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全村隸屬雲南省雙柏縣安龍堡鄉,地處安龍堡鄉東南邊,距安龍堡鄉政府所在地24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雙柏縣城122公里。東鄰峨山縣,南鄰法念村委會,西鄰六納村委會,北鄰安龍堡、他宜龍村委會。轄說全、新河村、塔鋪等1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30戶,有鄉村人口1662人,其中農業人口1662人,勞動力114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08人。全村國土面積40.37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16.4℃,年降水量981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小麥、豆類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881畝,人均耕地2.3畝,林地31506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6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說全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雙柏縣安龍堡鄉
- 地理位置:地處安龍堡鄉東南邊
- 面積:40.37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6.4℃,年降水量981毫米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881畝(其中:田650畝,地3231畝),人均耕地2.3畝,主要種植糧、豆作物等作物;擁有林地3150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7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58畝;草地295畝;荒山荒地3930畝,其他面積1888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30戶通自來水,有43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6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8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7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38戶(分別占總數的87%和79%)。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4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22輛,拖拉機82輛,機車100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20畝,有效灌溉率為18.5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2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4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6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戶;建有小水窖78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39戶。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有20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9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8萬元,占總收入的52%;畜牧業收入169萬元,占總收入的4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60頭,肉牛380頭,肉羊1380隻,雞7360隻);漁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0.3%;林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0.4%;其他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2.6%。農民人均純收入112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32 人(占勞動力的9%),在省內務工119人,到省外務工13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4%。該村目前計畫大力發展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30戶,共鄉村人口1662人,其中男性886人,女性776人。其中農業人口1662人,勞動力 1140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居住地),彝族1662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8人,占人口總數的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50人,參合率93%;享受低保10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966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129人,距離安龍堡中學2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77人,其中小學生129人,中學生48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9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2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76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萬元,有固定資產5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板公布、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0人,少數民族黨員80人,其中男黨員67人、女黨員13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說全、新河村、塔鋪等1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
人文地理
該村委會有花鼓、大娛樂和獅子舞三種民間文化活動。其中:
1、花鼓是一種古老、熱烈、歡快、奔放的民族樂器。遠古時重要用於白,通過敲鑼打鼓,一是解除死者家人的沉默、悲傷,二是給祭喪者壯膽,三是防止豺狼野獸來毀屍,由於花鼓舞熱烈歡快,後來也用於節慶、慶賀等喜事;
2、古老神奇的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活動異彩紛呈。彝族山歌“阿噻調”對唱內容豐富,意義深情,有敘情、敘事、挖苦、歌頌等,過去只唱不跳,沒有樂器伴奏,後來演變為跳娛樂,改革開放後黨的政策好,民族山區村村寨寨跳起大娛樂。
3、獅子舞。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在說全村委會說全村進行了新農村試點建設,總投資34萬元。
說全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項目主要有:
1、村莊主幹道,完成路面硬化;
2、村鎮街道建設完成擋土牆支砌,完成涵溝、排水溝支砌,等;
3、整修二層土木結構科技文化活動室;
4、完成外牆亮化31戶。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差,無合理的產業結構,農民收入單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種植和養殖業,發展豬2920頭,牛650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06人。
地圖信息
地址: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