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實踐——實踐唯物主義的語言哲學導論

語言與實踐——實踐唯物主義的語言哲學導論

《語言與實踐——實踐唯物主義的語言哲學導論》是於2003年5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錢偉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語言與實踐——實踐唯物主義的語言哲學導論
  • 作者:錢偉量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5月
  • ISBN:780149996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了當代西方哲學的“語言轉向”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轉向”的關係。本書作者認為,以“革命的實踐”(“行”)為首要特徵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語言表達和理解(“言”)為主要旨趣的當代西方哲學是20世紀世界哲學發展的兩大趨勢和傳統。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哲學介入語言哲學,為語言哲學的進一步發展指出新的方向。馬克思主義實踐的語言哲學觀是一種“言”與“行”辯證統一的語言觀,一方面,就語言所意指的內容而言,“言”不同於“行”,二者絕不能混淆;另一方面,由於語言交往也改變主體間關係,語言交往本身就是一種交往實踐活動。就這個意義來說,“言”就是“行”。“言”不同於“行”的非實踐的意指功能能否發揮作用,歸根到底取決於”言”就是“行”的交往實踐功能。語言的實踐交往性決定了語言的語形、語義和語用的一切特徵。

圖書目錄

導 言 “語言的轉向”與“實踐的轉向”……………………1
一、當代西方哲學的“語言轉向”…………………………2
二、當代西方語言哲學發展的主要脈絡……………………7
三、當代西方語言哲學與實踐的唯物主義…………………58
第一章 語言的意指性與系統性…………………………………62
一、符號與語言符號…………………………………………63
1.信號、符號和語言…………………………………………63
2.符號分類與符號功能………………………………………67
二、語言符號的意指性………………………………………74
1.能指與所指…………………………………………………75
2.意指關係的任意性與非任意性……………………………85
3.語義三角……………………………………………………92
三、語言符號的系統性………………………………………99
1.有意義的切分……………………………………………100
2.有規則的組合……………………………………………105
3.有限手段的無限生成……………………………………115
第二章 意義理論批判……………………………………………126
一、指稱論……………………………………………………130
1.弗雷格:涵義和指稱……………………………………131
2.羅素:摹狀詞理論………………………………………135
3.維根斯坦:圖像論……………………………………140
4.邏輯經驗主義:語言的可證實性………………………143
5.克里普克和普特南:因果指稱論………………………145
二、觀念論……………………………………………………150
1.認知觀念論………………………………………………151
2.表現論……………………………………………………156
3.意向論……………………………………………………161
三、形式主義語義學…………………………………………172
1.形式主義語義學的思想背景……………………………172
2.卡爾納普和塔爾斯基的邏輯語義學……………………174
3.結構主義語言學中的語義理論…………………………176
四、語用學的意義理論………………………………………185
1.行為主義與實用主義……………………………………186
2.後期維根斯坦的“語言遊戲說”……………………192
3.言語行為理論……………………………………………193
4.符號互動理論……………………………………………200
第三章 實踐唯物主義的語言觀…………………………………208
一、實踐的交往性與交往實踐………………………………208
1.實踐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確立……………………………208
2.實踐的二重性特徵………………………………………217
3.通訊、傳播與交往………………………………………228
4.實物交往與符號交往……………………………………237
二、語言的本質與起源………………………………………242
1.對抽象語言觀的批判……………………………………242
2.語言的本質………………………………………………252
3.語言的起源………………………………………………266
三、語言的結構與功能………………………………………279
1.交往實踐與言語行為結構………………………………279
2.語言交往活動與交往實踐的同構性……………………285
3.語言的功能………………………………………………287
四、意義的表達與理解……………………………………293
1.意義的構成………………………………………………293
2.可說與不可說……………………………………………297
3.理解如何可能?…………………………………………302
主要參考書目……………………………………………………317
主要人名對照表…………………………………………………323
後記………………………………………………………………32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