺憾是對生命的理解
合作的底線與底線的合作
誠信、預期與監督——兼談企業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經濟學意義
一個平台與四個方向
奴役之路與制度創新
淺海戰略與深海戰略
創新與降低成本
創新與無中生有
創新與概念變錢
太上皇與甩手掌柜
兒子與癢處
什麼“力”能讓“人”成為資源
窺視茶座興隆秘籍
時間裡的冬天
折騰與識才
顛覆了傳統戰略思維嗎
了解錦囊是必須的,也是不夠的
想《贏》嗎
用故事來說事兒
我們是歷史的寵兒
第二部分 社會視點
何謂和諧如何和諧
選擇:消費與環境
貸款危機,誰為誰買單
理論的意義及其數學表述
不要葉公好龍
應重視倫理教育與人格培養
出版、圖書與讀書成本
經濟學家什麼時候容易犯錯
“小民”的經濟學讀物
幸福說到底是尋找本身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成本”的經濟學隨想
白髮英雄看青山
第三部分 口說有憑
讓世界到處都充滿幸福
帝王思想與企業管理
企業文化的未來
跋儒商之美
前言
第-部分 企業觀察
人文思想與企業家的幸福
中國企業的問題與出路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遺憾是對生命的理解
合作的底線與底線的合作
誠信、預期與監督——兼談企業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經濟學意義
一個平台與四個方向
奴役之路與制度創新
淺海戰略與深海戰略
創新與降低成本
創新與無中生有
創新與概念變錢
太上皇與甩手掌柜
兒子與癢處
什麼“力”能讓“人”成為資源
窺視茶座興隆秘籍
時間裡的冬天
折騰與識才
顛覆了傳統戰略思維嗎
了解錦囊是必須的,也是不夠的
想《贏》嗎
用故事來說事兒
我們是歷史的寵兒
第二部分 社會視點
何謂和諧如何和諧
選擇:消費與環境
貸款危機,誰為誰買單
理論的意義及其數學表述
不要葉公好龍
應重視倫理教育與人格培養
出版、圖書與讀書成本
經濟學家什麼時候容易犯錯
“小民”的經濟學讀物
幸福說到底是尋找本身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成本”的經濟學隨想
白髮英雄看青山
第三部分 口說有憑
讓世界到處都充滿幸福
帝王思想與企業管理
企業文化的未來
跋儒商之美
文摘
人文思想與企業家的幸福
(一)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處理三大關係:人與自然,人與人,身與心。
我們通常所說的“科學”,主要關注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創造物質文明,滿足無止境的欲望,人類不斷地認識自然規律,並試圖運用所掌握的自然規律改造自然。正是在商業需求和軍事需求這兩大主要力量的推動下,近300年來,尤其是近50年來,科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在科學取得偉大成就的同時,人類也步入了科學帶來的困局:對地球生態的破壞以及核武器造成的潛在風險。20世紀末,人類對自然界的破壞力不斷增大,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現實問題,人類在這個星球的生存已經受到科學發展帶來的威脅,與大自然建立和諧關係終於成為人類的一大共識,因為,只有一個地球,在我們已經知道的所有星球中,只有地球適合人類居住。
當“人”也被當做一種資源(美其名曰:人力資源)來看待時,“人”便成為“管理科學”研究和實驗的對象,人與人的關係在管理科學的範疇中是利益之間的函式關係。管理科學試圖告訴我們,只要對人進行科學的組織管理和精心安排,就能夠使人力這樣一種資源,創造出更多的我們需要的經濟價值。人與人的關係是合作的競爭關係,或競爭的合作關係。有趣的是,絕大多數管理學家在教導他人如何進行科學管理時,並沒有把自己裝入自己設計的管理體系之中,他們以及他們培養出來的管理者,全都高高在上俯視著那些被管理者。難怪傑克?韋爾奇說:我不喜歡“管理”這個詞,我們GE公司倡導的是“領導”。
至於身與心的問題,人們常常也把它看做是科學研究的對象,把它作為醫學和心理學這兩門科學解決的專業問題。醫院和心理諮詢機構,就是解決這類問題的科學機構。在這些機構里,是科學,而不是哲學決定著從業人員的工作程式。而“身”或者“心”有問題的人,在這些機構里,之所以得到尊重,得到關愛,得到護理,除了經濟上的市場交易關係之外,主要依賴於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而不是從業人員給予的人文意義上的終極關懷。
(二)
對於人來說,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我們如何才能尋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我們這個星球,有生物的歷史是30億年,在這個漫長的歷史中,我們從前並未來過,我們今後也不會再來,而且,我們生命的唯一性還附加了一個短暫性,我們絕大多數人活不過百歲。更有甚者,每個生命的發生本身,都具有偶然性:我們所有的人,都可能因為一個很小的原因,而失去曾經的那次生命組合的機會,從而失去來到這個世界的唯一可能。唯一陛、短暫性、偶然性,構成了我們生命的無價。當然,換一個角度來看人的生命,我們也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究竟是我們在繁衍自己的子孫,還是生物基因在藉助我們的軀殼,完成自己的延續?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不是在兩者之間任選其一那么簡單。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我們確定要討論人文思想的時候,就應該暫時放下已經被科學解構的“人”的自然屬性,至少要回到哲學的層面來討論“人”的問題。我們需要這樣的高度,需要這樣的境界,並以此來超越功利、超越科學地討論“人生的意義”問題,這大概就是人文思想的核心問題。因為,不管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代表這個星球上的其他人作出一個肯定的回答:追求現世的幸福與快樂,是人生的第一要義。然而,由物質帶來的幸福有兩個重要的參照系:一是與自己的欲望相比。同樣的物質享受,其幸福感與欲望成反比,欲望越低幸福感越強,反之越弱。二是橫向比較。獲得某一水平的物質生活享受,其幸福感與他人的物質生活享受也成反比,他人的物質生活享受水平低,幸福感就強,反之就弱。
因此,追求什麼樣的幸福,如何去追求幸福,才不會背離追求幸福的初衷?這是現代人,尤其是企業家無法迴避的問題,因為他們不但要說服自己,更要說服他人。在中國社會經過了30年的改革開放之後,市場經濟已經是不可逆轉的潮流。然而,市場經濟只是解決資源最佳化配置的一種效率較高的經濟制度,它並不必然地會給人帶來增長的幸福。所以,身處市場經濟大潮中的中國企業家,如何才能找到並帶領自己的團隊走向幸福的通道,說到底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文思想的問題。
(三)
當下中國企業家階層有兩個基本的特點:一是已經擁有了相當的財富,成為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批真正的富人;二是他們對民眾的直接影響力,已經大於並且會越來越大於政府對民眾的影響力。這兩個特點,決定了這批人的幸福指數將會成為未來和諧社會重要的參照系。我曾經說過:“中國的企業家在充分認識了資本的魅力之後,還需進一步藉助思想的力量,從人文關懷的高度,擔當起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使命。因為企業家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不僅決定著包括企業員工在內的廣大社會成員的幸福指數,也決定著他們一生的幸福總量。”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中國的所有富人都是1978年以後產生的。當人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被充分激發出來之後,財富的湧出就成為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巨大的財富的確給廣大的中國人尤其是企業家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然而,人們幸福指數的增長,並不像GDP的持續增長那樣,保持只增不減並相對穩定的比率。幸福指數的增長與財富的增長並不成等比關係,甚至有的時候會成反比關係。人類需求的多樣性和價值的多元化,使人們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幸福指數的提升作用,出現邊際效用遞減。幸福指數將越來越與人們的精神生活密切相關,而作為企業領導者的企業家,他們對精神生活的訴求,總是離不扦對人文環境的創造。企業家的信仰,企業家的胸懷,企業家的心境,企業家的修養,構成了企業人文環境的基本要素,也成為他們影響這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
其次,企業家的財富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個人的消費在其中的比例就顯得微不足道,這些財富的表現形式,只能是社會財富,他們只是這筆財富的管理者,這些個人名義下的財富,不論是表現為廠房、住宅、現金還是證券,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東西,擁有這些財富的本質意義,其實是一種社會責任。之所以說這是一種社會責任,理由在於:要使這些財富實現增殖,不僅需要企業家付出更艱辛的勞動,而且需要發動其他人來打理。發動眾人打理的過程,也就是為社會解決就業的過程,為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的過程,為國家創造稅收的過程。
最後,企業家享有的不僅是財富增殖過程的快樂,更是以手中支配資源的權力來證明自己對市場的理解和把握,並通過企業運作過程來實現自己的經營管理思想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權力的理解和使用,不僅影響他們對人生幸福的感悟,而且影響他們能影響到的其他“人”的幸福。西方一位哲人說過:權力者的幸福最終來自於被權力者的幸福。企業家是權力者,與政治家略有不同的是,他們要讓股東滿意,讓員工高興,讓顧客忠誠。因為集三者制約於一身,所以當企業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政治家也是集三種制約於一身:要讓選民、下屬和其他政治家給出好的評價。
(四)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與時俱進得近乎於忘性比記性好的時代。
從相信“精神萬能”到堅信“金錢萬能”的轉變,其實也就是一會兒的工夫。這樣的轉變,與當年正式場合一色的中山裝,瞬間變成一色的西裝一樣,自然而順暢。不著痕跡的觀念變遷與不留遺存的衣著換裝,充分表現出這個民族一大特點:勇於面對當下,容易忘記過去。國人告別歷史總是表現得那么毅然決然,沒有任何眷戀之情;那么淡忘如水,沒有絲毫不捨之意。
想當年,那些牴觸和畏懼市場經濟的人,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們並不是因為不喜歡財富,而是知道在新的規則之下生活,自己的既得利益存在某種不可預測的風險,並且,由於他們缺乏搶占先機的充分自信,所以他們願意維持原狀,當然,他們對歷史進步的抵抗,現在看來近乎於哀鳴。而那個年代的一些鼓吹市場經濟的改革派們,儘管信誓旦旦,堅信市場經濟能夠解決一切問題,但卻不知市場經濟的發展,是需要道德基礎和信仰基礎的。
經濟發展了,人文也要發展。只有通過市場經濟手段,逐步實現“文明與民主,和諧與共榮”的社會和人文環境,企業家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於是,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中國企業家,在完成向社會提供產品與服各.解決社會就業,照章納稅的基本社會分工之後,迫切要做的事,就是在自己影響力所能及的群體裡,構建一種具有人文思想的企業文化,為他人、為社會也是為自己創造一個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幸福的生存環境。
法國哲學家伏爾泰說過:“偉人都認為,精神的力量大於物質的力量,思想統治世界。”法國著名思想家帕斯卡有一段名言:“人只不過是一根脆弱的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一個國家的振興,一個企業的發展,歸根結底是以思想為驅動力的。人類前進的每一步,表面上是靠腳帶動的,實際上卻是由思想驅動的,因為人是一種有思想的動物。因此,對於當今中國的企業來說,企業家的經營思想與管理思想中究竟能注入多少人文思想的內涵,才是影響企業基業常青的內在因素。
(一)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處理三大關係:人與自然,人與人,身與心。
我們通常所說的“科學”,主要關注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創造物質文明,滿足無止境的欲望,人類不斷地認識自然規律,並試圖運用所掌握的自然規律改造自然。正是在商業需求和軍事需求這兩大主要力量的推動下,近300年來,尤其是近50年來,科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在科學取得偉大成就的同時,人類也步入了科學帶來的困局:對地球生態的破壞以及核武器造成的潛在風險。20世紀末,人類對自然界的破壞力不斷增大,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現實問題,人類在這個星球的生存已經受到科學發展帶來的威脅,與大自然建立和諧關係終於成為人類的一大共識,因為,只有一個地球,在我們已經知道的所有星球中,只有地球適合人類居住。
當“人”也被當做一種資源(美其名曰:人力資源)來看待時,“人”便成為“管理科學”研究和實驗的對象,人與人的關係在管理科學的範疇中是利益之間的函式關係。管理科學試圖告訴我們,只要對人進行科學的組織管理和精心安排,就能夠使人力這樣一種資源,創造出更多的我們需要的經濟價值。人與人的關係是合作的競爭關係,或競爭的合作關係。有趣的是,絕大多數管理學家在教導他人如何進行科學管理時,並沒有把自己裝入自己設計的管理體系之中,他們以及他們培養出來的管理者,全都高高在上俯視著那些被管理者。難怪傑克?韋爾奇說:我不喜歡“管理”這個詞,我們GE公司倡導的是“領導”。
至於身與心的問題,人們常常也把它看做是科學研究的對象,把它作為醫學和心理學這兩門科學解決的專業問題。醫院和心理諮詢機構,就是解決這類問題的科學機構。在這些機構里,是科學,而不是哲學決定著從業人員的工作程式。而“身”或者“心”有問題的人,在這些機構里,之所以得到尊重,得到關愛,得到護理,除了經濟上的市場交易關係之外,主要依賴於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而不是從業人員給予的人文意義上的終極關懷。
(二)
對於人來說,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我們如何才能尋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我們這個星球,有生物的歷史是30億年,在這個漫長的歷史中,我們從前並未來過,我們今後也不會再來,而且,我們生命的唯一性還附加了一個短暫性,我們絕大多數人活不過百歲。更有甚者,每個生命的發生本身,都具有偶然性:我們所有的人,都可能因為一個很小的原因,而失去曾經的那次生命組合的機會,從而失去來到這個世界的唯一可能。唯一陛、短暫性、偶然性,構成了我們生命的無價。當然,換一個角度來看人的生命,我們也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究竟是我們在繁衍自己的子孫,還是生物基因在藉助我們的軀殼,完成自己的延續?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不是在兩者之間任選其一那么簡單。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我們確定要討論人文思想的時候,就應該暫時放下已經被科學解構的“人”的自然屬性,至少要回到哲學的層面來討論“人”的問題。我們需要這樣的高度,需要這樣的境界,並以此來超越功利、超越科學地討論“人生的意義”問題,這大概就是人文思想的核心問題。因為,不管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代表這個星球上的其他人作出一個肯定的回答:追求現世的幸福與快樂,是人生的第一要義。然而,由物質帶來的幸福有兩個重要的參照系:一是與自己的欲望相比。同樣的物質享受,其幸福感與欲望成反比,欲望越低幸福感越強,反之越弱。二是橫向比較。獲得某一水平的物質生活享受,其幸福感與他人的物質生活享受也成反比,他人的物質生活享受水平低,幸福感就強,反之就弱。
因此,追求什麼樣的幸福,如何去追求幸福,才不會背離追求幸福的初衷?這是現代人,尤其是企業家無法迴避的問題,因為他們不但要說服自己,更要說服他人。在中國社會經過了30年的改革開放之後,市場經濟已經是不可逆轉的潮流。然而,市場經濟只是解決資源最佳化配置的一種效率較高的經濟制度,它並不必然地會給人帶來增長的幸福。所以,身處市場經濟大潮中的中國企業家,如何才能找到並帶領自己的團隊走向幸福的通道,說到底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文思想的問題。
(三)
當下中國企業家階層有兩個基本的特點:一是已經擁有了相當的財富,成為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批真正的富人;二是他們對民眾的直接影響力,已經大於並且會越來越大於政府對民眾的影響力。這兩個特點,決定了這批人的幸福指數將會成為未來和諧社會重要的參照系。我曾經說過:“中國的企業家在充分認識了資本的魅力之後,還需進一步藉助思想的力量,從人文關懷的高度,擔當起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使命。因為企業家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不僅決定著包括企業員工在內的廣大社會成員的幸福指數,也決定著他們一生的幸福總量。”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中國的所有富人都是1978年以後產生的。當人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被充分激發出來之後,財富的湧出就成為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巨大的財富的確給廣大的中國人尤其是企業家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然而,人們幸福指數的增長,並不像GDP的持續增長那樣,保持只增不減並相對穩定的比率。幸福指數的增長與財富的增長並不成等比關係,甚至有的時候會成反比關係。人類需求的多樣性和價值的多元化,使人們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幸福指數的提升作用,出現邊際效用遞減。幸福指數將越來越與人們的精神生活密切相關,而作為企業領導者的企業家,他們對精神生活的訴求,總是離不扦對人文環境的創造。企業家的信仰,企業家的胸懷,企業家的心境,企業家的修養,構成了企業人文環境的基本要素,也成為他們影響這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
其次,企業家的財富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個人的消費在其中的比例就顯得微不足道,這些財富的表現形式,只能是社會財富,他們只是這筆財富的管理者,這些個人名義下的財富,不論是表現為廠房、住宅、現金還是證券,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東西,擁有這些財富的本質意義,其實是一種社會責任。之所以說這是一種社會責任,理由在於:要使這些財富實現增殖,不僅需要企業家付出更艱辛的勞動,而且需要發動其他人來打理。發動眾人打理的過程,也就是為社會解決就業的過程,為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的過程,為國家創造稅收的過程。
最後,企業家享有的不僅是財富增殖過程的快樂,更是以手中支配資源的權力來證明自己對市場的理解和把握,並通過企業運作過程來實現自己的經營管理思想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權力的理解和使用,不僅影響他們對人生幸福的感悟,而且影響他們能影響到的其他“人”的幸福。西方一位哲人說過:權力者的幸福最終來自於被權力者的幸福。企業家是權力者,與政治家略有不同的是,他們要讓股東滿意,讓員工高興,讓顧客忠誠。因為集三者制約於一身,所以當企業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政治家也是集三種制約於一身:要讓選民、下屬和其他政治家給出好的評價。
(四)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與時俱進得近乎於忘性比記性好的時代。
從相信“精神萬能”到堅信“金錢萬能”的轉變,其實也就是一會兒的工夫。這樣的轉變,與當年正式場合一色的中山裝,瞬間變成一色的西裝一樣,自然而順暢。不著痕跡的觀念變遷與不留遺存的衣著換裝,充分表現出這個民族一大特點:勇於面對當下,容易忘記過去。國人告別歷史總是表現得那么毅然決然,沒有任何眷戀之情;那么淡忘如水,沒有絲毫不捨之意。
想當年,那些牴觸和畏懼市場經濟的人,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們並不是因為不喜歡財富,而是知道在新的規則之下生活,自己的既得利益存在某種不可預測的風險,並且,由於他們缺乏搶占先機的充分自信,所以他們願意維持原狀,當然,他們對歷史進步的抵抗,現在看來近乎於哀鳴。而那個年代的一些鼓吹市場經濟的改革派們,儘管信誓旦旦,堅信市場經濟能夠解決一切問題,但卻不知市場經濟的發展,是需要道德基礎和信仰基礎的。
經濟發展了,人文也要發展。只有通過市場經濟手段,逐步實現“文明與民主,和諧與共榮”的社會和人文環境,企業家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於是,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中國企業家,在完成向社會提供產品與服各.解決社會就業,照章納稅的基本社會分工之後,迫切要做的事,就是在自己影響力所能及的群體裡,構建一種具有人文思想的企業文化,為他人、為社會也是為自己創造一個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幸福的生存環境。
法國哲學家伏爾泰說過:“偉人都認為,精神的力量大於物質的力量,思想統治世界。”法國著名思想家帕斯卡有一段名言:“人只不過是一根脆弱的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一個國家的振興,一個企業的發展,歸根結底是以思想為驅動力的。人類前進的每一步,表面上是靠腳帶動的,實際上卻是由思想驅動的,因為人是一種有思想的動物。因此,對於當今中國的企業來說,企業家的經營思想與管理思想中究竟能注入多少人文思想的內涵,才是影響企業基業常青的內在因素。
序言
中國的企業家千千萬萬,各式各樣。即使以在事業上取得較大成功的企業家來說,也各有千秋。
我注意到有一些企業家不僅在經濟上善於經營,而且本人就是知識分子——有相當高的文化水平和相當豐富的科學知識。這樣的企業家有的本來就是文化學術界人,現在下了海;或者本人雖非學術界人士,但由於長期堅持努力學習,因而提高了自己的文化水平,豐富了科學知識。這樣的企業家在實踐中就表現出在自己的經營中能夠比較好地運用科學文化知識,而且也會熱心支持社會文化學術事業。
我還注意到這樣一些企業家,他們不但熱心支持社會文化事業,而且本人也在從事文化學術工作,願意同文化界往來,和學術界一起探討和研究問題。他們當然屬於上面說的“儒商”,而且我想把“儒”和“商”兩個字顛倒一下,說他們還是“商儒”。這樣的企業家,當然更少了,因為更少,也就顯得更為可貴。郭梓林就是這樣一類企業家。他是科瑞集團(科瑞集團董事局主席吳明瑜先生是我的朋友)的創始人之一,現任副董事長,而且還是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的常務副所長、研究員。他十幾年如一日潛心研究企業文化,著述甚豐,而他的這本新書《說東道西:經濟學理性視角》,正是一部“以企業家的思維方式來理解經濟學,從經濟學的獨特視角來解讀企業家”的另類著作。我想,這應該是現代“商儒”的一種思維素質或思想境界吧!
我注意到有一些企業家不僅在經濟上善於經營,而且本人就是知識分子——有相當高的文化水平和相當豐富的科學知識。這樣的企業家有的本來就是文化學術界人,現在下了海;或者本人雖非學術界人士,但由於長期堅持努力學習,因而提高了自己的文化水平,豐富了科學知識。這樣的企業家在實踐中就表現出在自己的經營中能夠比較好地運用科學文化知識,而且也會熱心支持社會文化學術事業。
我還注意到這樣一些企業家,他們不但熱心支持社會文化事業,而且本人也在從事文化學術工作,願意同文化界往來,和學術界一起探討和研究問題。他們當然屬於上面說的“儒商”,而且我想把“儒”和“商”兩個字顛倒一下,說他們還是“商儒”。這樣的企業家,當然更少了,因為更少,也就顯得更為可貴。郭梓林就是這樣一類企業家。他是科瑞集團(科瑞集團董事局主席吳明瑜先生是我的朋友)的創始人之一,現任副董事長,而且還是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的常務副所長、研究員。他十幾年如一日潛心研究企業文化,著述甚豐,而他的這本新書《說東道西:經濟學理性視角》,正是一部“以企業家的思維方式來理解經濟學,從經濟學的獨特視角來解讀企業家”的另類著作。我想,這應該是現代“商儒”的一種思維素質或思想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